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里有这样一个情节:牢头阿义勒索夏瑜不成已有一肚子气。听了夏瑜的室传“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立时火冒三太,抬手打  相似文献   

2.
第16组小作文①对话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人物对话要与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谐统一。《药》是教材中重点讲读篇目,考生应准确地掌握夏瑜和阿义的社会身分和性格特征,这是写好这段对话的基础。②要从所提供的选文中分别理出两人的语言线索,确定对话的主题——夏瑜劝阿义造反。③动作、神态描写要适度,不可喧宾夺主。④两人的对话,不宜平分秋色。应以夏瑜为主,以阿义为辅。  相似文献   

3.
问:高考命题组似乎对议论文的考查情有独钟,为什么?答:议论文写作正好检测考生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所以高考中议论文考查的比例自然就大些.问:与命题议论文相比,为什么材料议论文占绝大多数? 近三年高考作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各有一篇大作文,各有一篇小作文.大作文全为议论文,小作文则有所变化.变化之一,1995年与1997年的小作文为记叙文,1996年的小作文则为说明文.变化之二,1995年的高考小作文要通过对话描写来反  相似文献   

4.
袁海燕老师的《浅谈夏四奶奶》(《中学语文教学》2001·11)通过分析鲁迅小说《药》中一个着墨不多的次要角色———夏四奶奶,来窥知当时社会全貌,更深刻地揭示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对我们理解小说的主旨确实极有帮助。不过其中有一个说法很值得商榷,现略陈管见。在《药》这篇小说的第四个场景“上坟”中,革命者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有这样一段话:“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袁老师认为夏四奶奶口中的“他们”指的就是那些“引导他(指夏瑜)走上革命道…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老栓、夏瑜、茶客们(康大叔、二十多岁的人、驼背五少、花白胡子等)及夏三爷、夏四奶奶、红眼睛阿义等人姓名分析的独特角度,来理解深刻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陈祖国 《学语文》2003,(5):44-44
曲解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其实“曲解”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运用比较广泛 ,笔者试举例说明之。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的“茶馆谈药”中有这么一段 :康大叔正在茶馆向众茶客“发布”当日“新闻” ,夏瑜在牢房中还劝牢头红眼睛阿义造反 ,被正因榨不出一点油水而气愤的阿义打了两个嘴巴。“他这贱骨头打不怕 ,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 :“打了这种东西 ,有什么可怜呢?”这里 ,“花白胡子”由于其认知水平有限 ,加上受一般同情被打人的惯性思维的影响 ,错误地理解了“可怜”这个…  相似文献   

7.
有的同志对教师下水作文不以为然,认为“名家名篇那么多,选一些来指导学生岂不更好?何必自己写?”者笔认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学生对于自己老师的下水作文更加倍感亲切,这一点正是任何名家名篇所难以做到的.还是让笔者以自己一次教学实践来说明这问题吧.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药》的后边有这样一个练习题:“根据课文加以想象,写出在监狱里夏瑜同红眼睛阿义的一段对话.要求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思想身份.”布置这项作业时,我重点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家庭出身”和“个人职业”三个方面想象夏瑜.我引导学生回忆了历史课所讲过的同盟会《军政府宣言》中的政治纲领:“驱除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小说《药》,在叙述到华家茶馆里一伙茶客的对话时,写刽子手康大叔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一口气说了两次“运气”。以下,花白胡子也随声附合着“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后面,康大叔愤愤于杀了夏瑜他却“一点没有得到好处”时,又一次重复:“第一要算我们栓叔运气:……”这里四次出现的“运气”一词,显然有两种意思:在康大叔的话里,三个“运气”都是动词,作谓语用。第一个“运气”带有宾语,是使动用法,意即“使你得了好运气”;后两个“运气”不带宾语,是“你碰着了好运气”的意思。而在花白胡子的话里,“运气”是“名词,作“碰到”的宾语。意为“好的际遇”、“幸运的事”。这篇小说的同一节里,写到刽子手康大叔向众茶客们讲述夏瑜如何在狱中“劝牢头造反”时说,当牢头阿义企图向夏瑜“盘盘底细”以敲榨钱财的时候,没想到他竟是那么穷,本来已十分懊恼,可夏瑜偏偏还要对阿义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  相似文献   

9.
对《药》的解读可以有多种样式,如按场景解读、按动静解读、按对立解读、按锁形解读、按扇形解读等。笔者认为按扇形解读这一作品对我们理解全文的思想内涵很有助益。我们可以以夏瑜为一条“试纸”来观照不同的人物,进而观照整个社会历史背景,揭示小说主题。首先看一下夏瑜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所谓“名著无闲笔”,凭一些细节我们就可以推知夏瑜的一些基本情况:夏四奶奶去上坟时“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一般人家有个篮子已经不错,而夏四奶奶用的是“朱漆”而“破旧”的圆篮。这样一件平常家具尚讲究上漆,而且是代表大富大贵的朱色,可见夏家…  相似文献   

10.
鲁迅小说人物姓名的思想内涵湖南邵阳师范学校易重廉现行语文教材里,鲁迅先生的小说选了许多篇,这些小说里的人物姓名,研究起来、很有一些耐人寻味的地方。一、往往含有丰富的社会内容。(药)里的夏瑜暗指辛亥革命的女英雄秋瑾,这是大家部知道的、夏与秋,瑜与瑾,很...  相似文献   

11.
《药》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康大叔显出看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了怜哩!”  相似文献   

12.
下面谈谈小作文的情况: 对近年来高考小作文的命题特点,大家有以下的看法: 近六年(1990—1995年)的高考语文,除1994年只考一篇命题作文(《尝试》)外,每年都考一大一小两篇作文。1990年是两小题:其一,在材料的空格处,写出表现小姑娘表情或动作的描述性文字。其二,根据提供的材料,加以想象,为小姑娘作肖像描写。1991年的题目是——把圆想象成另一个物体,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1992年的题目是——根据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写一篇  相似文献   

13.
如何写好一篇回忆性作文?四位小作者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 回忆性作文首先当然也要遵循好作文的共性.好作文从内容而言,有三个维度:有故事、有情感、有思想.其中,故事是基础,情感是关键,思想是灵魂,这是一个递进的维度.若以一棵树来比喻一篇作文,则故事如树之枝干,只有枝干强健,树才有勃勃生机;情感之于文章,则如水之于树,有水,则树茂,无水,则树枯;思想之于文章,则如根须之于大树,根须深固,根系强大,才可能树大而叶茂.  相似文献   

14.
已经是夜深,于童童还坐在小书桌前,皱着眉头,因为他明天要交一篇作文,现在脑子里还是空空的,想了很久,还是写不出一个字来。他为家里没有作文“参考”书而烦恼!他又想:“嗨!我要是有一种能克隆作文的机器,那该有多好!只要看个作文题目,就,就能……克隆出……”于童童想入非非,不知不觉地瞌睡起来……  相似文献   

15.
刘钝文先生在《语文学习》2005年第6期所发表的《鲁迅笔下的看客及其他》这篇文章中,针对小说《药》提出这样一个观点:“鲁迅先生并未‘反思、质疑’于‘启蒙者夏瑜们自身的弱点’,而是通过夏瑜们的悲剧命运,通过他们的寂寞和悲哀,来深切地表现出‘那时革命有怎样的艰难’。”这和以往常见的教学资料中的看法迥异。我们常见的看法是:“《药》揭示了辛亥时期革命者和群众的关系,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而在新近推  相似文献   

16.
《药》的主题历来争论不休,至今也难有统一的看法。过去人们在谈到《药》的主题及夏瑜形象时,大都说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脱离群众的弱点”。其论据是,夏瑜的革命主张不为群众所理解,他的革命行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他的牺牲也没有赢得群众的同情,死得悲凉、寂寞。笔者认为,上述观点不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至少有两点无法自圆其说:一是夏瑜在狱中劝牢头阿义造反,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句话不明明就是在宣传和发动人们造反?试想,夏瑜在身陷囹圄、随时有可能被杀头的情况下,连牢头都不放过宣传,平时对一般群众又岂能放过?此其一…  相似文献   

17.
生活永远比小说精彩一百倍. 当我还沉浸在孩子们的小说世界,构思着下一期的专栏文章的时候,有消息传来:上一期引用的一篇孩子作文,不是原创. 那一刻,我心中千回百转.第一时间,头脑中蹦出的念头是:可怜的孩子!可怜的孩子啊!我该如何帮你? 你将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人们质疑的目光?你将如何走过小小生命里阴霾密布的一段岁月?是什么引导你稀里糊涂做了这件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后果的荒唐事件……  相似文献   

18.
破天荒地,马小跳那篇给宝贝儿妈妈洗脚的作文得了一个九十分;破天荒地,秦老师在班上念了那篇作文。念完了作文,秦老师问大家:“这篇作文好在哪里?”毛超说:“这篇作文把洗脚的过程写得很清楚。”马小跳低着头,他自己心里明白,他并没有真实地写出给妈妈洗脚的全部过程,比如把妈妈的脚烫伤了,他就没写。夏林果说:“这篇作文写得很优美,还有真情实感。”夏林果指的是马小跳说“长大了,要给妈妈买水晶鞋”的那段话。凡是有梦想的女孩子,都会对这段话着迷的。因为这篇作文,秦老师对马小跳的印象还有了一些改变。马小跳能写出这样感人的作文,说明…  相似文献   

19.
先给大家说一个小笑话,是丹丹老师亲身经历的。那是上小学六年级时。一次,新来的语文老师叫我们写一个关于乐于助人的片段作文。许多同学都绞尽脑汁,杜撰出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作文来:有拾金不昧的,有扶老奶奶过马路的,有  相似文献   

20.
当当小老师     
《新作文》2004,(4)
小朋友们,这三篇写小手帕的作文有意思吗? 你会怎么评价这三篇各具特色的想像作文呢?——现在,我们就邀请你来当一回小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