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舞蹈教育着眼于幼儿在舞蹈中得到愉悦,享受音乐的美和动作的美,进而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是一项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舞蹈独特的美育功能在幼儿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堂好的舞蹈课,就是一次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2.
张弛 《今日教育》2007,(4):43-44
幼儿舞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通过幼儿表演来体现幼儿生活的情趣,反映的是幼儿的生活、思想、感情和态度。幼儿舞蹈通过幼儿身体动作、幼儿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集中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是文学、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是陶冶幼儿性情,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舞蹈教学,能够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幼儿自我表现和自我表达的艺术潜能。为幼儿营造自由感受和表现的环境,创设一个宽松的表达空间,能够给幼儿舞蹈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幼儿舞蹈教师是儿童美的教育启蒙者,喜欢音乐、舞蹈是幼儿纯真的共性。它不仅能使儿童淳朴、率真的本性得到自然的张扬,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其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为幼儿生活抹上一层亮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石廷贵 《海南教育》2008,(11):79-79
幼儿舞蹈教师是儿童美的教育启蒙者,喜欢音乐、舞蹈是幼儿纯真的共性。它不仅能使儿童淳朴、率真的本性得到自然的张扬,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其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为幼儿生活抹上一层亮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舞蹈性较强,艺术性较高,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好的舞蹈作品。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由于幼儿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与成人不同,因而幼儿舞蹈的编排在构思和方法上与成人舞蹈有着很大的区别。创编幼儿舞蹈的前提是要了解幼儿,必须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所谓了解幼儿就是要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动作发展水平和接受水平,这样,创编出来的舞蹈才会有儿童的特点,不会成人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6.
幼儿舞蹈教学是素质教学中的一种,是目前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幼儿音乐、歌曲和幼儿特有的舞蹈动作进行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要紧贴幼儿生活,体现幼儿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突出表现在活泼、天真、夸张、形象、有趣,充满真、善、美的童心体验和审美追求,给儿童一种强烈的新奇感、诱惑感和亲近感。幼儿舞蹈教学能培养幼儿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让幼儿从中得到真、美、善的熏陶,促使幼儿心身得到健康的发展,让幼儿感受到天真、活泼的天性和得到美的享受。对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动作的选择也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7.
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表演性较强,艺术性较高,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幼儿的喜爱。它通过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集中反映幼儿生活.表现幼儿情趣,表达幼儿思想、感情和态度。一个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从而促进幼儿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智力开发及美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邹静 《文教资料》2010,(33):106-107
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它的较强的舞蹈性,较高的艺术性。以及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特性。能够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主要从体、智、德、美四个方面,对素质教育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体现.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青乐游戏属于幼儿游戏的一种,同其它常见幼儿游戏不同的是,音乐游戏是伴随有节奏的音乐节拍而进行的活动。在音乐游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戏耍玩乐之中感受和理解音乐、逐渐可以改编甚至自创歌词,创造舞蹈动作,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与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幼儿情感。因而可以说,音乐游戏可以在激发幼儿课堂兴趣的同时,让幼儿得到情感上的美的陶冶,是极为值得应用在幼儿教学课堂之中的。  相似文献   

10.
舞蹈作为表现性艺术,有着独特的市美特征和艺术魅力;同时舞蹈也是一切艺术的本源。幼儿舞蹈教师通过对幼儿舞蹈知识的传授对儿童的身心进行美的培育和熏陶,通过与音乐、语言、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的结合在寓教于乐中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素质教育观念的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幼儿艺术方面的早期培养,幼儿舞蹈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那么如何在新的形式下更好的开展幼儿舞蹈教学,本文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的高度结合,是通过各种舞步和造型来展示多姿多彩的优美形象。体育舞蹈表演过程中的人体、服饰、动作造型、音乐、礼仪等特点都具有极高的美学教育价值。对体育舞蹈的美学教育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挖掘体育运动之美,可有效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促进体育美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与音乐是同一个大艺术门类中的两个不同的艺术品质.从舞蹈与音乐的功能差异和共同基础.讨论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节奏特性、音乐与舞蹈的同步与不同步关系、乐艺术对舞蹈创作的动力性质.舞蹈审美中听觉感知范围和舞蹈音乐的结构.舞蹈音乐只有坚持其作为音乐作品的结构完整性,才能提供给舞蹈以高质量的音乐.  相似文献   

13.
儿童舞蹈是舞蹈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创作儿童舞蹈作品时,应把握好儿童舞蹈题材的选择、音乐的选择、主题动作的设计、队形与角色的安排、舞蹈的排练以及服装的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才能刨作出更好的儿童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具备表情达意、沟通交流的作用,是不同主体之间传播思想情感的声音媒介,是人所特有的"工具"。而舞蹈语言是一种鲜活的语言,是用肢体传达内在世界的语言形式,它是一种有节奏的身体动态艺术,加之音乐、服饰道具的辅助,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倾泻自己的情感,因而具备了语言的功能,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但舞蹈语言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存在,最显著的就是视觉成像和动态感,舞蹈要求直接表达而不是拐弯抹角,舞蹈的传达者和居间媒介是人自身,没有这一基础便没有舞蹈内在意义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是观众解读舞蹈作品的根本途径,也是舞蹈的根本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非职业舞蹈教育作为高校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殊的目的和意义。普通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公共选修课和组织舞蹈社团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非职业舞蹈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尤为密切.舞蹈中舞者所表现出的良好的"乐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学习磨练而形成的一种能力,是人们对舞蹈音乐节奏的感觉能力和对舞蹈音乐的想象能力,以及对舞蹈音乐风格的表现能力的综合反映.随着人们对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视,舞蹈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得到更进一步的确立.为了顺利实现现代舞蹈素质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论舞蹈公选课开设的意义与实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现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四个内容.如今大部分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中,以音乐、美术的教育为主,对舞蹈、戏剧的缺席熟视无睹,舞蹈教学在美育中有着重要作用,借助舞蹈教学进行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形式和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本文将论述高等院校将舞蹈教育列入素质教育之中,并通过全校公选课的形式开展的意义与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8.
闫盼盼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5):64-65,68
唐朝是一个流光溢彩的时代,乐舞尤为辉煌。雄厚的国力成为宫廷乐舞繁荣的强有力支撑;相较宫廷乐舞这股庞大的洪流而言,民间乐舞如潺潺细流也获得了广泛的发展。本文借助全唐诗指出,乐舞作为一种资本,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并成为部分人谋生的手段,而这正是唐代乐舞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也随之不断进行调整,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是当前时代的主流方向。音乐舞蹈教学作为国内众多高校开设的课程,本文对其教学现状及如何优化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就音乐舞蹈教育教学中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总结与归纳,进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四个方面对其最优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期为音乐舞蹈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构建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培养与舞台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把舞台实践融入音乐、舞蹈等常规课程教学中。即将音乐舞蹈技能期末考评放在舞台,定期开展多元化的舞台艺术实践和校外课外艺术实践,促进学生专业音乐舞蹈技能的强化和提升,以此达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舞蹈技能高质量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