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关于看图学文的教学 本册选编了两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画都是单幅图。教学这类课文,要做到从看图入手,看图和学文相结合。通过看图,进一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的能力。通过学文,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在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的同时,培养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本册看图学文一篇侧重表现人物,一篇侧重表现景物。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小足球赛》要引导学生从小守门员到观众的顺序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2.
[课例简析]《八角楼上》是篇看图学文. 看图学文教学, 既要注意引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仔细观察图画, 又要注意学习课文是怎样表达图画意思的. 教学时可采用“抓重点句, 图文对照” 的方法来导学.  相似文献   

3.
这一单元教材有四篇课文,教学重点是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桂林山水》是一篇侧重于写景的看图学文,语句优美,感情真挚,比喻贴切,想象丰富。在看图时,要指导学生抓住桂林的山水特点,按先局部后整体、先主后次的顺序观察图画,感受画面的美。学文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根据教学重点,可设计如下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有看图学文《放风筝》和《南京长江大桥》,讲读课文《珊瑚》,阅读课文《海龟下蛋》及基础训练一。 本组课文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观察结果。看图学文要通过对画面的观察,侧重进行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训练。要求观察有序,抓住重点,特点,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看图和学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珊瑚》是重点课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要把握住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理解重点句子,理解句与句,句与段之间的关系。阅读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重进行读懂一篇课文的训练,指导学生运用从讲读课中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 为落实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突出重点训练项目,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二、课文部分教材说明及教学提示第一组本组有两篇看图学文《长城》、《桂林山水》。看图学文的教学要体现图文结合的特点,既要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借助图画理解语言文字,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作为第十一册的看图学文,还要体现出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这就是要对图和文有完整的认识和理解,要能够透过内容体会到思想。例如教学《长城》,要使学生从长城的雄伟壮观,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教学《桂林山水》,要训练学生能够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仿佛看到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体会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重点 教学这一组课文,要注意指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按顺序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掌握有条理地记叙所见所闻,以及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还要指导学生按照课文顺序弄懂每个句子的意思,正确回答课后练习里提出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这组的两篇看图学文各配有一幅彩色图画。图画用形象表现事物,课文用文字描述事物,二者所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要通过对图意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学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看图学文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7.
《好姐姐》是五年制第六册基础训练中的一篇“看图作文”,图上画的是姐姐帮助妹妹搞个人卫生的事情。传统教学中教学重点一般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在看图学文中学到的观察图画的方法看图,启发学生想像,进而看图作文。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抓住重点,了解图意”这一重点训练项目。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大纲、教材改革的需要,我认为教学的重点应该进一步完善为: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运用在看图学文中学到的观察图画的方法,启发学生联想并进行作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想像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  相似文献   

8.
看图学文是图文配合的一种课文类型.图画是短文的形象表现,短文叙述了图画的内容.在教法上应当有别于一般讲读课文.它要求从看图入手,凭借形象鲜明的图画帮助学生学文,体现学习怎样观察和怎样表达互相联系起来的教学特点.教学时要图文并重,互相配合.从整体入手,先整体感知图画,感知棵文,而后一部分一部分地对照学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最后再回到图大的整体上来,加深对图文的理解.本册是中年级的起始册,既要体现中年级教学要求的特点,又要注意与低年级教学的衔接.看图时,要在低年级学习的基础上,不仅看懂图上画的是什么,还要教给学生观察顺序、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并进行合理想象.学文时,除了继续抓词句训练外,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一篇课文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了解整个自然段的意思,为段的训练起好步.一、指导看图,初读课文1、指导看图.  相似文献   

9.
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教学设计举隅辽宁李洪谟看图学词学句肩负识字、写字和阅读的双重任务。它借助图画和汉语拼音学习字、词、句,上承看图读拼音识字,下接看图学文,是识字与学文之间的过渡,重点是学词学句。《我是中国人》这一课可分三课时教学。第一节:看图读句子。...  相似文献   

10.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看图学文。教学中,要从看图入手,把看图和学文结合起来,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学文,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高年级的看图学文教学,尤应借助形象的图画,以加强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 一、看图——按顺序,抓特点。 在导入课文以后,提问:学  相似文献   

11.
学低年级的“看图学文”教学,注重图文结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整体看图入手,粗略地了解图意,再读课文,对照图画去找文中表达图意的词句,对图文有*个总体的认识,然后结合段落教学,学完一段又引导学生按课文内容*次又一次地仔细观察图画。这样,既可缩短学生的观察与课文作者的观察之间的距离,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和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而中年级,除有低年级的基础外,还得从词句理解中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和顺序,抓住事物的特点和重点。在《沙漠之舟》文的教学时,就是抓住骆驼的生活习性和用途,认识骆驼的…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六年制语文教材从第二册起到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课文都属于看图学文类型。我对看图学文的理解是先有图或实物,作家在经过认真观察思考,抓住重点,按一定顺序,而后写出一篇篇相应的文章来。如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的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还有我国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铜塑作品“马踏飞燕”,都是先有图画和实物,而后才有相应的文学作品。学习看图学文,就是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会观察图画和实物的  相似文献   

13.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包括两篇看图学文,两篇课文和一个基础训练。本单元教材的训练重点项目是:细致观察,抓住重点。 一、二两课看图学文,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第七册来讲,是观察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抓住重点的综合练习;对第八册来讲,又是进一步抓住事物特点的预备练习。 《小球门手》是一篇看图学文。指导学生看图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注意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先从整个画面着眼,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进行观察。重点观察小球门手的外貌、衣着、姿态、动作等。其他人物(如“戴帽子的小女孩”、“红领巾”等)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观察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画面人物各自的特点,仔细观察他们的外表,通过外表,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心情,达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目的。然后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4.
(骆驼和羊)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通过骆驼和羊比高矮的事。说明看问题要全面,对自己不能只看长处,对别人不能只看短处。教学这篇课文,要根据“看图学文”课型特点,引导学生将看图和学文紧密结合起来,一步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一、指导看图,了解图意学文前,先指导学生观察三幅图,大体了解讲了件什么事。可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①第一、二图画着谁,他俩准高准矮?②骆驼个子高有什么好处?③羊个子矮又有什么好处?④第三幅图增加了谁,为什么他们会在一块儿?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在学生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初读课,解决…  相似文献   

15.
小语新一册吸收以往统编教材的长处,保留了看图学文这类课文形式。它是从看图学词学句向讲读课文过渡的一种教材。肩负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习字词句;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受到有益的教育等多项教学任务。其教学重点是看图、学文、进行字词句训练、进行朗读训练。这类课文的教学内容一般由四部分组成。①图画。有单幅图的,有多幅图的。图画反映了课文内容。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还肩负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任务。②短文。有抒情散文、童话、故事。它反映了图画中描述的事物,是教学的重点。③要求学生掌握的  相似文献   

16.
这一单元有四篇课文、一个基础训练.《放风筝》和《桥》是看图学文,《珊瑚》是讲读课文,《海龟下蛋》是阅读课文.教学这一组课文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还要加强字、词、句、段的训练.五册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观察”、“抓重点”“抓特点”、“顺序’,观察训练是其他三项训练的前提.两篇看图学文,图和文表现的内容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图画用线条和色彩构成形象表现事物,课文用语言叙述描写事物.可以一边看图一边学文,也可  相似文献   

17.
理清顺序抓住特点展开想象──《颐和园》一课的教学思路山西杨锡祉《颐和园》是六年制第八册语文教材安排的两篇“看图学文”中的一课。课文侧重写景,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观察图画要有一定的顺序,并注意观察点的转移;同时还要注意作...  相似文献   

18.
本组共有三篇课文。《海上日出》《燕子》是看图学文,《古诗三首》是讲读课文。这三篇课文侧重反映了大自然的景物。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看图学文时,要注意体现看图学文的特点,从图到文,图文对照,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图画的能力。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通过理解和想象,把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转化成画面的能力。 教学《海上日出》时,引导学生借助画面理解文字  相似文献   

19.
语文第七册的教学要以段的训练为重点,体现由以句、段训练为重点向以篇的训练为重点的过渡。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表达、思维等能力。 第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重点”。《“绿色的办公室”》、《三味书屋》是两篇看图学文,着重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进行观察的能力。讲读课文《珍贵的教科书》和阅读课文《我们就从这里出发》着重训练学生抓重点理解课文的能力。 《“绿色的办公室”》是一篇看图学文,应着重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进行观察的能力,指导看图时,要抓住“‘绿色的办公室’是什么样的”和“列宁是怎样工作的”这两个重点。1.要求从整体上观察,使学生对全图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如:图上画了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什么事。2.按由远及近、由景到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第一册新增设一组看图学文课文,其目的在于凭借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这组看图学文的教材,安排在“看图学词学句”和“讲读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