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飞 《华章》2011,(14)
电影<80后>这是一部讲述"爱"的电影,细腻温婉.没有知名人物,也没有宏观特别大的场面,但是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它触动了处在这个年龄段和曾经处在这个年龄段的所有人的心弦.两位主人公20年的故事,让所有人都产生共鸣.电影作为一种声音与画面结合的艺术形式,在特定的交际语境中,它总是会利用人物之间的言语交际行为来表现人物之间某种特定的关系,或者推动剧情的发展.<'[1]>本文通过电影中主要人物的对话来分析爱是什么、爱难道真的没有"纯白"么?  相似文献   

2.
电影艺术离不开用特定的视听语言来表现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电影中的服饰设计作为影视美术的重要的部分参与电影的叙述和人物塑造并不是将自己隐藏在电影和人物背后,相反,是对影片的视觉形式起了致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对感官盛宴的概念和感官盛宴的艺术思维阐述,通过对多部电影中服装设计特点的解析,归纳提出服装设计的"庞大感"能够增强人物在视觉上的力度,服装设计的"奢华感"能够渲染出影片的视觉质感。  相似文献   

3.
时尚是社会的产物。时尚的形成与流行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时尚并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现象。魏晋南北朝时代,男子"傅粉施朱"、"褒衣博带"成为名士们的时尚,通过对魏晋南北朝社会名士的妆容、服饰时尚现象的展现,从生产方式、人的觉醒、玄学兴起和人物品评等方面对魏晋南北朝社会男子妆饰时尚的形成、流行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是在导演蒂姆·波顿的奇妙构思下,通过先进的3D技术,为观影者展示了爱丽丝的蜕变成长与自我身份识别的故事。很多评论者从"女权主义"、"女性成长"等方面对电影进行分析。通过爱丽丝在电影中的服饰话语的变化分析其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为观影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解读方向。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服饰选择与服饰时尚处于互动关系,大学生不仅是服饰时尚的追随者和创造者,而且是服饰文化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大学生服饰时尚化的内在动机表现为:从众与模仿心理、求新欲望强烈、追求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学校应引导大学生认清服饰时尚的变迁规律、消解时尚心理的消极影响、追随服饰时尚的正确道路,使大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服饰追求。  相似文献   

6.
英语听说"零课时"教学模式下的电影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从而为推行英语听说"零课时"教学模式下的电影学习打下了物质基础.本文分析了英语听说"零课时"教学模式下的电影学习的优势,探讨了电影学习如何适合学生的需求,并简述了电影学习过程,最后提出英语"零课时"听说教学模式下的电影学习应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刘念国 《大学时代》2003,(11):19-21
38岁的瞿优远有很多让人眩目的头衔,诸如"2001年度湖南十大新闻人物"2002年度湖南十大时尚人士"2002年度新青年十大新锐人物".而他个人最喜欢的,当属《体坛周报》总编这个实在的称谓.  相似文献   

8.
服饰民俗是社会心理及社会观念的反映.唐代女装大胆时尚、兼收并蓄与宋代妇女服饰瘦小、紧窄的时代特点,反映了唐宋两代在妇女审美观、礼教观和道德观上的差异.唐宋两代妇女服饰的变化轨迹,体现出唐代社会相对开放的女性观念到宋代日趋保守严苛的女性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李琦 《海外英语》2013,(8X):136-138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具有巨大的文学价值。其中红楼人物"衣着"百态,人物服饰极具特色,各式服饰折射出了丰富的民族、社会文化内涵。该文以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人物服饰的翻译为例,从文化层面探讨《红楼梦》人物服饰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并提出了翻译的补偿策略,以期使原作的内容和精神最大限度地在译作中再现。  相似文献   

10.
朱枫  Leffis 《音乐世界》2007,(23):112-113
即便在寒冷冬季,注重独特个性、追求自由活力的新世代男孩女孩,也总能迅速发掘身边的美丽和时尚。从时尚顾问到时尚空间,从时尚与文化并重的服饰博物馆到时尚与环保并蓄的手提袋,美特斯·邦威下足了"时尚功夫",不断给年轻时尚一族带来更多惊喜。这一季,美特斯·邦威隆重推出的"时尚面料"特氟龙羽绒服再一次唤起了我们的时尚嗅觉。  相似文献   

11.
时尚,代表的是潮流,是新意,是时代的气息,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作为"E"时代的学生,他们更是喜欢时尚、追求时尚,如何与时俱进地搞好体育教学,我想应当走进学生,紧跟潮流,让体育课堂也"时尚"起来.  相似文献   

12.
方舟 《教育与职业》2007,(19):44-46
此次高校"两课"改革亮点很多,比如精简课目,增加历史、法律知识的比重,等等.这些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思想政治课老套、沉重、乏味的积病.但最显著的变化当属课本设计、装帧方面"时尚元素"的增添."两课"新教材非常"时尚",采用流行开本,彩色胶印、70克铜版纸、12个印张,就像刚从书店里的畅销书架上取下来的一样.  相似文献   

13.
电影《催眠大师》是一部反映人物心理发展变化的悬疑剧情片,导演在影片中综合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与詹姆斯"意识流"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空间来讲述人物的心理变化,进而完成了人物内心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4.
Leffis 《音乐世界》2007,(9):17-17
说到精彩纷呈的时装秀,你会想起什么?华丽的服饰,眩目的灯光。还是超级名模优雅的转身?近日,作为时尚数码潮流引领者的佳能,全力赞助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首次出演的日本顶尖大型时尚服装秀"TOKYO GIRLS COLLECTIONin 北京"。佳能 IXUS 系列的最新力作——IXUS 70、IXUS 75登台亮相,最新潮的服饰与最时尚的数码相机在日本超级名模的精彩演绎下交相辉映,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完美视觉震撼。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镜子,社会生活的变化可从语言的词汇中折射出来.从"酒吧"的出现到各种时尚"吧"的流行,多姿多彩的"~吧"系列词语反映了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6.
张蝶儿 《文教资料》2009,(19):87-88
有声电影的产生,开创了电影发展的新纪元,声音在电影中的运用对于一部电影的成功起着极大的作用.而"人物语言"作为电影声音语言的一个重要元素,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本文作者结合影片<永不妥协>中几段精彩的人物对白来具体阐述此部电影中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涂季菲 《教师》2011,(17):113-113
一、导言作为电影原著的《妻妾成群》,作家苏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旧社会父权制下"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性的悲剧命运,那种温馨伤感的气息,使读者从中可以看到《红楼梦》,甚至《金瓶梅》的影子。本文只是围绕着小说的叙事中心人物——颂莲,针对其家庭背景与突变、性格与情绪的变化以及大背景下社  相似文献   

18.
道光<徽州府志>是研究徽州社会与历史的基本原始文献.通过对其所载各类"文化人物"以及文人著述的统计,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徽州自唐至清中叶文化发展的一般趋势唐五代时尚不发达,宋元时期渐长渐高,明清时期则如日中天.此种趋势的发生,除了社会文化自身发展的原因和徽商的作用外,理学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革命传统电影题材里的人物分析,指出了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局限.而后又分析了<亮剑>中的人物特点,李云龙真实、丰满的个性跃然纸上,成为新一代红色偶像.  相似文献   

20.
服饰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服饰不仅体现了人物的社会地位,还是人物情感的表露及性格特征的写照.文章拟从定位人物身份、刻画人物性格及体现人物审美观念三个方面解读文学作品中服饰的非语言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