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20世纪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在她的作品中,她塑造了"丑陋"的男人众生相,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解构颠覆了与传统价值观背道而驰的男性形象,以此警醒男权文化偏执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男性的性格与生活也严重扭曲。  相似文献   

2.
奥康纳短篇小说通过刻画雌雄同体的寡母和病态丑化的男性形象,实现了对传统男性形象和男权话语的解构与颠覆,突显其女性的主体意识,而两性世界和谐发展是其解决这一困境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奥康纳经典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出现的几位女性角色,例如老祖母、孩子的妈妈和萨米老婆,观摩文本中作者对这几位女性角色的处理,从而得出奥康纳在这部短篇小说中体现的矛盾的女性观:一方面她反对南方社会的女性观和女性的社会行为规范,对这些传统的行为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她的作品中也反映了她内化了的父权制影响,对女性被压制地位表现出冷漠的态度。最后,从奥康纳的职业作家身份和"南方淑女"身份分析奥康纳矛盾女性观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哈代作品《还乡》的女主人公游苔莎充满了朦胧的现代意识,她的行动背离了男权社会对传统女性的期待和道德规范,张扬了女性确立自我,肯定自我的精神,体现了女性超越自身内在性,寻求自我身份的主体性追寻和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哈代女性角色中最为坚定的反叛者。  相似文献   

5.
冯雁 《钦州学院学报》2010,25(2):41-44,69
从伍尔夫开始,评论家们常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简·奥斯丁的作品,认为她早在十八、十九世纪之交,就有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主义立场.但是处于那个历史时期的简·奥斯丁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男权主义观念的影响.男权主义强调男性自然拥有统治权,包括男性认同、用男性的思维模式来约束女性、将女性客体化等内容.这种男权立场对作品中女性的主体意识造成的压抑.  相似文献   

6.
章琼 《凯里学院学报》2012,30(1):102-104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张爱玲是一位具有独特女性意识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不是男性,而是女性.如白流苏、葛薇龙、曹七巧、曼桢、许小寒等.这些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寄寓了张爱玲作为女性本身的生命思考.从这些女性形象中,可以看出,张爱玲书写都市女性被奴役的命运并不是简单地传递女性的悲剧,而是借女性世界的声泪事实来向男权社会控诉与挑战,颠覆与解构传统的男权文化.从中,我们可以探寻张爱玲对女性世界的体认与感悟,解读她特殊的女性视角.  相似文献   

7.
苏青作品中所呈现的对女性的实际生存境遇的关注和它所彰显的女性意识,她对传统的大胆反叛,弥合了中国女性解放肇始——“五四”女性解放的内在精神在此前所造成的裂隙。但在男权社会的强大历史惯性支配下。苏青的女性意识也不免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8.
苏青作品中所呈现的对女性的实际生存境遇的关注和它所彰显的女性意识,她对传统的大胆反叛,弥合了中国女性解放肇始--"五四"女性解放的内在精神在此前所造成的裂隙,但在男权社会的强大历史惯性支配下,苏青的女性意识也不免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9.
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认为童话是男权社会教育、驯化儿童,尤其是麻木女性思想的工具之一。其作品揭露了男权话语霸权,成为上世纪英国开创利用经典童话批判男权思想的先驱之一。卡特成功地对经典童话进行了改写、戏拟和仿作,从而达到颠覆、消解男权话语霸权目的。她或是揭露童话的伪善欺骗性;或是把扭曲的女性还原到本来面目以张扬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0.
萧红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的作家。其作品通过对“女性神话”的否定,控诉了男权中心社会及其意识形态对女性的压迫,体现出清醒、自觉、愤激、独特的女性意识。她一生都在呼唤“女人的自觉”,寻求妇女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1.
海男是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县城》,以一种诗性的叙述话语建构奇幻的异域情调和令人意外的境遇,从不同的角度透视人性。在肆无忌惮的皮肉生涯里窥探人性的灵与肉。作品流露了女性自身最隐秘的思想,她的这种"裸露"颠覆了女性作家这一群体以男权为主的创作。作品的女性写作呈现出一种对男权的反抗,她游刃有余地掌握着女性创作的主动权。同时,她同另外的女性文学作家一起也在为建构属于女性自己的写作传统做着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张杨 《语文知识》2010,(3):28-30
台湾新生代女作家袁琼琼的创作颇具特点。一方面,她以对女性世界的关怀意识和洞察心态,在作品中显示了男权压迫下女性的种种反抗;另一方面,她擅长剖析身心层面的女性的自我意识,例如情欲话题、弑夫心态,具有浓厚的女性意识。她的创作,展示了台湾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3.
弗里曼是美国19世纪从事短篇小说创作的著名女作家,在她的众多作品中,19世纪末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抗争意识一直是关注的重心,她独到切实地刻画了许多处于男权压迫之下的女性形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快速发展为我们解读弗里曼的作品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以《母亲的反抗》为例,探寻以萨拉为代表的女性在男权社会里的抗争之路。  相似文献   

14.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岚岚 《文教资料》2006,(32):60-62
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创作,标志着英国女性文学的形成。简·奥斯丁在这部作品中,以其敏锐的女性视角,忠实于自身的经验世界和生活感受,真正把女性形象抬升为作品主角地位,对妇女的地位、权利、禀赋等问题作了理性的思考,从而解构了男权中心主义,集中展现了其独到的女性主义观点。由此,奥斯丁为文学建立了一种女性写作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是女性意识的启蒙者和先驱者。  相似文献   

15.
苏青为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女作家,其作品通过世俗饮食男女表达对人性的独特思考,具有强烈的为女性代言的意识和世俗精神,但仍未摆脱传统男权意识的藩篱,其种种矛盾与挣扎透露出其女性意识的暧昧与残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来解读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通过对男性作家写作中的隐形男权意识以及以女主人公为代表的传统女性观念两方面的分析,揭示现实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东北现代女作家萧红与梅娘的作品都以鲜明的女性意识立于文坛.二人都立足于自身的生存体验,从女性生存状态、情感心理等层面观照北方女性,抨击男权社会和男权意识,并剖析女性自身.然而由于两人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不同,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也不同,因而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人性的呼唤--梅娘小说的人道主义及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40年代,与张爱玲并称“南玲北梅”的梅娘,其小说高举人道主义大旗,体现了她同情弱的博大胸襟;同时,其作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意识,关注女性,为女性命运呐喊,对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社会进行猛烈抨击。  相似文献   

19.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当代文学中很特殊也很富有魅力的一位女作家,她被誉为"圣经地带的灵魂写手"和"地方天主教作家"。她的小说中经常会有一些怪诞的女性形象,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将女性描写的或艳丽多姿、或勤劳伟大,她的小说中女性常常是以一种怪诞的形象出现。本文拟从奥康纳的创作时代背景、奥康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主义意识三方面,来阐释奥康纳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观。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小说以浓烈的悲剧意识为最大特点,她善于在悲凉的叙述中揭示人性的自私、虚伪、扭曲和变态。在平静的叙述中,她深长的叹息里透露出的是对匍匐在男权文化阴影下的传统女性的深切忧患。在缠绕不去的凄凉氛围中,塑造了男权社会中一个焦虑压抑的女性群体与一个病态的男性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