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质疑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保持学生注意力的稳定,开拓学生的思维领域;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启发思维、发展智力;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是,质疑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作为中学教师,不仅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那么,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究竟应当如何质疑,如何去培养和激发学生质疑的意识呢?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中进行“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是十分必要、可行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具体情境导入,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过渡;引导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拓广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视野;要学会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在具体教学中还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思维是从问题开始,学生通过提问可以引导他们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考层次,发展创新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呢?(一)创造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探究、质疑,为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宽松的环境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准确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教学知识。在学生思考问题时,不到苦思不得其解,不启发…  相似文献   

4.
赵云波 《甘肃教育》2005,(1):108-108
没有问题的学习,是盲目无效的学习;但有了问题,并不等于学习就一定会明确有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进行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作以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夏伯玉 《辅导员》2014,(14):153-153
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如何设置问题则是其关键所在。数学学习过程实际上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如果学生能自己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积极地去解决它,是最难能可贵的。因此,我们需要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学。然而,在有关这方面的教学研究中,更多的是强调教师创设完整的教学情境。其实,为促使学生思维的积极发展,问题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情境,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提问;既可以来自于教师,也可以来自于学生。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教学中,优化的问题情境,能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能使学习内容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恰当的问题情境,能营造学习情绪高涨的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精当的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该如何展开,并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呢?以下是笔者在新课程研究中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下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问题式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就要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去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和探究。1.创设故事式的问题情境小学生喜欢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得到启发和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  相似文献   

9.
在“二次函数”单元教学中,利用同一情境引发问题进行“情境-问题”数学教学,学生在“疑-问-探-用”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能力.在初中进行“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把握尺度,给学生自由的思考空间;设置与显示生活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学习强调教学在情境中进行。为此在教学设计时,要着力营造教学情境。就数学学习而言,其情境主要是两方面,一是课本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情境,教学设计时着力思考如何再现其情境,把学生带人相应的氛围之中;二是无论课本内容还是其他内容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情境来辅助,这些情境有直观情境、问题情境、推理情境、想象情境、语言(故事)情境……。这些辅助性的情境有大有小,随着学习的展开相机呈现,除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能力外,重要的是影响学生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1.
董守刚 《教育艺术》2023,(11):66-67
<正>高中数学涉及内容较多,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等问题相互交叉,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难度较大。为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教师需要根据数学学科特征和高中学生思维特点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数学本身就具有实用性,知识内容通常将“问题”作为核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围绕“问题”展开教学,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思维是教学的核心.课堂上45分钟到底要学习什么?内容教材已给定,但课堂学习的关键是学生如何找到思维的切入点.要启动学生的思维就要有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有明确的指向,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本文就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切入点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与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手段,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化学教学,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需要教师灵活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其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带动学生思维过渡等方面的作用价值,从而积极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据此,文章对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盛猛 《亚太教育》2022,(4):174-176
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快速带领学生进入生物学习氛围,利用问题情境开展生物知识教学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具体从运用生活资源、借助实验情境、鼓励大胆质疑、尊重个体差异以及思考实际问题等方面,分析了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5.
王振华 《考试周刊》2014,(90):59-5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是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打破学习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产生明显的情感共鸣,使其心智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并主动参与教学,而且能让学生体验领悟思维策略和方法,并"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问题思考,鼓励创新性思考,突破常规解题,帮助学生更好进行生物学习。本文从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和培养入手,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调研创新思维培养现状及高中生物学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利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策略,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通过情境化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一、利用问题创设教学情境,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化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情境,可以给学生指引思考方向,带着问题学习更能增强学习的目标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设计几个有层次、有梯度、既有基础巩固又有能力提升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起学生认识冲突,促进其主动阅读教材,主动参与学习思考讨论。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由人的认识需求引起的心理过程。在物理课教学中,要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意向,激起学生的认识需求,就要创设一种学习的氛围,使学生主动求知和思考;就要创设相关问题和操作,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与新知识、新方法之间形成差异性冲突,从而造成认知冲突。这种冲突可以引起学生新奇感觉,诱发学生的关注和探索的意向。当课堂中形成了浓厚的探求氛围时,即创设了学生的思维情境。以下就物理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思维情境创设,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谢战春 《考试周刊》2023,(3):122-125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优化成为当前高中教育的主旋律。化学教学需要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促使学生完成基于自身思维的探析和思考。针对课堂单一,缺少有力的化学资源支撑的现状,教师需要改变教学形式,强化问题情境的教学创设,从而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高。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也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路径,让学生在推理和探究中完成高效学习,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化学教师需要对问题情境的设计多加关注,并将其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改进教学存在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考习惯,促进教学质量的进步,从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进行深度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问题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其原因:思维总是从问题中出发的,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发生矛盾时,他们的思维就开始进行了。正如:“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中产生的,并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由此可见,在实施启发式教学时,关键在于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任何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只有具有这种问题情境,才具有强大的学习吸引力,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 一、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