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汽车上的观后镜是凸面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根据光路的可逆性,驾驶员通过观后镜可以观察到车后较大范围内的物体正立的缩小的虚像,以便安全行车.凹面镜对平行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放在凹面镜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将成为平行光射出.汽车的头灯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汽车头灯是双光灯,它有两个灯丝:一个是远距光灯丝,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集中向前方平行射出,照亮远处的道路;另一个是近距光灯丝,不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只照亮车前不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汽车上的车灯是光学原理的一种常见应用,每辆汽车上至少有两只大灯(又称头灯)、两只小灯、一只后灯和制动信号灯。大灯用来照明道路,它由灯泡、反光镜和散光玻璃三部分组成,灯光做成双灯丝,一根为远光灯丝,功率较大位于反射镜的焦点上,通过反射镜形成平行光束,当汽车在郊行外驶对面无来光时,接入远光灯丝,使大灯照射远方。另一根为近光灯丝功率较小,位于反射镜焦点的上方或前方,当两车相遇时,通过变光开关接入近光灯丝可使光束倾向地面,从而避免迎面开车的驾驶员眩目,保证行车安全。灯光的光度不大,一般只有50~60烛光,在这种光度下如没有反射镜只能照明车前6米的距离,反射镜呈旋转抛物面内表面镀银或铬,它可将灯光发出的光线聚合成平行光束并使光度增大到几百倍,但反射镜射出的光束太窄,照明范围不大,为了增大散光程度还需采用散光玻璃,散光玻璃其上有皱纹和棱,从光学角度来看它是许多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光线通过这些棱镜和透镜时,使一部分光线折射而发散到车前的两侧和路面上去。由于反光镜和散光玻璃的作用,可使大灯均匀照亮车前100米之内的任何障碍物。  相似文献   

3.
在使用或选购手电筒时,有时须旋转手电筒的头帽,使聚光集中或检验聚光能否集中.其中的奥密是什么呢?从凹镜焦点发出的光被凹镜反射以后,将成为平行光.手电筒的回光碗相当于凹镜.旋转手电筒的头帽时,回光磁随着移动,从而改变电珠(灯泡)在回光碗前的位置.兰灯丝恰好在回光碗的焦点上时,灯丝发出的光被回光碗反射后平行射出,聚光最集中.调节手电筒的奥秘@卫荣祥@胡业凤  相似文献   

4.
郑云 《中学科技》2009,(1):33-33
我想设计一种节能的灯具,灯具中心是节能小灯泡,在灯泡外一圈圈地分布着平面镜片,灯泡和镜片都安装在一个凹面镜内。这样灯泡的光线就会通过反射增大亮度,凹而镜汇聚光线,像电筒一样投射光线。这种装置可以做得很轻薄,像星星一样安装在天花板上,照亮房间。  相似文献   

5.
一、圆柱形容器底部为什么呈现3字形的光迹?当阳光或较远的灯光射到圆桩形的器皿内侧,侧器皿底部常呈现3字形的反光。当平行的光线照射到圆形的凹反射面时,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越多反射光线经过的地方,也就照得越光亮,故3字形的反射光就是由无数的反射线交错照射而成的,这3字形的反光曲线,叫做“焦散曲线”。在凹面镜的反射中,平行于主轴且靠近主轴的光线射到凹面镜上,反射线会聚于焦点.若远离主轴的平行光线就不会通过焦点因而形成焦散曲线。二、荧光纸为什么比普通纸光亮?荧光纸不会发光,它在黑暗中也是黑的。它看…  相似文献   

6.
黄建文 《物理教师》2003,24(12):13-13
高中《物理》第二册第七章第四节球面镜中,关于球面镜的焦点是这样定义的:跟主轴平行的光线射到凹面镜上,反射后会聚于主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凹面镜的焦点;跟主轴平行的光线射到凸面镜上,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将交于镜面后方的一点,这个点也在主轴上,叫凸面镜的虚焦点.  相似文献   

7.
光学知识的考查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同学由于没有系统掌握和理解光学知识的构成和内涵,以致于在做题时盲目被动,失去不该失去的分数.下列就光学知识的易混点总结如下.一、注意"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系统(如凹面镜、凸透镜、透镜组)反射或折射后,重新会聚而成的与原物相似(放大或缩小)的图景叫像;物体射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课上,我门曾经学习到球形凹面镜可以使平行入射光反射后交于一点的这个性质,并由此还推导出平行入射光经球形凸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也会交于一点的性质,然而经过数次实验,我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焦点仅仅是近似存在,而不是准确地交于一个点,对此我们可以用几何方法来证明。  相似文献   

9.
圆锥曲线有以下三个有趣的光学性质:(1)从抛物线的焦点发出的光线,经抛物线反射后,反射光线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2)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线,经椭圆反射后,反射光线过椭圆的另一个焦点;(3)从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双  相似文献   

10.
凸透镜成像一次实验看到四种像,经分析、实验验证得出看到的四种像,一种是凸面镜反射成像,一种是凹面镜反射成像,另两种是来自物体的光经凸透镜和眼睛两次折射成的像。明确来自物体的光,经凸透镜一次折射只成一种像。  相似文献   

11.
本影和半影的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的重要实例之一,物理课本上介绍用一个白炽灯作光源,把光线照射到一个球体上,在球体后面的屏上观察到它的本影和半影如图1。笔者认为课本上这个图尚有不妥之处,因为用普通的白炽灯泡光线不能从灯泡的顶端发出,所以,不能认为整个灯泡都是发光体,灯丝才是真正的发光体。在实验演示中发现,由于发光灯丝在竖直方向尺寸较小,只是在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宽度,这样,实验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并不像图1所示的那样。实际的半影在竖直方向可见度不大,在水平方向比较明显。我们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为了使…  相似文献   

12.
平面镜补助法测定凸透镜焦距是现行初三物理教材的学生实验内容。此法的详细道理,教材上是作为一道思考题,给同学课后去讨论的。实践中发现困难很大,笔者就此谈谈认识。平面镜补助法的根据,教材是这样叙述的:“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互相平行,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焦点。”并附有光路图(见《初中物理》第二册P257)。对此,不少同学提出:位于焦点处的三角形孔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互相平行,是不能成像的;而平行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仍互相平行,再经凸透镜折射后,既然会聚在焦点,为什么在光源箱侧壁会成现三角形孔的倒像呢?  相似文献   

13.
生活的颜色     
我们通常所见到的各种颜色,实际上就是物体反射光的颜色。光是一种电磁波,照射到物体上后,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质地,光线照射后,其吸收、反射能力各不相同,因而显示出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颜色。因此,我们感觉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物体光波反射率和光源的光谱。太阳发出的白光,是由红、橙、黄、绿、青、紫6种标准颜色组成的。光照到物体上后,被反射的光色就成为物体的颜色。颜色可以给人进、退、凹、凸、远、近的不同感觉,这种感觉就称之为距离感。颜色具有膨胀感和收缩感,也就是说,如果物…  相似文献   

14.
小学《自然》第六册《电流》一节的最后部分提出这样的问题,试用同一电源,使两只小灯泡同时发光,有几种组装电路的方法?利用哪种方法小灯泡发出的光比较强?你能设法分别控制每只小灯泡的亮、灭吗?本文就上述问题作简要解答。 一、使两只小灯泡同时发光,有几种组装电路的方法。 两只小灯泡连接在电路里的方法有串联(图一)和并联(图二)两种。 二、利用哪种方法小灯泡发出的光比较(?)  相似文献   

15.
利用手电筒进行多次改装 ,可成为实验效果比较好的平行光源 ,改装方法如下 :原电筒的光线做为平行光线的不足有二 :一是平行光光束宽 ;二是发散光线没有被利用 ,因此平行光线的亮度不够 ,如图 1所示 .为解决亮度问题 ,并形成一条很窄的光束 ,把电筒的圆玻璃片取下 ,再用一个同规格的电筒的凹面镜 (或叫电碗 ) ,如图 2 ,跟原电筒的凹面镜对扣在一起 ,并用套圈紧紧固定即成图 3所示装置 .这样 ,发散光线经反射镜 (凹面镜 )多次反射 ,几乎全部变成了平行光 ,使光束变窄 ,形成一条很细的平行光束 ,其亮度大大加强 ,便可以在无暗室的实验室里做有…  相似文献   

16.
圆锥曲线有下列光学性质: 性质1.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线,经椭圆反射后,必经过椭圆的另一焦点.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在发廊理发时 ,能从自己前面的平面镜中看到身后的一些“物体” ,其实看到的这些“物体”是身后物体在镜中成的虚像。坐在椅子上的你 ,能通过平面镜看到身后多大范围内的物体呢 ?人能够通过平面镜看到身后的“物体” ,是因为身后的物体能将灯光或阳光反射到镜面上 ,这些光再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入人眼的缘故。(图 1)如图 1 人眼位于平面镜AB前的S(图 2 )点 ,要确定人眼通过平面镜看到的范围时 ,我们可把人眼S看成是一个光源 ,在该光源发出的无数条光线中 ,有两条光线SA、SB刚好照射到平面镜AB的边沿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分别…  相似文献   

18.
椭圆的光学性质:从椭圆焦点发出的光。经椭圆反射后,必经过椭圆的另一焦点.下面用这一性质巧妙地解决一道数学题. 题对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和一个椭圆,已知椭圆无论如何滑动都与两条直线相切,求椭圆中心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包括光的折射和反射 .在设计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方案时 ,笔者把教材中涉及到的凹面镜、凹透镜、凸面镜、凸透镜 ,按其会聚光线或者发散光线的性质分类为“会聚镜”与“发散镜”,并对这两类镜由表及里 ,由现象到本质 ,由相同到不同进行等效与类比分析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这一教学方案的设计思想由三个部分组成 ,现分述如下 .  一、列表比较镜的种类会聚镜发散镜会聚面镜会聚透镜发散面镜发散透镜光路图例焦点性质 实焦点实焦点虚焦点虚焦点遵循规律 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特点   平行光经光学镜 ,使得照射面积减小 ,亮度增大 (会聚 ) .  平行光经光学镜 ,使得照射面积增加 ,亮度减弱 (发散 ) .应用 太阳灶、太阳能熔炼炉等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镜头等 . 汽车驾驶室旁的观后镜近视眼镜的镜片  规律 :1 .凡面镜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透镜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2 .“会聚镜”的焦点均为实焦点 ,“发散镜”的焦点均为虚焦点 .3.光线经会聚镜反射 ,光照面积变小 ,亮度增强 ;光线经发散镜反射 ,光照面积变大 ,亮度减弱 .二、简略证明1 .会聚面镜与发散面镜( 1 )概念 ...  相似文献   

20.
三问三答     
第一问:为什么白天从竹帘外看不见室内的物体? 答:人眼之所以能看见物体,是由于光源发出的光,或者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白天,室内不开灯,室内比室外要暗.室外的自然光照射到竹帘的表面,有一大部分入射光被竹帘反射并进入人眼,使人看到竹帘.还有一小部分穿过竹帘的缝隙进入室内,照射到物体上,这些物体再将入射光反射到竹帘的内表面,内表面又将大部分光反射回室内,由竹帘缝隙射向室外的光线就更少了.对于室外的观察者来说,竹帘外表面反射到眼睛里的光线比室内物体反射到眼睛的光线要多得多.所以从竹帘外看不清或看不见室内的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