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年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具体教材我总结了课文的构段规律,并借助电教手段指导中年级学生寻找这些规律,掌握几种基本的构段形式,进行写段训练,有效地加快了作文速度,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一、先总后分的构段式。这种段落是按句子与句子之间在意义上的向心作用构成,几个句子都是围绕第一句这个中心展开的。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五自然段就是这种形式。我便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一套组合活动图片。先出现总图“鸟的天下”(远景),使学生有完整的概念。再依次出现“特写镜头”:鸟,鸟蛋,鸟粪……让学生看清“鸟的天下”是由哪些事物构成的。最后又在分图的上方映出总图。这样,上有总图,下有分图,在学生的视觉上就形象地  相似文献   

2.
读写结合训练学生构段能力○龚仁彬(武宁县新宁二小)按照九义小语教材三年级说写训练序列的安排,段的训练应是说写训练的重点。我在接触第五册教材时,分析了教材中的段落结构形式,发现构段方式大致有下列五种形式:(1)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2)承接式...  相似文献   

3.
三年级段的读写结合训练○毛振芬(东乡县孝冈一小)在三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学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段的组合规律,真正读懂一段话。然后及时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进行写的训练,使读和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读...  相似文献   

4.
《富饶的西沙群岛》以“富饶”为重点,层次分明地写出了西沙群岛各类物产的特点,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给学生进行“连句成段”的训练提供了范例。一、抓中心句——领会段落之间的联系这篇课文以“总分总”的形式构篇。首段“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是课文的中心句,起统领全文的作用。因此,教学时首先要引导  相似文献   

5.
读到“典型”处,仿照写。一篇课文有很多段,但不是每一段都适合借以进行“写”的训练,这需要我们精心选择,选出那些构段方式有典型性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段,第一句总起,讲的是鱼成群结队,第二句讲鱼的样子,每三句讲鱼多得数不清,第四句讲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通过分析,学生理解了这四句话的逻辑关系及连接顺序。分析此段话后,我要学生以“今天出奇的热”开头写一段话。学生较好掌握了“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姜菇 《云南教育》2000,(11):34-35
《参观刘家峡水电站》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注意段与段的联系”。《读写例话》中明确指出,在讲读这篇课文时,一是从“内容上”,一是从“形式上”引导学生认识“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为落实这一阅读重点,课后“思考·练习”安排了三个层次的训练:1.按照参观的顺序填空。(通过填空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形式上”的联系。)2.刘家峡水电站是怎样利用奔腾的黄河水来发电的?(通过讨论,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内容上”的联系。)3.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主要讲了什么,各段之间是怎样联系的。…  相似文献   

7.
师:(板书陶渊明《桃花源诗》中的几个诗句:“相命肆(从事)农耕”“桑竹垂(落下)余荫”“鸡犬互鸣吠(鸡犬相闻)”)这样的图景,我们在过去读过的哪一篇课文里曾见到过?生(齐答):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教师率领学生一齐背诵“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一段)师:这写的是陶渊明的理想社会,是一幅很好的风习画。现在大家可以猜到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了吧?生(齐答):《五柳先生传》。(教师板书课题并范背全文;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并下位巡视,回答了个别学生的提问。)师:这篇课文要分两段练习背诵:第一段是传的正文;…  相似文献   

8.
读到“典型”处,仿照写。一篇课文有很多段,但不是每一段都适合借以进行“写”的训练,这需要我们精心选择,选出那些构段方式有典型性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段,第一句总起,讲的是鱼成群结队,第二句讲鱼的样子,每三句讲鱼多得数不清,第四句讲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通过分析,学生理解了这四句话的逻辑关系及连接顺序。分析此段话后,我要学生以“今天出奇的热”开头写一段话。学生较好掌握了“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   读到“空白”处,补充写。入选教材的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  相似文献   

9.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教学时要凭借语言文字,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认识事物,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并领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中可做以下设计:一、揭示课题1.板书并齐读课题。设问: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指名接读全文,检查字音。2.提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弄清层次。)3.这篇课文应该怎样分段?每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二自然段为一段;第三、四自然段为一段;第五、六、七自然段为一段;第八、九自然段为一段。)4.说说课文中还有哪些…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仿写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 全仿,这种方法是从整体上模仿课文作文的方式。如写《我爱故乡的山水》,可全面模仿《桂林山水》一文的写法:以“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成篇;按一定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詹天佑》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通过自读课文和查阅相关资料,你读懂了什么?有没有疑难?(学生纷纷举手,谈论自己自读的收获)生:我知道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生:这篇课文主要讲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生:课文具体讲述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包括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等三方面内容。师:知道得真多。那有没有疑难问题?生:我觉得这篇文章的第二、第三自然段是多余的,应删去。因为这两段没有写詹天佑,就是没围绕主题写。师:请大家读一读、…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训练的角度看,五年制三年级的训练重点是读段写段。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重点段式,分析其构段特点,指导学生从中体会写法,找出规律,学习写段,下面介绍几种从读中学写段的具体方法。一、按总分关系写段。《放风筝》第六段开头一句写“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下面分别介绍了“小蜜蜂”、“大金鱼”和“小卫星”,先总后分,是典型的总分段式,学了这课之后,教师可给学生定一个中心句,让学生围绕它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对结构复杂的文章,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结构时,可采取化繁为简先抓主干的做法,即先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什么,然后再分析其他内容,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及写这些内容有什么好处。这样,重点突出,结构也一目了然,学生明白了这样写的好处,也可学着这样写,学生的思路也就更开阔了。如教《白杨礼赞》时,可先让学生找出直接描写、赞美白杨树的段落,这是文章的重点,即第1段下笔入题;第3段开始写白杨树;第5段描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的外形特征及性格;第6段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把思绪引入高处;第7、8段点…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下面以《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为例谈谈我的做法。培养概括、想象与联想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流程是从具体到概括,再从概括到具体两个过程不断反复的辩证统一。根据这一规律和教学内容有序地进行训练主要体现在初读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而在段的训练中要注意有坡度、有顺序地进行。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三自然段时,要求学生思考:这段有几句话?每句各写了什么事物?以…  相似文献   

15.
小语第八册读写训练重点提要(六)———详写和略写○龙宅俊(省教委教研室)“详写和略写”是本册第三个侧重指导写的训练重点,安排在第七组教材中。〔训练目标〕1引导学生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让学生从实际上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中年级以“读段”、“写段”作为训练重点,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读写结合和作文起步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如何在这一关键环节中训练学生的写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此作了初步的探讨。本文试从下面三点谈谈粗浅的体会。一、读懂典范段落,认识构段方式小学语文课文中,段的结构形式不尽相同,句子间的联系也是关系各异。因此,在读段教学中,除了要完成理解词句、了解句子与句子间的联系、归纳自然段段意等诸方面的训练任务外,很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17.
一、初读初读的任务是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学习生字新词。让学生一接触课文就认认真真地读书,很快地感知文章内容,这是培养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的起码要求。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主要方法有:①抓住课题的重点词语,捕捉课文内容。如《飞夺沪定桥》要抓住“飞夺”一词;例、站)要抓住“小”;《捞铁牛》要抓住“捞”来体会课文的内容。②从课后思考题体会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把阅读课后思考题做为阅读的一个内容来研究体会。③抓课文的重点。如抓住文章的重点段、总起段、中心句等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④归纳段意,研究课文的…  相似文献   

18.
中年级以“读段”、“写段”作为训练重点,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读写结合和作文起步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如何在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写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此作了初步探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试从下面三点谈谈粗浅的体会。一、读懂典范段落认识构段方式小学语文课文中,段的结构形式不尽相同,句子间的联系也是关系各异。因此,在“读段”教学中,除  相似文献   

19.
在阅读教学中将写段训练挤进课堂具有以下现实意义:其一,强化语言运用,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机遇,改变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其二,强化综合训练,促进学生读写思有机结合,淡化课堂上意义不大的单项性训练。1.概括。概括性练习是语言表达训练的重要形式。学了一篇(段)课文,能概括出它的主要内容,不仅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而且能促进学生立意、构思作文等能力的提高。学生练习概括需要老师教给方法。例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从课题入手,也可从重点段入手,有些记叙文可以从“六要素”入手,也可以从人物的互相…  相似文献   

20.
一、示范引导,举一反三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写水和写山两个段落在写法上是相似的。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写水部分的内容之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首先抓住写水的特点的词(静、清、绿),再看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出了这些特点及为什么这样写,然后再体会作者怎样用波涛汹涌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最后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去自学写山的部分。二、借机渗透、适时点拨如初读了《猫》这篇课文之后,依据课文第一段的构段特点,我启发学生选用了围绕总起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在汇报讨论时,有的学生把写猫“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