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心理学思想的最早策源地之一,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宝藏异常丰富。但是,长期以来这份宝贵的遗产一直未受到充分的珍视与挖掘,以至人们常把心理学视为彻底的“舶来品”。这种“数典忘祖”的局面直至近几年才有所改观,其中,燕国材教授作出了重要贡献。1979年,燕国材教授率先发表了《关于“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载《上海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对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心理思想,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研究  相似文献   

2.
除去那些泥古不化,在学术上鼠目寸光并有严重偏见的人,都会承认中国是世界文化重要策源地之一.在中国丰富的文化宝库中,也蕴藏着光辉灿烂的心理学思想,只因为过去无人发掘整理,致瑰宝蒙尘,鲜为人知.在世界范围的心理学史著作中,中国竟然成为空白,这是中国人的奇耻大辱.近50年来,我国有少数心理学家开始注意中国心理学史的探索,也有零星的文章问世.但是系统地全面深入地研究还是八十年代开始的,个人专著如燕国材的四卷中国古代心理思想研究和在国家教委领导下以潘菽、高觉敷为首组织起来编写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中国心理学史》、《中国心理学史资料选编》和几本大型工具书,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心理学大词典》等.在集体建设中国心理学史工作中,杨鑫辉教授始终是主要骨干之一,以后又独自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析·主持人简介:郭本禹,心理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心理研究》编委。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他都有丰硕的建树。孔子关于教育心理学的思想,不仅有着突出的历史地位,而且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史专家墨菲说过:“……纪元前五百年中国的老子和孔子,在哲学和心理方面有着惊人的兴起。”(墨菲:《历史回顾》·《近代心理学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99页)。 本文拟就学习心理、个性心理、教师心理、德育心理诸方面,探析孔子的思想,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中国心理学无史,治史者往往言必称西方。其实,中国古代有关心理学思想的著述源远流长,遗产十分丰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心理学界有组织地开始了中国心理学史的系统研究。一九八三年八月,教育部委托我院承办了高校统编教材《中国心理学史》大纲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和资料五十余篇。同时,本刊编辑部也收到了这方面的稿件。现选刊七篇,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关于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情况,为第一部《中国心理学史》问世尽绵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钩玄提要纲举目张──评《中国心理学思想史》许其端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国家教委和心理学会的组织与支持下,开始了有组织的对中国心理学思想宝藏的全面挖掘工作,并相继出版了多部中国心理学史著作,从而填补了国际心理学史中国这一块的空白。综观这些...  相似文献   

7.
教育管理系的心理学史研究室成立于1985年;1987年又成立了儿童道德发展研究室。这两个研究室与心理学教研室实行人员“三通道制”。目前共有10人(二人退休返聘),其中教授2人(一人退休返聘)、副教授2人(一人退休返聘)、讲师2人、助教4人。李伯黍教授长于品德心理和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心理科学通讯》副主编,燕国材教授长于中国心理学史和学习心理研究,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钟为永副教授长于语文教学心理和语文教材教法研究。讲师岑国桢已从美学习归来,在品德心理研究方面颇有成绩。陈心银硕士现正在加拿大攻读教育心理博士学位。两个研究室承担了教育管理系全部心理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开设的课程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心  相似文献   

8.
简讯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近期又有4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原刊于《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9卷第1期上牛宏宝《先秦和古希腊思想家对认知进行设定的比较》(P30~39)和宋超《战国秦汉时期女娲形象的演变》分别被《中国哲学》(2004年第9期,P91~100)和《先秦、秦汉史》(2004年第3期,P34~39)全文转载。(2)原刊于《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9卷第3期的房日晰、房向莉《略论杨甲的诗》和贾三强《〈红楼梦〉写实层面结构新说》同时被《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10期P73~74,P114~119)全…  相似文献   

9.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伟大的教育家,而且是一位具有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的学者,是我国古代教育心理思想的鼻祖。从世界心理学史来考察,孔子的心理学思想(包括教育心理、普通心理、社会心理等),是世界心理学思想宝库中的一份珍品。但是,历来人们都只重视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其它学术思想的研究,而对他的心理学思想,至今还是一个有待人们以新眼光去探索的问题。曾有不少人认为,心理学完  相似文献   

10.
读了郑文先生的《杜甫爱国爱民与忠君思想是否必须分开》(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一文,感谢他对拙文《<杜甫研究>得失探》(载《学术月刊》1986年第1期)的关注,并将拙文视为“关于对杜甫的评论近来有一种新观点”(见郑文原文,以下凡引目该文,皆不注明)的代表。但是,对其驳难之词,却多有困惑且难以赞同。在此试约略析之 以作答谢并答辩之词。  相似文献   

11.
唐自杰教授新著、重庆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理论心理学问题探新——潘菽心理学思想研究》一书,是第一本系统研究我国心理学泰斗、曾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的潘菽教授的心理学思想的书,也是我国理论心理学少数力作之一。本书的出版,对我国心理学界有着重要的意义.1、系统整理和阐述潘菽心理学思想潘菽教授是中国心理学的一位重要的奠基者,是中国理论心理学的一位重要的开拓者,在心理学的学术研究,特别是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2.
<正>朱智贤教授在《关于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了思维结构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值得认真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刊工程和名栏建设评审的推动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在2004年里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依托海南师范大学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科,全力建设“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打栏目,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不仅发文数量增加,论文的学术前沿性也得到增强,受到学术界和期刊界的热情关注,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据有关检索机构统计,本栏目2004度的论文,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摘转或全文复印。其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J3(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转载近10篇,在被转载的全国140种期刊中排第5位,在高校学报中居于第1位。更有说明意义的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004文学评论》里,也收入了本栏目的论文2篇(本刊是唯一有论文入选的高校学报),其中一篇还曾由著名文学批评家李建军博士等人推介,登上“《文艺报》作品推介榜”,文章被2005年1月8日《文艺报》节选。下面是论文转载与入选情况: 1、李玲《<围城>的男性偏见》(《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2期摘转;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选《2004文学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全文收录。2、陈晓明《现代性之隐忧与多样性方案》(《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6期摘转;《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2期摘转。3、清峻(郝庆军)《昧于历史与过度诠释——近十年海外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倾向》(《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2005年1月8日《文艺报》节选,并列入“《文艺报》作品推介榜”;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选《2004文学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全文收录 4、洪子诚《读有关<暗示>的批评》(《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J3《中国现代、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全文复印。5、贺桂梅《“再解读”:文本分析和历史解构》(《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J1《文学理论》2004年第6期全文复印。6、杨剑龙《“宁愿和山岩般的命运相撞击”——读胡风<三十万言书>》(《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期),人大复印资料J3《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全文复印。  相似文献   

14.
《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载有《契丹小字解读再探》一文,为指称方便起见,本文简称为《再探》。与1978年第3期《考古学报》发表之《契丹小字解读新探》相比,  相似文献   

15.
新作介绍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作者管向群(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原载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10期转载。该文站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思想史的高度,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对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统计方法在《心理与教育统计》中运用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静 《现代企业教育》2008,(10):201-202
统计方法作为一种实证性研究,广泛运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为理论研究提供了验证的依据。通过对《心理学探新》、《统计教育》、《心理学报》相关论文在统计方法运用的综述,探讨各种统计方法的运用情况;并结合实际讨论统计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喜讯     
本刊以下七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俞发亮、叶悬冰《万物兴歇皆自然———中考作文阅卷的思考》(2003年第3期)转载于《中学语文教与学》2004年第3期。2.柯明府《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点”》(2004年第2期)转载于《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04年第11期。3.郭延礼《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2004年第3期)转载于《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4.曾垂超、陈奋《用简单方法做复杂事务———谈改进编辑工作数法》(2005年第3期)转载于《出版工作》2006年第1期,并获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优秀…  相似文献   

18.
本学报1984年第1期(总第3期)曾发表国内学者李灿《从倭人字砖论古代中国与日本的文化往来》一文,现译载日本学者星宫惠一此作,以飨同人。  相似文献   

19.
1991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发表孟万金的“儿童学习障碍的诱因与诊治”.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从关心下一代学习为突破口开始萌芽.1992年,《教育研究》发表孟万金的“教育心理学的新使命:提高新一代国民心理素质”;《心理学探新》发表孟万金的“传统国民心理初探——兼与西方比较”.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向培养国民心理素质高度提升.1996年,《高等教育研究》发表孟万金的“继承与超越:中国德育传统的现代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发表孟万金的“论言语能力及其语言教学改革”.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向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渗透.  相似文献   

20.
在《辽宁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层次表现质量互变规律吗?》(下文简称《规律》)一文中,我们提出了这样的看法,物质因其大小和质量不同而分为不同质的层次,不是量变到质变规律的表现。在《辽宁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丛大川同志的《物质结构层次与质量互变》(下文简称《商榷》)和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