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重要标杆,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突出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谐社会思想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教育等。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课堂教学环节、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叶卉  王培根 《文教资料》2006,(25):16-17
高校德育工作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生命线,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大学生德育建设指明了具体方向,是高校德育新的着力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加强大学生德育建设的迫切要求,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融合并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荣辱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为人们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需要,又是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价值偏差的需要。高校应当从课程教育、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相似文献   

4.
文章揭示了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指出了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分析了在消费主义影响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现实意义,并通过丰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内容、创新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方式和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德育评价体系等途径,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抵御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峻峰 《教育探索》2008,(9):116-117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把握好三个“注重”: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性。必须努力构筑好五个“平台”:舆论教育平台;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育平台;校园文化教育平台;长效保障平台。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指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并对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六个结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朱冬梅 《文教资料》2007,(28):171-173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重点论述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分析了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去,渗透到高校制度建设中去,渗透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中去,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融入到实践体验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9.
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本文阐述了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提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些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构建"间接渗透式"德育体系,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十分迫切、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改进教育方法,创新教育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由以“直接灌输式”为主体的教育方法转变为以“间接渗透式”为主体的教育方法,努力构建“间接渗透式”德育体系。为此要在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和道德奖惩机制建设上下功夫,真正把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1.
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组工干部思想和行为的基本要求。组工干部的工作特点,要求他们成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在具体实践中,组工干部要严格按照“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要求,树立组工干部公道正派新形象。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领路人,他们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荣辱观建设的效果.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指导方针,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文章在阐述高校教师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教师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朱德同志是人民军队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成员、新中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他又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继承者、传播者,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辉典范。研究朱德的高尚人格、学习朱德的高尚人格,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路径是多元的,在荣辱观教育的问题上要强调“先难后易”这一路径,以成年人教育为突破口,最后落脚在青少年教育上。而要在全社会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应在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并举,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社会公德法制化。  相似文献   

15.
弄清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道德状况,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地方高校道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途径之一。在对云南省红河学院800名大学生的道德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地方高校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是构筑党员干部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道德防线,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加强党员干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才能真正构建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  相似文献   

17.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本文着重从青少年日常道德行为引导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三方面途径的改进与创新来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从而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途径创新寻求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把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作为德育工作的第一要务。同时,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以培养出更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德育理念、德育模式、德育内容和德育途径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德育课要取得切实的教育效果,除了要进行理论学习外,还要回归文化、回归生活。岭南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和优良的传统,广东学子生活在岭南文化氛围中,高校德育教师如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岭南文化素材,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定能增强教学魅力,收到较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