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两个学派对概念隐喻的微观研究以及它们的源头语法及认知隐喻进行功能和机制上的对比,认为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是互相补充说明的关系.而语法隐喻理论又进一步提示了隐喻的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2.
隐喻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隐喻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而从韩礼德的语法隐喻观可以推出语法隐喻是这种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在句法结构上的不一致性体现,其体现了语义和语法关系之间的转化.本文首先介绍了隐喻和语法隐喻,然后把认知语言学和语义学结合起来对语法隐喻进行语义分析,以更好地理解语法隐喻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杨晶 《钦州学院学报》2012,27(2):101-104
从本质上讲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都利用了概念系统中两个概念域的建立、两个概念域中单向性与互动性的经验重构,以及最终由经验重构产生双重性语义结果这一系列的认知过程;因此,这一系列认知过程可以作为研究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的综合认知模式。这一模式进一步证明了思维的隐喻性本质,同时基于这一模式可将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看作一个连续体。  相似文献   

4.
英语中的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隐喻体现了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关系的转化,在语篇中大量存在着语法隐喻现象.对语法隐喻的两种主要形式-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在语篇分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两个学派对概念隐喻的微观研究以及它们的源头语法及认知隐喻进行功能和机制上的对比认为,虽然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两种理论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基本思想,二者在运作机制上的差异恰恰是对各自隐喻研究的互补.  相似文献   

6.
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和讨论两大类型的语法隐喻,即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以期为语法隐喻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探求语法隐喻与认知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语法隐喻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提出的,他在《功能语法入门》(Halliday 1985)[1]最后一章指出,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这便是语法隐喻。语法隐喻并不是某种语言中的特有现象,而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语法隐喻的理论依据;其次探讨了语法隐喻的分类,可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其中人际隐喻又由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构成;之后又简要的探讨了语法隐喻和词汇隐喻的关系;最后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语法隐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英语语篇隐喻体现形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传统上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本文以语法隐喻理论为框架,分析梳理语篇隐喻理论,聚焦英语主位同等结构等五种常见的语篇隐喻体现形式。研究发现,语篇隐喻存在的事实性和理据性足以使其和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共同成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隐喻理论应该包括语篇隐喻。  相似文献   

9.
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传统上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以语法隐喻理论为框架,分析梳理语篇隐喻理论,聚焦英语主位同等结构等五种常见的语篇隐喻体现形式。研究发现,语篇隐喻存在的事实性和理据性足以使其和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共同成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隐喻理论应该包括语篇隐喻。  相似文献   

10.
在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法隐喻可分为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详细分析了人际语法隐喻中的两个类型: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探讨了人际语法隐喻在语篇分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和Halliday对其语法隐喻的阐释为依据,对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中美代表人的开幕致辞中的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进行分析,发现这一类型的中美外交语篇共享三大概念隐喻(即旅行、游戏和建筑隐喻),并且人际隐喻的使用也颇为频繁,同时,游戏隐喻与明确主观情态隐喻的联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
系统功能语法对语法隐喻的研究始自韩礼德,但是韩礼德对语法隐喻的讨论主要限于概念和人际两方面,对语篇语法隐喻持保留的态度。此文利用功能语法的理论,对有关语篇隐喻的不同观点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从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隐喻修辞观到认知语言学将隐喻看作认知机制,再到韩礼德将隐喻拓展到语法层面成‘语法隐喻’。隐喻的研究范畴不断扩大,尤其是韩礼德对语法隐喻及其内部系统的诸多术语进行界定时有许多矛盾和含混的地方,如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一致式(土式)和隐喻式(雅式)及后来级阶转移。就实质而言,语法隐喻的说法是值得再思考的,因此本文试图论证语法隐喻的虚妄,对语法隐喻的"隐喻性"进行辩证。  相似文献   

14.
自从韩礼德第一次系统地提出语法隐喻理论以来,语法隐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理论,语法隐喻仍然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其中,语篇隐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最杰出的代表,韩礼德几乎从没有明确地谈论过语篇隐喻,他也没有把语篇隐喻纳入到语法隐喻的系统当中。然而,许多对语篇隐喻感兴趣的语言学家一致认为:除了概念隐喻和情态隐喻之外,语篇隐喻也应该被包含在语法隐喻系统之中。基于韩礼德的一致性理论和意义进化理论,作者建立了语篇隐喻的隐喻化过程的综合模式,该模式表明语篇隐喻的隐喻化过程包含两个过程:语篇化过程和隐喻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人际隐喻的语用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隐喻是功能语法用来解释人际纯理功能的重要概念。人际隐喻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两部分。介绍了人际隐喻的表现形式,着重探讨人际隐喻的语用功能(主要体现在间接言语行为和礼貌原则上)。从而揭示了语法隐喻与语用学相互沟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系统功能语言学把隐喻式从类别上分为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情态隐喻是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为理论依据,重点分析人际语法隐喻中的情态隐喻,进而探讨情态隐喻研究在社论英语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是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及物系统的过程转化和名物化是实现概念隐喻的主要方式。本文重点介绍概念隐喻中及物性隐喻和名物化现象以及概念语法隐喻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与篇章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是一种常见修辞手法,也是篇章中常用的衔接手段。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形式上的转换或替代等衔接,隐喻表达的是篇章中体现的思想交流。隐喻丰富多彩,不论词汇隐喻,还是语法隐喻,都能给理解提供一个暗隐的语义衔接。词汇隐喻被定义为用同一语言符号表现不同的概念意义,而语法隐喻定义为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现类似的概念意义,两者都延伸出了句子,到了篇章、甚至是更广的社会文化领域,让读者或听者完整统一地理解篇章结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介绍Halliday语法隐喻理论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隐喻中的情态隐喻。然后根据该理论分析学生英语论文中语法隐喻的使用情况,认为口语特征、主观性和缺乏语法隐喻形式的衔接方式是学生论文中的主要问题,通过示例论证语法隐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优选手段。最后提出英语教学中语言形式的学习要和语篇环境相结合,以及应根据语境诸因素做出语言选择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语法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语言认知心理过程,也是认知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主要从认知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对语法隐喻现象的语言认知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而语法隐喻化形成的概念隐喻及人际隐喻的语言认知过程做了解析。文章认为语法隐喻现象的更高层次即是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它们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也是主要的语言认知运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