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冰心小诗《繁星》《春水》把对创作的刹那感兴升华为一种诗化的诗论。"写不出来的是绝对的美",只有融入自然,在自然中"钓诗",用"真"驾驭语言文字,自然而然地表达情感,才可能接近美。冰心认为,每一个创作主体应该用爱与同情"安慰雨声里痛苦的征人",建构广博的人类情怀。虽然冰心诗化的诗论可能没有纯理论的深刻,但它独有的女性情愫,使读者体味细腻和亲近,在感性中获得诗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两位作家都是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文学代表,因此两篇文章的主人公也有颇多相似之处。本文意图通过比较两位人物形象及分析其塑造手法来探索人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作家写作手法的异同,从而帮助读者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感悟作家独特的创作构思。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在经典戏剧作品《凯撒大帝》中,充分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传统和思想,通过对凯撒、凯歇斯等人物的塑造,向读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古罗马精神。该剧取材于古罗马历史讲述了以勃鲁托斯为首的叛党如何谋划、实施刺杀凯撒大帝的历史事件,是一部充满政治和哲学色彩的悲剧。本文将对戏剧中的英雄人物裘利斯·凯撒的人物性格和历史意义进行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4.
《白衣女人》不仅堪称是侦探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也是感动人心的爱情小说。书中的多位人物让读者久久不能忘怀,尤其是几位女性人物。对于女性人物的解读不仅反映了19世纪英国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活困境,也揭示了这些女性悲剧命运产生的自身原因以及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5.
约翰·弥尔顿是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思想家,其代表作《失乐园》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他在《失乐园》中刻画的亚当和夏娃的形象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意识,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马洛创作的浮士德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英雄。对其悲剧的理解应当置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语境之中。浮士德的悲剧在于其追求理想和世俗生活中的罪恶性与这一时期的秩序观,基督教新教信仰和人文主义世俗理想的冲突以及其自身理性和欲望的对立冲突。  相似文献   

7.
英国 1 9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中有两个重要人物 :夏泼和爱米丽亚。通过对夏泼与爱米丽亚性格及遭遇的比较 ,可以看出小说家针对女性和男性的不同道德要求 ,参考小说家所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作家从女性主义视角揭示了夏泼这个遭贬抑的形象和爱米丽亚这个受赞赏的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性别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经典作品。《简.爱》在我国的广为流传与翻译家的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比较《简.爱》的两个中文译本,从中揭示男性译者和女性译者对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解读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方方的近作《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是一个充满女性意识的中篇。它以女性的立场表现了普通女性的生存境遇和内心世界,表明她们的心中同样有对理想的坚守,对庸常的拒斥。在小说的女主人公身上甚至可以感受到一种悲剧美,同时小说中包含着女性对爱情人生的沉思。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免费版的问卷星平台管理中小学培训项目,在培训前获取需求信息,培训中报名、签到,培训后自动分析、统计数据。问卷星能够使项目培训变得智能、环保、人性化,同时节约了资源、时间和人力,从而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根据Arhangel'skill的相对化思想对迭代的星覆盖性质给予了相对化,研究了迭代的相对星覆盖性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 琼森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与威廉· 莎士比亚生活在同一时代. 其代表作《狐狸》( Volpone )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讽刺喜剧. 剧中人物为了满足自己对于金钱的欲望,想尽一切办法实施骗术,他们的"诓骗与被骗"在作者的笔下显得活灵活现. 本文试对《狐狸》中具有典型色彩的角色,从狂欢化的角度进行形象分析,剖析他们的内心并解读其古怪行为背后狂欢式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3.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通过宴会参与者对爱神不同的颂词,展示了关于爱的众多观点.爱能让人勇敢不畏牺牲,爱是美好品德之间的相互吸引,爱维持了大自然的和谐状态,爱是对属己之物的爱,爱也是对美的爱.柏拉图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否定与整合,借助苏格拉底的叙述,最终为人们描述了爱的本质与功用.  相似文献   

14.
李颀是唐代颇有创作特色和贡献的著名诗人,在其送别诗、边塞诗和音乐诗中,多将人物作为自己反映和表现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把刻画、表现人物作为诗歌创作的重点与核心,着力于再现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并充分展示与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以极其简约的词语来概括描述人物、事物及诗、乐、文章的特点、风格,是先秦以来的传统,至汉末魏晋时,在人物品评中盛行。受其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书画批评都采用了此法。在文学批评中,主要是对作家、作品和某个时代文学的风格特征以及某种文体的主要特点进行概括描述;而在书画批评中,则仅限于对书画家及其作品的概括描述。“概括描述”批评法是一种印象式批评,它言简意赅,生动传神,能引发读者的美感联想,但也具有概括难以全面、读者难以确切把握其内涵等缺陷。魏晋南北朝以后,这种批评方法在文艺批评中运用非常广泛,直至于今。  相似文献   

16.
如<伤逝>和<无字>等,文本所映射的两性之爱这一问题,虽前人已有论述,而笔者侧重于审视其中女性对男性精神层面的依附.这种依附,表现为女性在守望爱的时候,认识到男性在双性和谐构建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她们渴望男性同盟者的参与、支持.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市光肩星天牛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本试验首次获得了光肩星天牛在哈尔滨的生活习性,并且利用4种不同药剂对13年生的糖槭进行注药防治光肩星天牛,结果显示,这四种药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40%氧化乐果乳油原液效果最好,20d之后的防治效果可达86.32%,持效期可达30d左右。  相似文献   

18.
风景在乔治·爱略特的小说中表现尤为突出,批评家大多从荷兰风俗画、罗斯金的绘画观以及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爱略特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创作和以“同情”为核心的人文主义关怀,但是忽略了风景中的“英国性”编码,爱略特对英国风景的描写具有田园色彩,兼具秀丽美的特征,而对欧洲或异国的风景描写则显得“高冷”,甚至还有贬义,同时小说中对法国的不断指涉也不可忽视。爱略特在早期作品中通过风景建构了一种保守、渐变的“英国性”,这也是抒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尝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欧阳修曾在景祐三年(1036)和庆历五年(1045)两次被贬,贬谪地分别是峡州夷陵和滁州。在知滁期间的庆历六年(1046)为梅尧臣诗集所作的《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诗“穷而后工”的诗学观,是对梅尧臣诗歌创作的准确总结。结合欧阳修夷陵之贬和滁州之贬不同的政治境遇、个人心境,对比分析两个时期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可说是对诗“穷而后工”的诗学观的印证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之一。在小说中,麦卡勒斯延续了她一贯的孤独主题,通过三个主人公之间爱与被爱的情感纠葛,向我们传达出一种绝望的孤独和爱的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