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一带一路"倡议是当下的时代特征与使命,"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决定了其项下教育史课题的存在,需要得到正视和破解。教育史学国别研究力量分化悬殊,过于西方化和美国化,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没有相应的准备和必要的基础沉淀,难以承担沿线国家教育史研究的"新拓展、新开辟"任务。沿线国家的教育史研究与交流是当前与长久以来教育史学的弱点和盲点。教育史学应该以"一带一路"战略视野重新审视自身,思考教育史学科规划与建设,在保持和追求教育史的学术功能之外,结合和发扬教育史的社会功能,让教育史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必要的统一,开启新的规划与建设之路,以实现其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2.
已往的论著给中国教育史分期,都是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分期相对应,因忽视了教育相对的独立性,而不能清晰地描述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且使对一些教育家的评价不够中肯,甚至于失之偏颇。本文试图以教育学理论,从教育自身的变化发展,按"原始教育形态"--"古代学校教育形态"--"现代学校教育形态"重新给中国教育史分期,探寻中国教育史发展的轨迹,并以孔子和张之洞为例,以新思考给他们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术界有一部新的地方教育史著作———《重庆教育史》问世。该书由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老教育系主任、教育史专家李定开教授和原西南大学教育史学术带头人、人文教育系主任(现任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学术带头人、教育史及中国历史学博士生导师、教科所所长)吴洪成教授任  相似文献   

4.
已往的论著给中国教育史分期,都是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分期相对应,因忽视了教育相对的独立性,而不能清晰地描述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且使对一些教育家的评价不够中肯,甚至于失之偏颇.本文试图以教育学理论,从教育自身的变化发展,按"原始教育形态"--"古代学校教育形态"--"现代学校教育形态"重新给中国教育史分期,探寻中国教育史发展的轨迹,并以孔子和张之洞为例,以新思考给他们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历史教育走过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近代的学校历史教育(1903—1949)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强调,历史学应将历史教育史纳入其研究的视野,科学合理地构建基于史学视野下的学校历史教育史研究体系,从史学、教育学的角度掌握研究学校历史教育史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教育史学说与教育史学科的关系问题,是关系到教育史学科建设能否取得整体性进展的前提性问题.在传统与现代释义中,学术包含学说与学科.教育史学史涵盖学说史与学科史两方面的内容.教育史学科是教育史学说发展的产物,教育史学史的考察,应以教育史学说史的考察为重点,而对于教育史学说史的考察,又必须建立在对学者的教育史学实践的理解之上.  相似文献   

7.
对于"教育史是什么?"这个永恒问题,西方教育史学家都在他们的教育史研究或教育史著作中论述了各自的观点。概括起来,他们的诠释主要集中在教育史研究价值(Why)、教育史研究范畴(What)以及教育史研究方法(How)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学教育》2018,(5):9-18
教育史的本体内涵与写作形态是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这将关系到教育史学自身形象的改变。针对"什么是教育史",教育史本体的历史构图显现为教育历史事实、教育历史认识和教育历史语言。针对"如何写教育史",教育史写作的方法图景表现为客观形态的教育史写作、思辨形态的教育史写作和叙述形态的教育史写作。把握住教育史的本体与写作,有利于教育史研究领域的进一步自觉。为此,教育史研究者需要拥有历史哲学的立场和技艺。  相似文献   

9.
海洋教育史是指人类开展航海教育、水产教育、海防教育、学校海洋教育、社会海洋教育等教育活动的历史。作为服务教育强国和海洋强国的教育史研究新领域,海洋教育史体现了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海洋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并为推进海洋教育实践和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学术支撑。海洋教育史在内涵上体现了服务教育强国的借鉴中外、面向未来、培养人才、为我所用等特点,在内容上蕴含了服务海洋强国所需的多重领域;在实践上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培养民众海洋国家意识、锻造新型海洋观、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教育史学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的教育管理模式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每所学校均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与监督之下各自独立地采取与众不同的管理模式来管理自己的学校,简称为"每校一制";二类是所有学校均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与监督之下各自采取同样的管理模式来管理自己的学校,简称为"各校同制".  相似文献   

11.
惩罚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教育史中惩罚的地位和作用的变迁(一)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教育史中,惩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辞海》中对“教刑”一词作了如是解释:“古代学校中所用的刑责。”在我国古代禅宗的教育思想中,特别强调“当头棒喝”对人的惊醒教育作用。“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等古训,更是从古流传至今,并仍被广泛地传诵着。在一些描写古代教育的文学及影视作品中,先生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打戒尺的情形也是非常常见的一幕。(二)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教育家也都肯定了惩罚的教育作用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专章论述了惩罚问题。他一方面不希望“学校…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外国教育史研究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 ,外国教育史学科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教育史学科 (特别是外国教育史学科 )的生存价值受到质疑 ;对教育史研究的性质和功能的片面认识 ,导致了对教育史学科在教育决策和教育改革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理解。但是 ,我们仍然欣喜地看到 ,外国教育史学界的研究者正在以自己的执着耕耘向偏见挑战 ,以敢于剖析和反思自己的勇气在不断的积蓄着力量 ,以“板凳甘做十年冷”的学术精神 ,为丰富中国的教育理论研究而不懈努力。一、教育人物研究对教育家及其思想的研究从来就是外国教育史研究的重头戏 ,2 0 0 1年当然…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史是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教育史研究有自己的特点和研究领域.开展学校教育史研究不仅有利于教育史研究,也有利于学校教育改革的进行.学校教育史研究要建立起研究和解释的新框架,打破单纯就学校研究学校的局限.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领域的直接应用。是计算机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代表着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被认为是人类教育史上继文字出现、学校创立、活字印刷之后的第四次革命。  相似文献   

15.
对现代学校教育的一种历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一直是教育史研究的核心问题.许多教育史学家注重历史的连续性,认为教育史就是学校从小到大,从"萌芽"到参天大树的过程.实际上,19世纪以来,学校教育已经发生了断裂性变化.现代学校决不是以往学校在规模上的扩大,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在现代学校中,教育已经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学校日常生活管理,还是学校建筑本身,都承载着某种教育功能,对学生的心理、身体以及行为进行塑造.  相似文献   

16.
夸美纽斯(T·A·Comenius,1592—1670)是捷克的著名教育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他毕生献身于教育事业。他一生有250篇著作,其名著《大教学论》(1632)是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母育学校》(1633)是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著作都是为了让旧的学校的崩溃与新的学校的设立同时进行。因此,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伟大的教育改革家。我国学术界对他的学校教育思想,特别是教学论的思想研究颇多,但是对他的学前教育思想研究极少。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教育史学评论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把教育史划分为客观的教育史(教育史Ⅰ)、记录的教育史(教育史Ⅱ)、教育史学科(教育史Ⅲ)、教育史学理论(教育史Ⅳ)四个层次的基础上,阐明了教育史学评论对于推动教育史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探讨了教育史评论的客观基础,提出了教育史评论的社会标准和学术标准。  相似文献   

18.
王雷教授     
《辽宁教育研究》2011,(3):F0002-F0002
王雷,男,1962出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国内高级访问学者,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任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学术兼职主要有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常务理事、辽宁教育史志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教育史学科是中国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经走过了120余年发展历程。本文立足时代高度,从全球视野和中国发展两个大局,对21世纪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做了前瞻性思考。在新世纪,为更加有力地发挥教育史学科的作用,使之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为学术和社会做出新贡献,第一,教育史学研究者应更加自觉地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研究宗旨——充分体现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是为了给当今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动力,突出研究外国教育史是为了给中国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方法;第二,教育史学研究者应明确存史求真传承积累与鉴往知来资政育人的双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史学科在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和预测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方面的作用;第三,教育史学研究者应推动教育史学在与时俱进中追求多样性发展,大力开展跨学科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第四,教育史学研究者应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史学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中,教育史学研究者可以在五个方面努力:批判地继承中国学术传统价值取向的合理因素;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史学的思维方式;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学术理论范畴;批判地继承中国史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魏燕 《班主任》2003,(11):10-10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和大众诗人,安徽歙县人。他一生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在教育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1927年3月,为了推行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改革理论,他在南京城郊和平门外的一个名叫“小庄”的村子里创建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著名学校——晓庄师范。开学之初,学校没有校舍,陶行知带领师生们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