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被喻为祖国的花朵,家长对子女疼爱有加,对孩子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即使自己再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用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学前总会在他们兜里放上几元钱,让孩子买些零食和学习用品。在孩子出外玩耍时也会给孩子准备一些花费,这些零花钱也是家长对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投资。  相似文献   

2.
孙珊珊 《科教文汇》2023,(3):166-168
对不少家长来说,高考是决定孩子前途的重要转折点。在对高考的格外重视、对孩子前途的过度担心以及易焦虑人格特质的作用下,家长难免会产生焦虑情绪。家长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为孩子营造有利的家庭氛围,助力孩子高考。  相似文献   

3.
正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家长、老师经常把自己曾经的经验和好恶灌输给孩子,大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通常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听我的准没错。"相信大人们的出发点也是希望孩子少走弯路、少摔跟头。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并且也是最重要的人生导师,家长当然有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经验、思想、价值观来影响孩子,使孩子少走弯路。这是个不需要争议的话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听我的准没错"这样一种  相似文献   

4.
“望子成龙”心切的善良动机与正确的施教有机结合是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学校教师和家长长期以来探索的主题。家长关心孩子的智力,企盼学习成绩优异,将来出类拔萃,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为此,家长们不惜代价为自己的孩子买书、供给营养品、请家教、购钢琴、添电脑,千方百计为孩子的学习创造优越的外部环境条件。控制孩子玩与看电视的时间,承  相似文献   

5.
罗玲 《科学生活》2023,(3):32-33
<正>01说什么都不对?也许是因为家长太焦虑初中生家长经常会有这种体会,跟孩子说什么都感觉不对:说让他好好学习,孩子觉得压力大;说让孩子多放松心态,尽力而为,考上什么学校都可以,孩子又觉得你低估他。另外,有时家长越让他放松,他自己的压力越大,就好比你看恐怖片自己感到很害怕时,就会告诉身边的人“你别怕”。  相似文献   

6.
"做错了事得说‘对不起’,这是起码的礼貌,可我的孩子就是不肯说。"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为什么自己孩子这么胆小、不懂事且不肯妥协?家长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正>背景:孩子长大后,会渴望独立的空间,伸展自己的手脚,尝试自己的力量。这是生命成长的必然规律。但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认为,孩子是永远不懂事的,永远不知该如何为人处世的,他们得时时操心孩子的一切。于是,哪怕是17、18岁了,他们仍像对待2、3岁的孩子。尽管觉察到这样,只能令孩子每况愈下,却无法放下自己密不透风的"爱"。下面的案例或许会给某些一心"爱"孩子,却又束手无策的家长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袁娟 《科教文汇》2013,(30):140-140,143
现在的职校生是在家长批评、老师忽视的环境下长大的。要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就必须让他们树立自信,而老师、家长的赏识会起到促进作用。作为班主任,第一节班会我就告诉他们“你们本来就很美”,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并且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家校通”和家长会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也赏识孩子,鼓励孩子。  相似文献   

9.
丁琳 《知识窗》2013,(3):15-15
你相信你的孩子吗?也许,你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好笑,哪有家长不相信自己孩子的。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家长并不能做到对孩子完全信任。 和谐的亲子关系来自于家长与子女双方的互相信任。在白天,家长要承受工作中的各种压力,下班回到家中已是身心疲惫。在这种状态下,一些家长处理亲子问题时显得流于表面,这正是导致亲子关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陈烨 《科学生活》2013,(7):44-45
当今社会,孩子身材矮小成了家长们的一大心病。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从就业到交友,身材的高矮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个子矮小容易影响孩子某些特长的发挥和身心成长。家长们对自己子女的身高异常敏感,不少家长因为孩子的身高问题找医生看过病。儿童身材矮小已成为父母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丁琳 《知识窗》2013,(1):15
你相信你的孩子吗?也许,你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好笑,哪有家长不相信自己孩子的。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家长并不能做到对孩子完全信任。和谐的亲子关系来自于家长与子女双方的互相信任。在白天,家长要承受工作中的各种压力,下班回到家中已是身心疲惫。在这种状态下,一些家长处理亲子问题时显得流于表面,这正是导致亲子关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08,(8):54-59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做家长的殷切期望。但什么样的爱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呢?作为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家长,应该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及某些观念进行认真反思。为了构建"和谐家庭",希望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念都能够与日寸俱进,切实履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做新时代的"学习型"家长。  相似文献   

13.
郝遇平 《科教文汇》2011,(29):181-181,208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孩子各项技能的培养,但很多孩子却不能坚持下来,究其原因是教学者和家长们忽视了最本质的东西,重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德育素质的培养。本文作者就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德育责任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教子心理ABC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很多家长可能比较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生怕给孩子留下不良影响.这当然是对的.作为家长,不应忽视这样一种教育方法:自身的心理、品德和人生态度等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这种教育方法,有时可能比家长自我形象教育的影响更多更大,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孩子到了青春期,往往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轻易向外界展露心扉,原本开朗的性格也逐渐变得孤僻,对父母的态度显得十分冷淡。家长很难与孩子沟通,弄不好还易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因此不少家长说,与  相似文献   

16.
老柯 《科学生活》2010,(7):34-35
随着孩子的长大,不少家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感觉孩子与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尤其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亲子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变得紧张,甚至无话可说。某高中学生小陈,染了一头黄发,中间又挑染几撮红头发,还喜欢穿新奇的服装,他知道这些为父母及老师所不容,但每当看到父母或长辈瞧见自己这般模样时的表情和表现出来的嗤之以鼻,他就洋洋得意,仿佛自己打了胜仗一样。家长一看到孩子又与以往不同的举动,就认为这是青春期的逆反行为,担心自己的让步就意味着对孩子的纵容,于是乎开始盲目压制。但是父母越压制,孩子越反抗,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常常会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7.
<正>在各个平台上,都有很多人给我留言或者提问,我发现家长询问的关于孩子的问题,不管是外感,还是食欲不佳等,最后往往与孩子的积食相关,因为家长发来的舌图,孩子多数都是舌苔厚的,有的明显是舌体中间有厚苔。此时,把积食化去,孩子的身体自己就会调整,即使自己没有调整过来,用药调理也会非常容易。可是,为何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呢?  相似文献   

18.
<正>寒假生活开始了,孩子们多了很多和父母朝夕相处的时光。这段漫长的假期,既让家长期待,也让家长有些焦虑。面对有抽动症状的孩子,假期里家长应该怎样与他们相处,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孩子减少或者有助于缓解抽动症状?首先,假期让孩子在身心上尽可能保持忙碌的状态当抽动症儿童无事可做、百无聊赖时,有些孩子的抽动症状可能会加重。而规律的学习和生活,在一定时间里专注自己喜欢的脑力活动或者体育运动往往能帮助到一些孩子减轻他们的抽动症状。  相似文献   

19.
有些家长常常困惑地问:我为孩子买了那么多好书、创造了那么好的学习条件,为什么他还是学习不努力呢? 据有关调查显示:承认自己是失败的、不合格的中国家长有6000多万人。怎样做个成功的合格的家长?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柯云路最新著作《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或许能给这些家长有益的启发人们通常认为,学习是纯粹智力方面的事情,而没有从一个综合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的现象,事事包办代替,使孩子过于依赖家长,导致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生活中基本管理能力的掌握,为进入小学后独立生活、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生活、学习等一日活动,鼓励、引导孩子学习自我安排活动,自制规则,整理、管理自己及班级共同物品,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等,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