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教师教育是伴随着近代教育制度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期间随着社会的变迁、教育的变革而经过了多次的变化。社会的变迁引起了教育的变革,教育的变革引起了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角色的变化必然导致教师教育的转型。我想沿着这样的思路谈谈教师教育中涉及的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要求和教师教育的制度建设。一、教师专业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从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变化看,教师角色经历了三次变化:第一次是道德本位阶段,教师是一种教化的形象;第二次是知识本位阶段,教师是教书匠的一种形象;第三次是现在,正进入人本发展阶段,教师是专家形象。也就是…  相似文献   

2.
郎华儿 《继续教育》2005,19(5):43-44
素养的形成,包括三个层次:思想是素养的内在核心;行为是素养的外在表现;环境是素养形成的基础。教师的教育素养,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所具有的素质与修养。优化教师的教育素养,教师教育就要把握好这三方面的重点,即重视教师教育思想的构建、重视教师教育行为的解读、重视教师教育情境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有的教师教育模式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为了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模式必须向新模式转变.本文从教师教育专业化思想的理论依托入手,分析了现有教师教育模式的弊端和新的教育模式特征,并介绍了反思型、体验型、实践型三种具体的教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1974年OECD(经济合作开发组织)在法国巴黎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召开世界性的“教师政策”会议,会议强调了教师教育改革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现阶段与职前培养相比教师的在职教育更为重要:二是加强教师教育与学校教育实践的结合非常重要,在教育现场开展教师教育是保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三是职前教育与在职进修有机结合。此次会议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制定了基本蓝图,  相似文献   

5.
<正>在第33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民进中央举办"庆祝第三十三个教师节暨2017·中国教师发展论坛",以"教师队伍建设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为主题,就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开展研讨,为凝聚各方智慧、助力教师教育振兴搭建交流平台,非常及时,非常必要,非常有意义。围绕"面向教育现代化的教师教育振兴"这一题目,我简单谈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教师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内涵:一是传授高深的专业知识,教师专业需要所教专业的高深知识;二是训练教育教学技能,教师专业要求教师具有教育教学技术,以及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分析、评价、判断和反思的能力;三是养成高尚职业道德,教师专业要求教师具有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精神;四是学会研究教育,教师专业要求教师在研究中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郭广义  崔铁宁 《教师》2011,(14):113-114
教师的教育标准是什么?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六点最基本的教师教育标准,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分析、肯定了制定教师教育标准的三条原则。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给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带来新的机遇,赋能并支持教师教育学科转型升级,一是通过对象丰富、数据多元、范式深化、成果创新为教师教育学科研究带来新动力、新要素;二是适应在线教育实践以开展教师教育新型师资与跨界研究者的人才培养创新;三是依托教师教育实验室和智能系统建设支持教师教育学科的基地建设。与此同时,互联网+教师教育学科建设要在拥抱信息技术浪潮的同时警惕其中的重教轻育、技能依赖、伦理风险等潜在危险,在坚守育人、掌控技术、伦理审视上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经历了前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并正向信息化经济变迁,这种变迁也使教师经历了兼职人员、职业教师和专业教师三种不同身份演变。教师身份的演变使教师教育由自然养成方式发展为封闭式师范教育,进而发展为以大学为主体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我国在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将处于以信息化经济为发展方向的前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经济并存交融时期,因此,教师教育的走向也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0.
教育现代化有三个重点子工程 ,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是关键性工程 ,其本身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的最重要的标尺。传统教育和传统教师职业观导致教师发展滞涩甚至倒退 ,教育现代化则要求在职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 ,确立更新知识、转变观念、重塑心性三个递进性发展目标。教育现代化给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模式带来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