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卓猷通 《考试周刊》2011,(91):76-76
数学课理论性强,比其他学科更容易让学生疲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能运用幽默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笑声中"悟其道,明其理",数学课堂就将变得生动、有趣、精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而时尚是生活的一个风向标,让数学课堂与生活同行,让数学课堂与时尚同行,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一、时尚可以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明确提出了"数学生活化"的目标,在我们一直围绕这个话题并将它带入我们数学课堂的时候,我一直在思索:怎样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之外也能主动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怎样让学生能自己主动去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怎样才能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拥有一双勤于观察的眼睛和一双善于发掘的双手?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小学生写的数学日记,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应用意识、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数学体验。笔者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从渗透数学思想,让数学课具有数学味;关注学生认知,让数学课具有人情味;回归学生生活,让数学课具有生活味;鼓励学生验证,让数学课具存挑战味;重视学生实践,让数学课具有体验味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让数学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也让数学教学更精彩!在热热闹闹的背后,学生是否扎实有效地掌握了知识呢?笔者就自己的一点实践,谈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性,希望能给大家以启示.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年级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主要活动是让学生剪莫比乌斯圈,通过其意想不到的结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好玩,从而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课、爱上数学。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却会使数学课失去本身的意味。教师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组织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勤于思考、乐于表达,让数学学习多一些"数学味",从而还数学课以"理性"之美。  相似文献   

8.
怎样的数学课才算一节好课,怎样的教学才能服从以上的原则,本人认为,能在上课的过程中时时让学生抱有很大的兴趣去学,不管个人的能力不同,学到的知识或多或少,就是一节很好的数学课。  相似文献   

9.
吴元军 《学周刊C版》2014,(11):131-131
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课堂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使用提问,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前的预习工作作为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充分做好课程的预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动地位,更好地参与进课堂中和老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也便于学生提出疑问从而在课堂学习中能有的放矢,提高听课效率.为了更好地开展数学课前预习,我们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研究在课前预习工作中采用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能在学习课程过程中增强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及克服困难的能力,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笔者就在数学课前预习中采用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陈成杨 《成才之路》2012,(13):39-39
正作为一线教师,天天要备课、上课、批改与辅导。如果没备好课,上课就没有胸有成竹的感觉,当堂课也就不会是一种享受,教师的幸福指数也就会受影响。因此"如何备好一堂数学课"成为我们探讨的话题。数学备课"四部曲"会让我们的数学课真正的名叫"数学"。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占主导地位,而学生在学习期间作为观众,看教师在讲台上"表演",这样的教学方式趣味性不高,也不能让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影响了数学课程的开展效果。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对数学课养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也能让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培养,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打造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五让”新型数学课堂,不仅能满足培养学生各种数学能力的需求,还能达到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目的,学生通过“让说、让思、让做、让议、让练”的教学过程,获得更大的收获,享受更多的快乐,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文章中研究者结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的教学,与大家分享从“五让”新型教学模式中细化出来的具体教学过程,以期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讨论式教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符合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求.能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得到长足发展,增强数学课的教学实效性,我们在数学课教学中开展了“问题解决”讨论式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永芳 《湖南教育》2009,(12):29-29
以前我总羡慕语文老师,语文课多有意思啊,有情节曲折的小说,有精彩的童话,有包含深刻哲理的寓言,老师可以给学生讲故事,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情景剧,而数学课讲的都是一些枯燥的数字、公式.如果能把数学课也上得兴趣盎然,让学生也体验数学课堂的情趣,那该多好.经过几年的摸索,笔者找到了数学课也能让学生着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改理念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求知,让数学课“兴趣化”;生生互动,交流合作,让数学课“实践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数学课“思维化”;运用生活,学习数学,让数学课“生活化”;学习数学,渗透思想,让数学课“情感化”  相似文献   

17.
数学日记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他们对数学课内容的理解、评价、数学课上有趣的事情、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以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一、数学日记,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及时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相似文献   

18.
打造基于学本位的"五让"数学课堂,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各种数学能力的需要,也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需要,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能学、乐学、会学、善学",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徐友新 《辽宁教育》2005,(11):38-39
用“热闹”二字来形容当前的某些数学课堂教学是不为过的。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某些数学课,数学的“味儿”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何谓数学课的“味儿”?如何在保持现有课堂特色的同时增加数学课的数学味儿?不妨借用饮食烹调中的概念来作一比喻。一、数学课的五“味”之首——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的五味之首,当然非“思考”莫属。一节缺少思考量的数学课,一节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让学生喜欢,让学生期盼,让学生激动,让学生振奋,让学生逻辑,让学生聪明,让学生发现,让学生创新,让学生思维,让学生收获,是每位数学教师的毕生追求.而这一切都源于要上好每一节数学课。而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很多很多数学教师却发出了“现在的数学课怎样上才对,才好,真的不知道这数学课该怎么上了”的感叹.“怎样的数学课才算好课”和“怎样才能上好数学课”已成为影响当前数学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进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