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1979年5月,教育部等4部委在扬州举行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会后发表了《纪要人《纪要》在列举学生体质存在的问题后指出:“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严重关注。我们的学校能否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能否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关系到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前途,关系到中华民族强弱盛衰的大问题”,“应该懂得‘德智皆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身体好是思想好、学习好和将来工作好的必备条件,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三好’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德、智、体三者之间的关系,纠正忽视体育、卫生工作的思想,摆正体…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贯彻落实《锦州市“八五”期间教学改革规划》,进一步深化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整体改革、锦州市教委在总结“七五”期间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八五”期间的体育教学整体改革规划。一、体育教学整体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锦州市“八五”期间体育教学整体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培养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突破口,全面落实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从而实现思想品德、体质、知识、能力同步发展,大面积  相似文献   

3.
试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学校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所必须进行的改革內容:在全民中开展体育意识教育;转变学校领导办学思想,把重“智”轻“体”真正落实到德、智、体全面发展上来;不断提高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保证两个《条例》真正落到实处;加强体育教学改革,注重培养终身体育现;建立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实效为中心的成绩考试制度;全面推行初中升学体育考核制;增加学校体育投资;加强师资培养和培训。  相似文献   

4.
张伯苓学校体育思想包括普及学校体育,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德、智、体、群各育并进,而不可偏废,体育促进了人的完全发展;学校体育与青春期卫生教育相结合。这些思想充分体现了张伯苓学校体育的精髓,对今天学校体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面对学生体质下降的现状,学校教育应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正确对待青春期,破除封建思想,在体育课教学中灌输科学的生理卫生知识。  相似文献   

5.
根据李鹏同志、何东昌同志的两个“讲话”精神,新时期学校体育总任务概括、归纳起来应该包括如下六个方面:(一)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的重点。弘扬体育增强体质的本质功能,调动广大学生积极、自觉、经常地参加身体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增强学生体质,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是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是在以养护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效果探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李良彪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支柱,体育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成败,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长发育和体质健康,还是关系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大问题。但是当前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还存在...  相似文献   

9.
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针对学校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等方面的初步研究,提出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必须转变学校领导办学思想,把重“智”轻“体”真正落实到德、智、体全面发展上来;加强体育教学改革,注重培养终身体育观;建立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实效为中心的成绩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改革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管理体制的必要性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必须加强体育卫生工作。教育部负责同志最近指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制定了一些规定,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从工作上来看是有成绩的,前进了一大步。但从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来看,还没有恢复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的水平。我们抓了三十年的学生体质健康,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得很好。”(注1)学生体质不好,严重地制约了  相似文献   

11.
中学班主任工作的职责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因此,学校体育并非只是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的工作, 班主任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半边天”。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历来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内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贯彻执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精神、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是关系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增强中华民族体质的百年大计。学校体育又是我国体育的基础、是发掘、培养大批体育优秀人才的场所、是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必须大力加强,切实抓好。  相似文献   

14.
<正> 为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表彰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增强广大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现、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等方面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国家体委、国家教委决定授予下列100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1995年度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称号。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培养合格建设人才的今天,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求真务实地实现“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体育教育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转变陈旧观念,变单一的体质教育为“育体、育心、有德”合一的多元有人模式的教学改革行动,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领导和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一、以育人为核心,构建“三育合一…  相似文献   

16.
学校的体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具有鲜明、突出和特殊的教育性。它的主要功能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高尚的政治素养,树立德、智、体全面发展观点与终身健康意识,促进跨世纪“四有新人”的形成。体育教师是这种特殊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学行为规范”是教师为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中小学生体育教学的目的 目的,是我们预期达到的境地和想要得到的结果。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小学阶段落实在“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初中阶段落实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18.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向红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为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不仅担...  相似文献   

19.
早在20世纪初,毛泽东同志就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则无德智也。”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关心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把体育看作是关系亿万人民健康的大事,看作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育体的基础,它的发展有利于国民体质的增强、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所以我认为,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增进学生健康,是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之一,县政府责无旁贷。多年来,铜山县委、县政府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体育…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五年来工作的回顾自1983年西安工作会议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各部门和社会的支持下,我们围绕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一代新人,在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逐步开展了多方面的改革和试验,使学校体育卫生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暂行规定》。1983年以来,主要是抓检查验收。截止1987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3,785所中小学基本上达到了《暂行规定》的要求。——开展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1983年至1986年,我委会同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联合组织的学生体质调研,对加强学校体育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