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语义角度考察一M+VP结构的语义特征,受[一+M]修饰的VP,其作用在于表达说话人对事物的评价;同时也考察了"一 M+VP"与"VP+一M"结构的不同;最后阐述了受[一+M]修饰的中心语VP的类型.  相似文献   

2.
《湘南学院学报》2018,(1):77-82
现代汉语语境中,存在着"VP1+不+VP2"和"VP2+不+VP1"的表意形式,如"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一类。该格式中,由于"VP1、VP2、不"这三构成要素前后顺序的不同,会形成选择、预设条件等不同的表意模式。这应该和"不"的否定辖域及VP1、VP2的内部动宾关系有关。通过对比分析"VP1+不+VP2、VP2+不+VP1、不+VP1+VP2、不+VP2+VP1"四种格式,探讨其语义差异。  相似文献   

3.
陆俭明教授对"NP 的 VP"结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是一种名词性的"的"字结构.文章分析了"NP 的 VP"结构的中心词,肯定了"NP 的 VP"结构是偏正短语,并重点从表达功能角度解释了"NP 的 VP"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现代汉语动词"有"的词义发展和例释粤方言"有+VP"结构中时态助词的用法,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通过语言接触和语法化过程,提出现代汉语"有+VP"结构的出现表明了体标记"有"存在的可能性,并分析现代汉语"有+VP"结构出现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5.
刘丽春 《文教资料》2008,(28):36-38
"有没有VP"是普通话中较为新兴的句法格式.关于其出现原因、性质、结构特征、语叉、语用特点等已多有研究.本文从其出现、演变过程、存在的主要类型及使用条件入手,对此神句式做简要分析.并探讨其在普通话中的兴起对"有VP"格式进入普通话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语言学界对"NP 的 VP"结构的认识和争论,从"NP 的 VP"结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和研究的未来走向,对"NP 的 VP"结构研究的进程作了简评。  相似文献   

7.
“是时候+VP”是近年来出现并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兴结构,结构中的“是时候”一般整体使用,可以受到状语和情态动词的修饰。VP可以是具有祈使意味的趋向动词、心理动词、能愿动词和使令动词等,自主动词都可以进入“是时候+VP”结构,非自主动词只有一部分可以进入。“是时候+VP”与“VP+是时候”都可以对未发生的事情表示肯定或否定,但是“VP+是时候”可以肯定已经发生的事情,可以受情感类情态副词修饰,句中常使用停顿。  相似文献   

8.
皖北方言的"很+VP","VP"的范围远比普通话要大,动作动词可以自由地受"很"修饰。导致差异的主因在于皖北方言"很+VP"中的"很"有不同来源,修饰动作动词的"很"源于元代虚化的"狠",与普通话用法相同的"很"是明清以来程度副词"很"的历史延续。历时考察表明,"很"与"狠"的分工基本形成,但是原始意义的"滞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现代汉语"很+VP"中程度副词"很"的认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语义角度考察一M+VP结构的语义特征,受[一+M]修饰的VP,其作用在于表达说话人对事物的评价;同时也考察了“一M+VP”与“VP+一M”结构的不同;最后阐述了受[一+M]修饰的中心语VP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
"V也VP"产生于五代,在五代、宋代时与"V亦VP"并用,在元代基本完成对"V亦VP"的替换.随着"连"字句和"V也VP"的发展成熟,从明代开始出现"连V也VP".从五代到北宋, "V也VP"的肯定形式比否定形式多一些;从南宋一直到现代,否定形式基本上占优势.  相似文献   

11.
"有+VP"句式中的"有"能不能理解为"完成",至少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动词本身的语法语义性质,二是"有+VP"所处的语境."有"所表现出来的"完成"义只是上述两种因素相遇合时产生的言语意义,它本身固有的语义是肯定动作的发生或状态的存在,[+静态]是"有+VP"句式的语义特征.通过与普通话"了1"的比较可知,"了1"是一种过程性成分,而"有"则是一种非过程性成分."有+VP"句式的语用价值是强调、聚焦和完句功能.  相似文献   

12.
“很+VP”结构是研究比较早的课题,“很+V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VP的结构上,但对于“很+VP”这种结构的成因以及与主语的搭配还存在一定的探讨空间。本文将从“有界”和“无界”理论着手,对“很+VP”结构进行考察,旨在从不同角度对“很+VP”结构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3.
如东话"果VP"句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泰方言如东话的“果VP”是一种特殊的句式。由于焦点的不同 ,“果VP”的句法结构和语用功能就有所不同。当“果VP”存在疑问焦点时 ,若疑问焦点是成分焦点“VP” ,则基式“果VP”和变式“(果 )VP啊”在语用功能上接近于反复问句 ;若疑问焦点是命题焦点 ,则变式“(果 )VP嗒”、“果就VP啊”、“果还曾VP啊”、“不VP啊”接近于是非问句。当“果VP”不存在疑问焦点时 ,变式“(果 )VP啊”、“(果 )VP嗒”、“果不VP啊”在语用功能上接近于反问句 ,变式“就VP啊”、“还曾VP啊”则接近于感叹句  相似文献   

14.
"同时"和"先后"是表示时间轴上两个事件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先后"关系根据事件发生的间隔长度,又可分为瞬时和非瞬时。本文从时点和时段的选择方面考察朝鲜语"VP1∫a(ma∫a)VP2"和汉语"一VP1就VP2"在瞬间用法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一篇文章为引子,回顾并评价了语言学界对"NP 的 VP"结构(是指"这本书的出版"、"春天的到来"、"她的走"和"长城的伟大"、"柠檬的酸"这样一类结构)的认识.并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形式语法学理论中的"中心词理论"指出"NP 的 VP"其实是一种正偏结构.然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NP 的 VP"这一结构.  相似文献   

16.
0.引言 "V个VP"结构中的"个"历来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前人和时贤对此已有诸多论述,主要观点有三:赵元任(1979)、朱德熙(1984)、邵敬敏(1984)认为是量词;丁声树(1961)、游汝杰(1983)、宋玉柱(1993)、石毓智、李讷(1998)认为是助词;王绍新(1989)、祝克懿(2000)、张谊生(2003)认为一部分是量词,一部分是助词.在此,我们不是要为"个"的词性作一个定论,而是要考察"V个VP"结构在真实文本中的分布类型及"VP"的构成,以期推进对"V个VP"结构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V 个 VP"格式非常具有独特性,在形式上它与"V 个 NP"相似,但在语义上却与带"得"的述补结构更接近。对于它的结构关系,学者们一直在"述宾"与"述补"之间争论不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表达功能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V 个 VP"在表达上侧重叙述事件,这与"V 个 NP"相似,而与带"得"的述补结构侧重描写结果状态的功能明显不同。因此,我们认为从表达功能的角度看把"V 个 VP"看作非典型性述宾结构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小心VP”祈使句的表义类型及相应的结构特点,认为“小心VP”是个多义格式,它可以表达两种主要的语义类型:“提醒”和“警告”,并分析了进入“小心VP”祈使句VP的语义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小心VP”取什么语义类型取决于“小心VP”祈使句的外部分布及VP的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全面分析句式“NP+VP+AP”(NP为名词或名词短语,VP为动词或动词短语,AP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中“VP”的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20.
引言"整栋大楼漆黑一团,只有张老师的房间还亮着灯"可以表示为"N1VP1,只有N2VP2",我们称之为"句式Ⅰ"。其中,N1与N2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且N1的数量等级远大于N2;VP1与VP2在语义上相反或相对。"除了张老师的房间还亮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