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指出:要着重加强特殊教育师资人才队伍的建设.本项目通过对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的调查和研究,对全省特殊教育学校类型、教师数量和结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项目希望能为提高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作出贡献,同时也为政府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党和政府有关发展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给予了特殊教育的极大重视.但我国对于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相对滞后,阻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江西省唯一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肩负着江西省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的重任.学校必须加强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加大特殊教育专业硬件和软件建设的投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疆特殊教育事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严峻的问题之一就是特殊教育师资问题,它突出表现在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师资性别、民族、地区比例严重失衡,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不完善,群众性学术团体不健全等方面.本文在分析新疆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发展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平台,坚持“特教特办”,努力创造特殊教育专有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继续大力扶持新疆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院校,提升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部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探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要改变西部特殊教育落后的状况 ,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高素质、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重要的保证。西部现有的师资培训存在模式单一、数量少、层次低、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制度等不足 ,针对西部地区的人口众多、民族文化丰富的特点 ,本文提出了西部师资培训模式构建的新思路 :发展特殊教育师资的职前培训 ,完善特殊教育师资的职后培训 ;逐步实现高等师范院校师资培训的双向融合 ,注重民族文化课程的设立 ;师资培训课程内容的构建应遵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 ,同时兼顾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有机结合 ,推行“小松树”服务计划模式解决老少边穷地区的特殊教育师资匮乏的难题 ,有效地实行师资培训 ;加强特殊教育管理的横向联系 ,逐步形成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保证师资培训的顺利进行 ;合理运用社会支持系统 ,建立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教育资源中心 ,资源共享 ,提高师资培训的效率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 ,实现远程师资培训 ,提高师资水平  相似文献   

5.
新建院校囿于办学时间、办学经验、办学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面临着师资方面的素质困境与结构困境,专业方面的定位困境与要素困境,学生方面的思想困境与发展困境。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特殊教育师资是当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国际趋势,也是我国特殊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迫切需要。解决当前新建院校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困境的关键在于明确好人才定位,推进协同培养,构建"能力导向"课程体系,实施选修式的分向分类培养,以培养特殊教育一线真正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化建设一直是制约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文章针对当前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在教师专业化建设方面存在现实问题,从规划、培训、建设、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与对策,以推动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教师师资结构的调整、师资资源配置的优化,进而推进高等特殊教育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历经百年发展历程的白俄罗斯特殊教育已形成融苏联模式与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为一体的独特发展轨迹,具有管理体系科学、社会参与程度高、覆盖面广、师资培养理念独特等特点,对我国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以下启示:社会舆论宣传及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前提;专业思想稳固的高素质专业师资培养是特殊教育发展的保障;矫正发展教学与康复中心是特殊教育的有效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就绥化地区的特殊教育师资现状做了初步的考察与分析研究,目的是了解目前绥化地区特殊教育师资的现状,以便针对其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培训措施,从而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研究结果表明: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学历层次普遍较低,特殊教育专业修养不够;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大多数教师还是在特殊教育学校从事传统的特殊教育.在特殊教育向全纳性教育、融合性教育发展的趋势下,目前绥化地区的特殊教育师资是很难适应这一趋势的,这势必会影响本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芳 《时代教育》2008,(3):213-214
陈鹤琴不是专门研究特殊教育的教育家,却对我国近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我国第一个将心理学应用于特殊儿童教育,并且首先在中国提出对聋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教育家.重视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注重对国外先进经验的辩证借鉴、利用多门学科成果来研究特殊教育等都是其特殊教育思想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期.特殊教育改革方兴未艾,而改革成败的关键在特殊教育师资建设。 这是一种神圣的责任,特殊教育师资建设任重道远,而师资培养的源本和基础在师范院校。 特殊教育学校期望着新进教师的综合素质更加优化,学历层次普遍提升,专业化水平真实彰显。源于需要,师范院校应责无旁贷地面对现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植根于对特殊教育发展需求的全面了解,对教师教育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我国师范教育特征的准确把握,进而明确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措施,实施新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工程,推进我国特殊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当前,“十一五”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十一五”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规划正在总结“十五”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在这承前启后的时刻我们思考良多。本期,我们把“视点”集中在新时期特殊教育对师资的要求、作为师资培养“首道工序”——高等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实践新的探索之上。 新时期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乐章必然要由每一位从业教师所贡献的美妙音符来演绎。愿我们各级相关师范院校共同奏响这动人心弦的响亮乐曲![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