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罗元 《教育与职业》2002,(12):20-21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信息量迅速增加,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引起人们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同时也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与传统交往方式相对照,网络交往具有一些新的特征:首先,网络交往是一种注重内涵的交往方式,它提升了人际交往的层次,关注的是交往的内容,而不是其表面形式;其次,网络世界是一个“自由、平等”,“没有警察、没…  相似文献   

2.
交往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包含政治交往、经济交往、文化交往等形式。网络交往是人类社会交往发展的新形式,是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指导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网络安全交往、网络治理交往和网络合作交往,建构互商互谅、共建共享、包容互惠、和而不同的全球网络治理新秩序。  相似文献   

3.
直面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的出现和迅猛拓展,正迅速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认知渠道、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它对各个领域都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青年大学生由于其特定的社会角色和时空条件,已成为互联网的一个主要利用群体。互联网对青年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交往各方面的影响也日益显著。《互联网与大学生》是这一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普及是新技术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互联网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是通过改变人们信息交往方式实现的,对互联网影响社会意识形态作理性的分析,对于找出互联网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网民队伍的日益扩大,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时代出现的网络空间及在此空间呈现的人与人的新型的交往形式——网络交往,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网络交往是人内在生活的现实实现,是人个性的张扬,它标志着人全面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同时它带来的很多问题也需要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对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它对人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对不同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性别构成和不同收入群体,产生了巨大影响。深入探讨互联网对未来社会群体生活方式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及其走势,是当前互联网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社会、学校和家庭为青少年提供了便捷的上网环境,网络已成为他们交往、获取信息和消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他们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不能忽视互联网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冲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帮助青少年在利用互联网提高学习效率、开阔眼界、增进交流的同时,防止一些不良的网上信息和不健康的网络交往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一、互联网的特性及其对青少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1.互联网信息来源的全球性和内容的多元性互联网作…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变革,信息化浪潮已波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教育的信息化,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有其突出的特征和丰富的内涵,同时,它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失落与当代的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童自然游戏群体中的游戏交往实践无论是对于个体还是社会而言,都具有生产性,它生成儿童的交往理性和主体意识,以及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笔者通过人种志考察和控制比较后发现有二:一是造成儿童传统自然游戏群体失落的根本原因是基于人类生存实践的交往实践的变化;二是我们需从历史生态的视角审视传统自然游戏群体的时代局限性,教育中致力于培育丰富而和谐的交往生活.创设自然与人造环境相宜的儿童游戏场所,合理利用新旧游戏资源.给儿童适度的自主和支持.重建儿童的交往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现代社会逐步进入“网络时代”,这对人们的社会行为、生活观念等方面产生变革性的影响,从而也对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因而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急迫而现实的任务。那么,怎样很好完成这一任务呢?我们认为应重视从以下方面提高认识和进行改革。一、计算机网络给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带来了契机网络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交互性,这种特点改变了师生间原有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角色和交往方式,相互之间的交往更趋于…  相似文献   

11.
人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生活环境,环境也改变着人。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由于人的实践方式、交往关系不同,人的本质内涵和本质特性也不一样。当今人类生活在物理空间、过渡空间和虚拟空间三元共生的空间环境之中,人的本质兼具有社会性、创造性和虚拟性三重特性。人永远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之中,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才真正拥有了自由自觉的本性。  相似文献   

12.
人的活动从时间纵向来考察就是人的生命活动,从横向空间来考察就是生活活动。以学生的成长轨迹为经度、道德需求为纬度把大学德育内容分为七个部分:学习活动德育内容、人际活动德育内容、职业活动德育内容、社会活动德育内容、家庭活动德育内容、生态科技德育内容、自我发展完善德育内容。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关于"社交公开"的讨论伴随着中西思想的碰撞,是在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下,在呼吁男女平等、追求女子解放、争取女子权利的过程中展开的。五四时期的男女社交公开,极大地扩大了女性身体活动的地域空间,而且鼓励着广大女性冲破旧有的封建思想观念,引导着她们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对待男性,以一种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社会。一种新型的、和谐的社会关系逐渐形成,从深远的意义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的闲暇生活总体上是缺失的:闲暇时间不够,闲暇活动庸俗、方式单调,主观体验无奈等等。这种"闲暇缺失"也给农民工的身心、个人发展、社会交往以及城市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而这些也应该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与个体的自我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行为规范的冲突、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以及网络社会中个体思想行为的异化,给现有道德伦理体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困惑我们的不是网络社会道德本身的失范,而是在虚拟空间中如何交往、我们对网络文化的道德认知以及对自我行为的反思态度。因此,重塑网络道德规范的关键就是塑造网民的道德责任感和正确的网络文化认知。  相似文献   

16.
尽管计算机网络最初表现为一种技术现象,但这种技术现象本身并不脱离与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整体系统之间的互动与关联。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因而也就必然地进入社会、文化的分析批判的范围中。我们研究计算机网络传播活动,应该更要注意于文化、意义和社会话语的诠释,研究计算机网络传播活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这些文化整合的维度和作为传播载体的计算机网络的发明和应用的关系。因此,围绕计算机网络的社会文化空间的探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开启全面研究网络和网络化的新“界面”,从而真正阐释、理解计算机网络所带来的技术革命、文化革命的意义与矛盾。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信息社会的到来,给现代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契机,特别是电脑辅助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它以独特的视觉表现语言和表达方式,使艺术设计具有了新颖的表现形式,给设计者提供了更大的创作自由和空间,并引起和推动了艺术设计手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身体作为一种肉体与灵魂的交合载体,在当代社会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效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后工业社会当代语境下文化的赋值载体。但这并不是人类文明的终极,因为只有人的真正的独立与自由,才是生命的天赋与含义。  相似文献   

19.
学校公民教育不仅要讲授和传递公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公共生活的空间,通过公共生活的交互性平台来培养学生的公民品质和公共精神。当代社会在生活方式上已经逐渐从传统的"私己生活"向现代的"公共生活"转型,这为学校公民教育提供了生活实践的基础。学校公民教育应当依托于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型,为学生建构出公共生活的实践平台。在具体的教育策略上,学校公民教育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公共生活策略,主要包括学校领域内的民主管理策略、社团自治策略,以及学校领域之外的"小社区"生活策略和"大社会"生活策略等,来培育和锻炼学生的公民品质和公民行动能力,提升学校公民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赛博空间”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赛博空间”是一种概念空间或数字空间。通常被归属于电脑软件、因特网和虚拟世界中那些超距离或零距离存在。它不是现实中的物理空间 ,不存在物理约束力 ,也不限于三维形式 ,可以是多维的、非连续的和自我映射的。它的出现往往决定于人的需要和知识 ,且总是随着观念的变化而演变。但是 ,它却具有几何性质 ,具有诸多社会功能 ,既重新装配着现代的社会程序、全球性的政治结构 ,刺激着符号经济或信息经济的发展 ,也促进着人类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日益由现实空间转向赛博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