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最古老雄浑的大河,携沙裹浪奔腾而下,在这里,注入浩瀚的大海,在这里,形成世界大江大河三角洲中首屈一指的金三角。那“黄龙入海”的场面成为东营的一大壮丽景观。 时值仲夏,在我们的采访中又分明感受到了科技使中国这块最年轻的土地日益焕发着蓬勃生命力的另一壮丽景观。  相似文献   

2.
我国居民储蓄与GDP增长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世建  付文林 《预测》2001,20(5):29-32
许多研究认为东亚经济增长奇迹的关键原因是这些国家的高储蓄。本文在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在中国的居民储蓄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事实上,与GDP同向变动的应是居民储蓄额,并且我们发现要保证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需要满足一些特殊条件:居民收入必须不断增长、储蓄必须要能顺利地转化为投资。因此本文提出在政策上应谨慎看待我国居民储蓄与GDP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2004年,《在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富豪榜前50名中,民营企业气势磅礴地占了大部分,前10名里赫赫有名的有:中信富泰、国美电器集团,盛大网络、网易公司、新希望集团等。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据经济学家分析,从GDP看,如果仅限于民营经济本身,它对中国GDP的贡献在30%左右,而如果比较宽泛地以民营企业占大股东来计算,那么民营经济对中国GDP的贡献则占到70%左右,对新增就业而言,民营绎济的贡献摩可高诀80%.  相似文献   

4.
浅析绿色GDP     
崔兆文 《科技风》2012,(19):256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将全世界的注意力引到了环境保护上,低碳经济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追求的新模式,我国也由于经济上长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及大量的碳排放,受到西方各国的恶意攻击。本文从传统GDP和绿色GDP的概念出发,分别他们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将绿色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补充指标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十五"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目标研究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修订的GDP数据。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乎所有与GDP有关的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都受到了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2004年我国R&D经费与GDP的比例一下予从1.44%调整为1.23%,使得先前对2005年达到1.5%的规划目标的乐观预期成为可望而不可及。如何看待这一新的统计结果?如何评价“十五”科技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本文根据当年的研究资料和“十五”期间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此进行了分析,以求对于我国科技发展规划目标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1992年以来中国GDP增长速度持续下滑,至今不能说已经走出谷底。现行理论未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以致于影响到目前及今后战略决策的科学性。这种下滑其实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结果,是工业化进程规律的反映。工业化发端时问不同,必然导致到各国产品销售空间的差异,进而影响到GDP增长速度的长期走势。中国应顺应工业化进程规律,转变发展思路,内需、外需结合拓展。通过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提升GDP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7.
徐连仲 《预测》1996,15(4):16-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17年的高速增长。从1978年到199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8%,增长速度居于世界前列。目前,中国经济仍处在高速增长阶段,并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8.
李春艳  刘蓝 《科教文汇》2008,(36):228-228
绿色GDP由于能揭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因此克服了GDP固有缺陷,成为新发展现指引下引导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对公正地评价社会经济增长进程,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GDP,这个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最佳指标的符号,几十年来在中国被赋予了众多的含义,它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也正是这个GDP,让中国当下的环境和生态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事实上,业界存在一个能够平衡二者的指标——绿色GDP,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做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推行绿色GDP需要有考核指标转变做制度保证,当中国各地区的考核不再以单纯的GDP增长为依据时,转变就会变得水到渠成。只有将经济发展与绿色GDP相挂钩,经济增长数据才不会以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为代价,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才能够持续和健康。  相似文献   

10.
R&D投入与GDP增长的关系检验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的到来预示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因素。那么,创新活动中的R&D(研究和开发)投入与经济增长的主要量度指标GDP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是创新投入促进了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刺激了创新投入?本文将通过对六个发达国家即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的R&D支出与GDP增长之间关系的初步研究,尝试回答前述问题,并由此引出关于中国R&D投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人均GDP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阐明当前我国城市人均GDP水平差异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揭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结论是目前我国城市人均GDP水平差异很大,资本投入是影响城市人均GDP的决定性因素,其次是城市的产业结构。外资只对东部和大中城市有明显影响。人口规模与城市人均GDP之间关系不大,在大城市组甚至呈负相关。分析表明转变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非常迫切,片面“做大”城市规模对提高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12.
过去的20年是我国 GDP高速增长的20年,但是生态破坏给我国国民财富造成极大损失,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 GDP的增长。今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将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目标。传统的 GDP指标的缺陷日益明显,我国应借鉴以 GGDP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早日走上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一、传统 GDP存在的缺陷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种,其一是“国民帐户体系”(SNA),为  相似文献   

13.
事件 三月份的“两会”期间,人大、政协委员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其核心之一是,中国再也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应当从唯GDP是瞻转变到建立科学的经济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的成就。然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却是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换来的。倘若到2020年再实现十六大提出的GDP比2000年力争翻两番的目标,即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会有很大的困难。特别是继续沿袭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过度资源消耗实现经济高速发展将难以为继。因此,走出与高速经济发展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资源和环境的约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信息》2004,(10):13-15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今年的1月表示,中国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亟待转变。这种情形下,实施绿色战略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有专家提出,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关键是要给它涂点“颜色”,戴顶“绿”帽子,让它变成一个呼之欲出的“幸福指数”。江苏省省长梁保华也在当月结束的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表示,靠过度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一时的经济增长,不仅不可能长久,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16.
1993年以来,我国开始实施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目的的经济“软着陆”宏观调控政策,1995—1996年期间效果明显,到1997年,稳定的物价水平和8.8%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了“高增长、低膨胀”的新阶段。但同时,也产生了下岗职工数量猛增的问题。下岗职工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增长的首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出现下岗的原因,再研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在新发展阶段,将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切入点,以及衡量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保障建设“美丽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达成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文章围绕绿色GDP评价问题,运用智库双螺旋方法,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角度,为绿色GDP评价提供了创新研究范式,从而拓宽了GDP评价体系研究路径。在绿色GDP评价理论方面,依据DIIS过程融合法的数据收集、揭示信息和综合研判过程,梳理绿色GDP评价研究环节,重塑我国绿色GDP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在绿色GDP评价应用方面,从机理分析、影响分析和政策分析出发,总结我国绿色GDP评价体系演进规律。依据智库双螺旋法DIIS研究过程和MIPS逻辑环节融合,总结绿色GDP评价理论分析和演进规律,提出了构建我国绿色GDP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指标框架和实施路径。针对我国未来发展面临形势和绿色GDP评价重要性,指出在智库双螺旋法指导下,从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和实践应用方面推进绿色GDP评价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科技资源市场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玲 《软科学》1999,(2):14-17
市场经济在我国正式确立,使我国各类经济资源按照市场法则整合、配置和运行成为必然。科技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重要的资源要素之一,要想全方位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经济作用,必须进入市场并通过自主流通、配置、运转。可是,我国自1985年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以来...  相似文献   

19.
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对中国的肯定甚至溢美之词也渐渐多了起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均宣称,2007年中国经济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度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  相似文献   

20.
经济预测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淑芝  纪跃芝 《现代情报》2004,24(12):184-185
本文介绍了经济预测中的线性回归、灰色系统,并准确地预测了长春市未来3年的GDP、客运量、货运量。对长春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