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选“三好学生”是中国学校的传统项目。人们总是教导孩子:在学校里要做个好学生,最好能评个“三好”。三好学生几乎成了优秀学生的代名词,三好的概念已深深植根于几代人的心中。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创新,也该给沿用了几十年的三好评选加点新意了。“三好学生”新概念的推出,是德育工作创新的成功尝试。我区推行的“三好学生”新概念的评选标准是: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在学校做个好学生评“三好”的目的不单是选拔出优秀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所有的孩子都从中受到教育:怎样做才能当个好学生。开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学校在“三好学生”的评选上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尝试,并赋予“三好学生”全新的含义和评价标准,如“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等。其中,“好孩子”的具体标准是“勤俭+孝敬”,“好学生”的标准是“合格十特长”,“好公民”的标准是“公德+责任”。然而,笔者以为,“三好学生”评选的形式虽然改变了,但评价方式依然没有回归到学生评价的本真价值上来。  相似文献   

3.
“新概念三好学牛”亮相王文隆长沙市59所中小学的568名同学昨天被评选为该区第一批“新概念三好学生”。据悉,这种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创。“新三好”倡导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社区的“多元评价”,“在校做个好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勤俭自强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诚实守信道德规范的好公民”。——2003年6月1日《三湘都市报》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学年即将结束,学校又开始了“三好学生”的评比活动。今年的“三好”怎么评呢?很多学校都采取了新办法。武汉市的部分学校今年开始推行新的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考核标准,以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的“新三好”考核标准取代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旧三好”考核标准。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5.
滕朝阳 《教育》2006,(10):31-31
鉴于传统“三好学生”评价标准业已暴露的弊端,而学生评价标准又“兹事体大”,一些地方正积极寻找更合理、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替代物。比如,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就创造性地提出“新三好”学生评价标准:“做家庭的好孩子、做学校的好学生、做社会的好公民”。类似“新三好”标准,此前也见到过,表述上有细微差异,但大体都指向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这三个方面。此种情形,倘说已就“新三好”标准形成共识,似言过其实,但或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也未可知。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长沙市团市委、市教委、市少工委倡导的“迈向新世纪,争戴三好章”素质教育活动,于 10月 13日开始在全市少先队员中展开。   “三好”是指少先队员在家做好孩子,在学校做好学生,在社区做好市民,“三好章”相应为好孩子章、好学生章、好市民章。“好孩子章”要求评选对象能自理、懂自护、会家务、知孝敬;“好学生章”要求有理想信念、集体意识、健康体质等;“好市民章”要求爱家乡、知礼仪、讲公德、懂环保。和传统的“三好学生”评选相比,“三好章”变单一注重技能训练转为注重意志训练与技能训练并重,变单一注重知识素质…  相似文献   

7.
王惠球 《河南教育》2005,(11):18-19
所谓“新三好”,即学生在校做“合格+特长”的好学生;在家做“勤俭+孝敬”的好孩子;在社会做“公德+责任”的好公民。“新三好”不同于老三好,两者的区别在于:“新三好”面向全体学生,数量上没有严格的指标限制,人人都可能经过努力达到评价标准,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积极性;老三好主要面向少数尖子学生,有严格的指标限制,对中、  相似文献   

8.
“三好学生”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光荣的称号,它既是一种荣誉,也是对学生追求上进的一种肯定。“三好”即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长期以来,在评定“三好学生”的过程中,很多学校把“学习好”当成主要标准,一切分数说了算。评选出来的“三好学生”没有代表性,社会上对“三好学生”的评定标准也出现了诸多争议。近年来,景泰县草窝滩学区推行家校联谊活动和“新三好”评选办法,对新时期学生评价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近日,老河口市教育局隆重举行“争当新三好学生动员大会”,号召全市中小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该市教育局制定的“新三好学生”,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以好公民、好学生、好子女作为评价的一级指标,各包括4个二级考核标准。“好公民”包括爱国守法、  相似文献   

10.
李艳 《湖南教育》2003,(22):20-20
2003年初,雨花区教育局从教育评价机制改革入手,推出了以“新概念”评价三好学生(以下简称“新三好”)的评价体系,打破了传统的“三好学生”评价模式,首次将“三好学生”的评价体系建立在“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网络的基础上,确立了“在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区做好公民”新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中,自觉主动的接受教育。在这项教改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教师必须成为连接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纽带“新三好”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而教师则成为连接学校与…  相似文献   

11.
《教育导刊》2005,(8):15-15
武汉市中小学三好学生有了新标准。“新三好”与传统的德、智、体“老三好”不同,更强调其个体发展和社会性,要求学生做社会的“好公民”、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子女”。“新三好”标准将从今年春季起在武汉市的部分中小学进行试点。  相似文献   

12.
鉴于传统“三好学生”评价标准业已暴露的弊端,而学生评价标准又“兹事体大”,一些地方正积极寻找更合理、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替代物。比如,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就创造性地提出“新三好”学生评价标准:“做家庭的好孩子、做学校的好学生、做社会的好公民”。类似“新三好”标准,此前也见  相似文献   

13.
信息平台     
本月聚焦:“三好学生”制度应不应废?事件:不久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发出倡议,废除在学生还没有成熟时就将他们分为三六九等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材,任何学生的进步都应该受到鼓励。顾明远说,实行了20多年的这种评选制度暴露了很多弊端。评选“三好学生”和教育方针是相违背的,教育方针是要每个学生都变为“三好学生”,而不是少数人;同时,少数人评上“三好学生”使大多数人的心理受到了伤害;许多学校在实际操作中,“三好”学生标准却变成了“一好”,即学习成绩好;一些学生评上了“三好”,就有择校的权利,这对于…  相似文献   

14.
当“新三好”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之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德育处处长孙学策发出了冷静的声音。他在接受本刊记者争访时,一针见血地说:“‘新三好’与‘老三好’并无本质区别,对三好学生的评选,需要建立起一个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孙学策认为,原来以德、智、体为评选标准的“老三好”是从学生自身成  相似文献   

15.
时文选萃     
"三好"评选早该变革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近日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三好"标准,一直是人们心目中优  相似文献   

16.
江忠东 《云南教育》2009,(13):35-35
1953年毛泽东提出把“三好”作为青年团工作的方向,要求青年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1982年5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公布《关于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规定“三好学生”的标准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至今,绝大多数学校仍采用这个评选标准。  相似文献   

17.
《南昌教育》2005,(5):31-32
毕业临近,“三好学生”评比又提上日程。因为只有10%左右的学生可以入选,升学时可以享受加分,这给学生造成了分等级的压力。为此,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师大顾明远教授曾数次在全国性的教育论坛上呼吁,废除“三好学生”的评选。武汉最近开始试行“新三好”标准,上海一些区县和中小学也开始创新“三好”的评选,打破传统名额限制,让更多“阳光少年”享受到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8.
<正>评选三好学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出现了"唯分数"、只重学校表现等倾向。这显然违背了培养社会公民的本意。美琪学校近年来实施了"新三好学生"评价,倡导在校做好学生,在家庭做好孩子,在社区做好市民。一、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为了让"新三好学生"评选真正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学校通过座谈会、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渠道,听取广大家长、学  相似文献   

19.
李克杰 《师道》2003,(8):29-29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六一”前夕,长沙市雨花区59所中小学的568名同学被评选为该区第一批“新概念三好学生”。该报道说,这种做法在湖南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创。何谓“新概念三好学生”?依照该区教育局《“新概念”评价三好学生方案》规定,“新三好”摒弃了以往老师说了算的一元评价,改为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社区的“多元评价”,倡导“在校做个好学生——主动学习全  相似文献   

20.
微博短评     
正●武汉市以好公民、好学生、好子女的"新三好"取代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旧三好"考核标准,有着特别积极的意义。我们对于好公民的期待不需争辩。一名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好孩子,一个好学生,才有望成为一名好公民。学校虽然不同于社会,但学校完全应该为学生做好"知情意行"方面的思想品德铺垫。(《西安晚报》)●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认为,目前,情商教育成为中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