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在课堂上精彩绽放?笔者以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堂就是数学 活动,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 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青杨媚 《科教文汇》2014,(5):190-191
面对课堂意外数学教师更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现代学生独立、张扬的个性和活跃的思维状态,对课堂意外进行巧妙应用、适当引导,并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将意外变成教学契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崔培志 《内江科技》2012,(3):203+187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小学科学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在科学教学中应该做到放飞学生的个性。本文就从允许不走寻常路的个性提问,尊重天马行空的个性回答和倡导独具个性的实践探究三方面入手,切实做到让科学课堂个性飞扬。  相似文献   

6.
宋丰华 《科教文汇》2008,(36):119-119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一书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本文针对如何教“活”小学数学课堂的问题,以《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为例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胡堂梅 《知识窗》2014,(22):74-74
中国教育家叶澜认为“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和研究学生。”学生不仅是教学对象、学习主体,而且是教学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笔者认为,实现这个目标的先决条件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活”起来,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沉浸在乐学、好学的氛围中,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就是将课堂变成以探究问题为主线,优化课堂,设计开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勇于创新;稳中求变,变中求活,让学生在变化中创新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职校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改变教学角色,灵活运用教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关注学生个体,体现分层教学,在课堂小结时指导学生反思,促进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讨论是一种互动的教学方式,也是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方法,它对于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发挥他们的个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批判思维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和谐统一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笔者平时的教学实践,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出发,通过学生预习的重要性、思维暴露的必要性、动手操作的可行性、合作学习的互动性等方面来论述课堂有效性教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教学面时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的学生,课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系统,课堂情境是极为复杂的,所有这一切,都时刻挑战着我们.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应情境而变,让课堂焕发生机,显示活力,才能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13.
杨景江 《科教文汇》2014,(3):165-165,173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就是将课堂变成以探究问题为主线,优化课堂,设计开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勇于创新;稳中求变,变中求活,让学生在变化中创新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浅谈科学课堂心理环境和谐氛围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伍晗骏 《科教文汇》2009,(10):98-98
新课程的要求为科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核心理念指导下,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上,构建生动和谐的课堂环境。然而,我们发现在课改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在这宽松、平等、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表达,使科学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思维活动,富有师生共同传播知识的人性化殿堂,这就是当前科学教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旻 《科学大众》2014,(1):11+57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倡导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乐学、会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解题教学的角度谈运用"类比思想"在数学课堂减负增效,使学生在解题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收获丰富的解题经验,并能有效地服务于数学问题的再解决。  相似文献   

16.
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教学时通过科学的、艺术的、能够抓住学生心灵的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苏佩英 《知识窗》2014,(2):43-43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动态发展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实现了真正的主动探究,让学生的个性之花在课堂绽放。  相似文献   

18.
张艳萍 《科教文汇》2008,(16):79-79
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在培育创新精神上下功夫,使课堂充满生趣,充满孜孜不倦的探索。下面就如何实施数学开放式教学谈一些我个人的认识。一、开放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导向。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开放式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友思 《科教文汇》2008,(25):133-133
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时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在数学课堂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那么课堂上让学生参与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着活动、民主、自由,课程三维目标才能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