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分析少林武术产业的现状,阐释少林武术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特征.通过产业集群的理论,揭示少林武术产业集群发展的途径;并运用SWOT分析少林武术产业集群的优、劣势,提出少林武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少林武术文化研究进行归类,从研究成果划分来看,分以下几个方面:运用多学科交叉性思维研究少林武术文化,走出站在少林武术圈研究少林武术的"魔咒",追溯少林武术的"形而下"之本,探讨"形而下"少林武术面临的困境,尊重少林武术文化发展规律,提出少林武术文化消费观念,促进少林武术文化"非遗"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少林武术不仅拥有刚劲有力、变化无穷、立足实战、注重技击等特征,还蕴含着尚武精神、侠义风骨、慈悲谦让、刚健有为、谦和忍让的中华民族精神。显然,开展以少林武术为重要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爱家的民族情怀。为此,要将少林武术训练、少林武术礼仪、少林武术竞赛等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完善少林武术传承机制、加强少林武术文化教育、举办少林武术赛事等方式,传承少林武术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少林鹰派武术的源流、基本特点、基本内容、练气发劲、基本作用的考证,认定少林鹰派武术是一个独具风格的少林武术大支系,对少林鹰派武术的挖掘整理,将会为中华武术宝库增添新的内容,丰富少林武术体系,为少林武术的普及与发展作出贡献。尤其是少林鹰派武术的练气发劲,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同时也会澄清武术上力与劲的概念,为武术学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少林武术发展的分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林武术是动态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发展分期的研究界定,有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少林武术的发展历程,更加清楚什么是少林武术。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疏理出少林武术的发展分期,并概括出各分期的宏观特征及少林武术的总体特点。研究指出:少林武术的发展可分为:“发韧、显武、茁壮、附会、重生”五个分期;总体概括其脉络传承,可以归纳为“讲究实战、禅宗文化、禅武合一、武医结合、注重功法”等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6.
胡玉玺 《体育文化导刊》2012,(5):116-119,133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少林武术发展的历史归因进行探讨,从文化融合、战争频起、平倭戍边、秘密结社、交流吸纳、位置尊奉、生活习俗等方面阐释少林武术发展的历史归因。结论:佛教禅宗为少林武术的繁衍发展奠定思想基石;区域位置创造少林武术滋生的文化土壤;战争的频起促进少林武术技术的提高与发展;平倭戍边检验并促进少林武术的发展成名;秘密会社的组织形式拓展少林武术的传承渠道;博采众长丰富发展少林武术的内涵,广开授徒推动少林武术的传播,演武云游扩大少林武术的名扬;地位尊奉使少林寺积累丰厚的财产,确保寺院宗法制度的持续;生活习俗使僧人形成好武的习俗。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相关文献及史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分析了禅宗达摩与少林寺和少林武术起源之谜的形成过程及结果,揭开了达摩与少林武术起源“谜案”的神秘面纱,为进一步考查和评价少林武术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面对席卷全球体育文化与新媒体融合传播,对于少林武术文化国际宣传服务新媒体运作影响巨大。该研究针对新媒体作用下国际知名网站少林武术文化宣传服务为研究对象,以国际知名网站对于少林武术文化宣传为背景,了解其新媒体融合背景下少林武术文化传播,提高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少林武术文化国际宣传服务能力,对国际网络化新媒体背景下少林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9.
80年代初期,以《少林寺》为始的一系列武侠电影,尤如一针催化剂,加深了少林寺及少林武术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在世人眼中,少林寺的僧人个个铜头铁臂,武功超凡,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近年来,少林武术已被传述的神乎其神,"少林"几乎成了"武术"、"功夫"的代名词。然而,树大招风,这股少林武术热给今日的少林寺也着实带来了不少烦恼,也引发了不少有关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的疑问。笔者今年5月专程赴河南嵩山去访问释永信住持,看一看今日的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社会上;"少林"成了众多商人眼中的一棵"摇钱树",他们打着"少林"招牌做着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相关文献及史料,并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文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客观分析了邺下稠禅师与少林寺和少林武术起源的关联,揭开了少林武术起源的神秘面纱,从而为进一步考查和评价少林武术历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少林武术是中国武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世界各族人民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关于少林武术起源的研究国内很多学者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但是由于史料的匮乏很难对少林武术的起源下一个确切的定论。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少林寺与武术的结合、少林武术的发展和形成规模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对少林武术的形成过程有一个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少林武术文化是国人值得骄傲的民族品牌,历经千余年风雨沧桑,经久不衰。今天,太平盛世中的少林寺,香火旺盛;驰名中外的少林武术,空前繁荣。然而,仅就少林武术起源而言,学术界仍有许多谜团尚未揭开。本文在阅读大量相关史料及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历史考察、数理借鉴、逻辑推理、综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武德文化,彰显武术文化自信,深入挖掘少林武术戒约蕴藏的武德规范、人文精神与伦理思想,基于规范伦理学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少林武术戒约的历史发展运动。研究发现:从道德规范类型的维度探索,少林武术戒约的历史变革主要表现出戒条从单一禁止性向多元混融性变更,以及戒约的条款类型从混融型分化为混融与单一并存的流变脉络;多元伦理思想的交融是少林武术戒约发展嬗变之主要原因;底线道德思想为各个时期少林武术戒约一以贯之坚守与传承的伦理内核。  相似文献   

14.
李磊  赵文龙 《体育学刊》2012,(2):128-131
广东武术和少林武术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广东武术的诸多拳种,在吸收少林武术的某些特征以后,进而发展成南拳精品;广东诸多武林豪杰,大多和南北少林寺有不同程度的师承关系;广东诸多武术组织,大多以少林武术精神标榜。更由于少林寺禅宗和广东的南禅宗具有一脉传承关系,佛家拳在广东佛教发达地区也比较流行。总的来看,广东武术和少林武术具有诸多共同点,把广东武术称之为南少林武术也有一定道理。  相似文献   

15.
广东很多拳师认为广东武术发源从“火烧少林寺”后开始,然而这则故事,就像小说家笔下的小说一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非常具体,但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又非常具有戏剧性,不免让人产生怀疑。所以,文章就从这则故事入手,揭示它们之间真实地存在关系。研究认为:(1)“火烧少林寺”实为天地会笼络人心的手段,与刘家拳的产生没有关系;(2)“南少林”就是天地会,寺僧创刘家拳的说法不可信;(3)从历史上的南少林、清朝中后期社会背景、与广东洪拳、蔡李佛的“请拳顶礼”动作寓意分析,表明该拳派与“南少林”有关。  相似文献   

16.
少林武术形成的文化因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林武术的形成是长期积累、演变的结果,既与佛教的中国化这一外在文化因素密切相关,更是禅拳相融这一内在文化因素的直接产物。佛教的中国化不仅使少林寺接纳了武术,在汇集百家的基础上综合创造了少林武术;而且使少林武术映射出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光芒,由保护寺院发展到济世报国,并因此而扬名天下。禅拳相融表现为禅拳的内在一致性,以及禅拳的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稠禅师及邺下定晋禅院考察看少林武术发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爱民 《体育学刊》2002,9(5):62-64
通过历史献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考察了少林寺第二任住持稠禅师幼年习武邺下定晋禅院和出家为僧的过程,论证了少林寺及我国历史上的寺院僧人习武活动与中华化的关系,证明少林武术的开创与形成是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同外来佛教高僧无关。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对少林禅、武、医的关系与联系进行综合性研究,探讨了少林禅武医的起源与发展,论述了历代高僧的艰辛参禅习武行医经历和现代学者的研究现状,旨在完善少林传统武术文化体系,弘扬中国传统国粹,让少林禅武医文化在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道路上更加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