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必须以问题教学为基本形式,通过对问题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探究问题过程的创造性。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前提。因此,政治课教学应力求让学生在识知活动中处于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并不断提出问题,并想尽办法解决问题,这就是人们经常谈的“问题意识”。“问题式教学”就是在这种问题意识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识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调节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一、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内涵所谓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指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由此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意识的含义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所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产生问题意识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求教师自己能够理解什么是“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产生的一些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笔者就如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5.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部哲学史就是一部不断提出问题、反思问题、论辩问题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中,不能将许多结论当作定论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将其视作发展着的学说,辨证地介绍给学生,并鼓励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促进其创造性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哲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素质的核心.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问题意识就是主体对数学问题的一种自学和感悟,伴随着怀疑、困惑、思考、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产生积极思维并解决问题.本文从学生主体角度,对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开始,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在“两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质疑、困惑、焦虑,和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为了更客观、更准确地了解学生们在当前“两课”教学中问题意识的情况,笔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一、当前“两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状况的调查1.在“两课”教学中,问题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对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相关概念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猜测、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品质.从教学上来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当学生感到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时,其主动性思维才真正激发和启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敢问、爱问、会问.  相似文献   

10.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讨的心理状态.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心理状态,他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就可能敏于生疑,敢于存疑.勇于质疑,从而使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如何才能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培养呢?下面,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对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相关概念做了讨论.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2.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的难以解决、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由此可见,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意识重返教学课堂,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潜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讨的心理状态.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心理状态,他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就可能敏于生疑,敢于存疑.勇于质疑,从而使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如何才能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培养呢?下面,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有意识发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如果教学中教师没有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势必影响着教学效果的最优发挥.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也足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特点之一。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了这种心理状态,就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高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根据语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学生通过总结去发现、明晰、进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在当前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不敢或不愿提问题,不能或不善于提问题。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创设良好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  相似文献   

17.
数学探究性教学中应树立几种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探究性教学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化,即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二是教学过程的探索化,即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解决问题的依据材料,由学生独立地探究发现知识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树立几种意识.1创设问题载体,树立情境意识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伴奏者,而学生则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挖掘教材精髓,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问题情境与学生心理情境的共…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育价值及若干策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问题意识”是个体对事物的一种探究、怀疑、猜测的心理状态,培养“问题意识”的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有利于数学的建构性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的策略有:采用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数学思考空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元认知作用,提倡反思性的数学学习;重视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意识"是个体对事物的一种探究、怀疑、猜测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的策略主要有: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良好习惯;重视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等.  相似文献   

20.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推动着人们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潜能.为此,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