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孝华 《科教文汇》2013,(12):147-147,156
我们应该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预习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预习是课堂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预习的多种方法,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预习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孝华 《科教文汇》2013,(4):147+156
我们应该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预习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预习是课堂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预习的多种方法,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预习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预习导航,就是教师根据文本与学生的学情设计的形式多样的课前学生自学的学习单。预习导航是实现学生自主预习的有效途径,可以使我们的友善生命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高效。  相似文献   

4.
丰玉凤 《知识窗》2014,(2):35-35
预习就是预先学习,具体而言,是指学生在上课前自学有关新知识的过程。它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预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初中语文课前预习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5.
蒋燕 《科教文汇》2011,(8):32-32,42
大部分的预习都只是流于表面形式.本文以计算机F]ash学习为例,讲述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预习,指导、评价和检测预习结果,设计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的整个策略。  相似文献   

6.
刘萍 《知识窗》2010,(1X):57-57
<正>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我认为可从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指导预习激发兴趣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在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通过预习、  相似文献   

7.
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从科学预习作业的特点,科学预习作业设计的基本环节以及预习作业的设计策略,即从基础型预习作业设计、实践型预习作业设计及趣味型预习作业设计及有效应用作探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预习可以有学期预习、周预习、日预习。学期预习,是在发下新书后,学生们对新书感到特别新鲜,特别好奇的情况下进行,可对课本目录做一个大体的浏览。周预习,学生独立进行,需要特别细致。让学生往后看书,哪些地方看不懂,就用彩笔特别标记出来。如果周预习特别细致,那么一般不需要进行日预习。  相似文献   

9.
周志娟 《科教文汇》2013,(11):72-73
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生通过预习能把握学习进度,明确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学习能做到张弛有度。部分学生认为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就可以了,没有提前预习的必要。其实,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以及预习中发现问题并总结原因都是预习环节缺失的根源。教学中应倡导学生重视预习,科学地提高预习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课前预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要注重预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搭建预习的阶梯,指导预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有效预习,通过预习,感知学习内容,初步了解基本知识,发现学习的障碍,以便课上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疑难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我尝试把语文学习的第一环节——定向预习作为培养学生自学愿望和能力的一个突破口、一个重要途径进行探索和研究。定向预习甚至是学生唯一的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可以体现于定向预习的水平上。培养学生的定向预习意识,定向设计预习作业,指导训练学生的定向预习能力等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2.
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与阶段,却常因学生不会预习或预习的低效率而流于形式。本文结合初中科学课前预习的实践研究,对如何采用"三管齐下"的策略,提高初中科学课前预习有效性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三管齐下"指:(1)设计合理、科学的讲学稿,(2)布置适量、适度的预习作业,(3)改变授课方式等三个方面齐头并进,加强预习的方法指导,对预习的结果进行及时的检测,课堂上让学生有效的运用预习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预习是连接课内与课外的咽喉。文章反思了传统和现实教学中预习这一教学环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组合作预习的新概念。通过对其阐释,希望使预习真正成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训练过程中一个有效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一、加强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前预习应做到四个方面:1要注意复习旧知识。一般情况,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对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础上的。预习时要找出与新内容相关的旧知识进行复习,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2.要读、写、思相结合。重点是思考,应将教材中的难点、重点作好标记,待课堂上认真听教师讲解。3.要讲究质量。对新的教学内容要反复阅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思考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发掘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4.要写出预习小结。小结内容包括预习时复习的旧知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得出的结论等,将…  相似文献   

15.
一、预习的方法预习是语文学习全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学习语文新知识的起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的预习能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加强自我计划、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体验、自我认识和自我鞭策,取得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减少课堂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预习可分为:对整个初中学段语文学习的预习;对整本语文书的预习;对一个单元语文课的预习;对一篇课文的预习等。(一)初中学段的预习: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指导学生在学习前对初中学段语文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定向控制。魏书生老师将中学段的语文学习内容比喻为一棵“知识树”,分…  相似文献   

16.
教学现代化改革中,初中英语教学不仅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是初中英语教师不断关注的重要话题。初中英语预习导学案运用带来了新型的教学模式,给传统的英语预习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对学生的预习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可以通过导学案的运用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本文对初中英语预习导学案运用的探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和主动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初中英语课程的预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预习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关键,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培养良好预习习惯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有效的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是语文课堂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让预习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预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重视对预习作业单设计的研究,精心设计的预习作业,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预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是"以学定教"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首先晓之以理,明白预习的重要性;其次润物无声,教给学生预习方法:读、标、注、查、问;第三,循序渐进,预习效果反馈评价。  相似文献   

20.
预习课是最具有突破性的课,是实现和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关键之处.预习课的导入更要慎重,预习课的达标检测题着重考察对文章的理解.预习课应该注意: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注重能力的训练、独立思考,完成导学案、合作交流,巩固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