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彭晶 《文教资料》2008,(31):179-18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方位的.高校必须顺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和谐力".针对在大学生"和谐力"的培养过程中面临着的一些不利因素,高校可以通过建设"和谐校园"环境与氛围、改革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种种努力对大学生"和谐力"进行培养,从而全方位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高校是实现高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和谐”的文化内涵和基本要求来看,和谐的高校,应该是民主法治的高校、公平正义的高校、诚信友爱的高校、充满活力的高校、安定有序的高校、与外部和谐相处的高校。  相似文献   

3.
赵萌 《文教资料》2008,(29):143-145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高校的"和谐"内涵除具有其他社会组织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的显性特征.本文拟从学术氛围、师生关系、协作关系以及校园环境的"和谐"构建进行阐述,认为努力创建和谐的整体高校环境是现代高校的追求目标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4.
高校"和谐就业"是指高校就业法律法规健全,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利益都能得到保护,就业市场和谐有序,供需双方在公平公正诚信的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最终实现大学毕业生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完善高校就业体制改革、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法规,是构建高校"和谐就业"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新时期高校"三贴近"的本质要求和内涵,提出了做好高校弱势群体的思想工作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而加强师德建设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是贯彻"三贴近"、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和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6.
当今,我们国家正在构建"和谐社会",顺应时代潮流,高校也在构建"和谐校园"."和谐课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和谐教育",为此,我们广大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黄玉 《河南教育》2008,(4):30-31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较大影响,构建和谐校园也成为高校的目标诉求."大爱"精神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这种人本主义的体现在现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较大影响,构建和谐校园也成为高校的目标诉求."大爱"精神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这种人本主义的体现在现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和谐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构建新型的和谐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既是高校改革传统人事管理模式、纠正原有人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要求,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对构建和谐的校园管理体系和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从"人本管理体系"、"柔性管理机制"、"合作管理系统"三大层面对高校和谐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构建,并时其实施保障措施给予了设计,从而为新形势下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建构和谐校园与基层党建"双向联动"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校园,有利于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要在思想、组织和制度上加强建设,积极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凸显作用与地位,以构建人文型、学术型、平安型的和谐校园。以建构和谐校园与基层党建“双向联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仅体现着一个政治的时代,也体现着一个文化的时代。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开放的社会,一个在集体的共同奋斗中,充分容纳个人的创造力的社会,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结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2.
关于和谐社会与和谐哲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宏观背景,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超越这一阶段。和谐社会虽符合共产主义理想的要求,但不等同于共产主义。所谓“和谐哲学”由于缺乏整体性和追根究底性思考,而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研究,也由于缺乏整体性和追根究底性探索,和合文化目前也只表现为一些理念碎片,因而对其作用也不应过高估计。斗争哲学不是斗争思维方式的产物,和谐哲学也不是和谐思维方式的产物,它们既是差异,又是同一,且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即辩证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目标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和谐思维与现实国情相互结合的产物。今天,了解和谐思维、和谐思维的哲学基础以及和谐思维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创建和谐校园,不仅是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而且也是发展和谐教育,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努力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到和谐校园建设这项伟大而又系统的工程中去,不断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营造和谐教育教学体系,发展和谐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5.
和谐网络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愈益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于建构和谐网络文化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网络文化的思想基础,多元性文化的交融是和谐网络文化的基本要素.网络对于社会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自由性易导致道德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民族意识的弱化;网络文化的"虚拟化"、"数字化"易导致道德人格的缺失;网络文化中的不良信息严重影响人们的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网络游戏的充斥和诱惑导致人们"网络游戏成癌",损害身心健康.有鉴于此,应加强和谐网络文化建设以利于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基础,推动和谐社会的政治改革进程,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协调发展,振兴民族文化,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丰富人民大众的精神世界;应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网络文化建设;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和完善网络立法,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课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文章从构建和谐课堂的主要内容和和谐课堂对教师的要求论述了构建和谐外语课堂的核心是把学生和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自然、和谐、开放、愉悦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讨论和谐社会与教育之关系问题,基本观点是: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一方面,教育是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教育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工具。前者是教育与社会其他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后者是教育诸要素自身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传统与现代之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属于“传统的和谐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缺乏公平正义、依靠伦理规则和行政强制的和谐的农业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社会公平为基石,以民主法治为保障的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大学建设,更加注重教育的人文性、协调性、持续性、多样性。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崇尚学术理念、服务社会理念、持续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理念、引领社会理念。坚持人的协调发展,提升全面发展的认识能力,弘扬团结合作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旅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部门,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有效地克服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确保旅游业健康恒续发展,应该大力倡导和实践和谐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