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自己的兴趣、工作机会、职业生涯发展的潜力、自己的学(术)科能力、考虑分数落点、父母和家人的影响。大学生选择专业的影响因素存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一定的城乡差异,女生受父母和家人、师长、工作机会、职业生涯发展的潜力、考虑分数落点、自己的学(术)科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明显大于男生,城镇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比农村学生更多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影响,较少受到奖学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作文忌空泛     
有一篇《我爱我家》的作文是这样写的:我的家有五个成员:父母、弟妹和我。家庭是一个很小的社会集体。我和我的家人在这个社会集体中建立的深厚感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所以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时刻挂念我的家人。比如初中毕业后父母送我到离家很远的贵阳读书,刚来时还觉得这是件新鲜事;但是谁知道呢,离开了父母要独立生活,心理挺不是滋味,一想到和家人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第二册的内容,旨在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传统教育。本课的重点是学生在体会到父母的爱的基础上,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及长辈的爱,愿意为父母及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难点是一年级学生要将关心、体贴家人落到实处不易。教学时,可以从了解父母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如何去关心、体贴父母。  相似文献   

4.
曹翠兰 《班主任》2012,(2):41-41
为了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我在班上进行了主题习作教学。我采用的是激情导入,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到“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们都沉浸在幸福的家庭温暖中,纷纷说起自己的父母,有的谈到自己生病时父母精心的照料,有的回忆起过生日时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赞美日记     
去年秋天,金老师在讲授道德品质课的时候,请学生们讲讲关于父母和家庭的故事。可是,课堂上的气氛很沉闷,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谈论自己的父母和家人,有的甚至愁眉不展。  相似文献   

6.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一组以“关爱家人”为主题的文章。读着这一组课文,学生定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更能体会到关爱家人后那幸福的感觉。教学本组课文,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生一起去感受、体验,然后让学生剪贴一幅图画,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画面,表达亲情,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培养学生爱父母、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7.
孙悟空,原名“齐天大圣”,男,具体生日不详,今大约2000岁左右,祖籍东海敖来国花果山水帘洞。原土系妖仙,师从菩提老祖。后来,观世音不记前嫌,拯救猴子灵魂,令其皈依佛门,师从三藏法师,思想发生强烈的转变。在长达二十年对敌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中,猴子胜利而又圆满地完成了高级领导阶层下达的艰巨任务,由组织确认吸纳为正式成员,并由最高领导人授予“斗战胜佛”的光荣称号,完成了从“妖”到“僧”再到“佛”这一思想觉悟、战斗立场、灵魂属性及人生价值的深刻转变。年幼时由于缺少父母家人的关爱和师尊长辈的教诲,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本性善…  相似文献   

8.
教材解读: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小语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萨沙的家人在雨中传递雨衣的动人故事,萨沙由家人的行动懂得了保护弱小的道理,并将父母传递给他的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文章语言浅显,情感含蓄,道理明晰,易于让学生读文、悟情、明理。  相似文献   

9.
梁家莲 《广西教育》2013,(22):45-45
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处于由不成熟逐渐过渡到成熟的阶段。当前的初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处于中心地位,得到父母及其他家人的宠爱,生活自理能力不强,他们在心理上非常依恋父母,在生活上依赖父母、依赖家庭。他们一旦脱离父母,在学校寄宿,将面临突如其来的挑战和压力,从而产生紧张、害怕、焦  相似文献   

10.
文摘     
家长如何提防儿童被拐骗 一、告诉孩子,一人在家时,不要让陌生人看出家里只剩孩子一人,并告诫孩子:父母不在家不要为陌生人开门。 二、父母要掌握孩子每日的行踪,孩子上下学要结伴来去,年龄较小的幼儿由父母亲自接送。 三、告诉孩子,父母不在身边时,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搭乘陌生人带你去找父母或亲属的车。 四、告诉孩子不要在荒凉和偏僻的地方玩耍,即使到公共场所,也应由家人陪同。外出去向,父母都  相似文献   

11.
德国哲学家康德有一段至理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这就是我们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在高中实验班的语文课堂上腾出时间给学生讲授《论语》,除了能达到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上一个台阶、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目的之外,还能让学生提高道德素养,为学生们的人生铺一块坚实的基石。把孝悌献给家人。人是社会的,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而构成一定的人伦关系。而“孝悌”则是人伦关系的基础,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一出生首先接触的人就是父母兄弟。“孝”指善事父母,即子女对父母的爱敬之心。“悌”,即善事兄  相似文献   

12.
幸福的矛盾     
由高中进入大学,离开长期相处的父母亲,大多数学生感到与父母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在学校特别想家,回到家又会为一点小事和父母争吵;想静下心来和父母好好聊聊,却又因为父母一味的嘱咐而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对某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63.5%的学生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79.54%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大多数学生感到很多时候都无法与父母很好地沟通和交流。为什么大学生会普遍有这样的感觉?从生理角度讲,大学生与其父母都处在各自的生理转型期。父母已是人到中年,进入俗称“更年期”的中年转变期,而大学生也开始脱离稚嫩的少年期,真正进入意气风发、英气逼人的青年期。两个转型期相遇,必然产生矛盾。具体分析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成人感”开始产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初步形成。进入大学,大学生就更多地融入到社会中,并且逐渐强化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希望其他人给予自己成人应有的同等地位和平等关系。而这种自我感觉,往往会表现在模仿成人的行为,如抽烟、喝酒、打牌,而这些往往容易引起与父母的冲突。面对外面异彩纷呈的世界,大学生开始思考和辨别,直接和间接的经验开始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有很强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13.
“代理父母地位说”曾经是美国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基础理论,据此,高校享有代理父母的监护权责,拥有对学生的管教和处罚权。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美国宪法修正案对法定成人年龄的降低、“学生行为主义”的出现、学生权利的扩张及学生维权意识的增长,“代理父母地位说”逐渐丧失其存在的理由而被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就是宪法论、契约论。相应的,高校与学生的关系由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转变为相对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美国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演变过程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其中体现的时代进步、法治精神及观念转变不乏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留守儿童作为社会问题,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很多年轻的农村父母进城打工、经商,以求为自己和家人创造良好的经济条件,而他们的子女则留在家中由祖父辈或者亲戚看管,由此形成了留守儿童现象。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这些孩子失去了父母的监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严重的失管、失教和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智障学生入学晚,他们的童年基本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接受的信息都来自家人。作为智障孩子的家长就更应懂得怎样来引导孩子、教育孩子,以促进孩子的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16.
<正>一、案例描述(一)个人情况学生小芬,女,18岁,高二年级财会专业学生,父母均在东莞做生意,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由于家庭问题,小学六年级以前由奶奶在老家抚养,并在老家读书,六年级后才到东莞和父母一起生活,而姐姐和弟弟一直跟随父母在东莞生活。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在初中因用了不合格的染发剂头发全部脱落,虽在高一头发慢慢长出来了,但是一直都需要戴着假发套,到高二上学期头发又开始脱落。性格有点内向,和家人相  相似文献   

17.
谢松波 《师道》2013,(4):13
1月20日,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给即将离校的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以"感恩"为主题,用实际行动"关注家人健康、感悟亲情"。要求学生寒假期间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至少为父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感受家人的辛劳,少给父母添麻烦。做生活的小主人。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本课的文段是Tom的独白,他向我们介绍的是他的家庭情况,包括父母的职业、弟弟、妹妹的年龄和所在班级。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英语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家人及职业。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在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革,但唯独一样东西,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并隐隐有倒退的迹象。请看,各类媒体不断有负面新闻爆出,某小学生为偷家里钱上网打伤父母,某中学生因不满家人指责愤然跳楼,某学生残忍杀害同寝室同学……是的,那就是爱的能力。试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