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假说——演绎法"课型操作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为例,介绍"假说——演绎法"课型操作: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起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兴趣→学生身临孟德尔一对相对  相似文献   

2.
在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并组织学生讨论孟德尔的解释、讲解其测交验证。然后组织学生分析假说一演绎法及其应用,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这时一个学生问道:“F2代自交的结果也遵循分离定律。如果F2代出现5:3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豌豆是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根据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其一生可以分为种子的形成、萌发以及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等阶段。160多年前孟德尔从34个豌豆品种中选择了7对相对性状(如茎的高度、种子的形状、子叶的颜色、花的位置等)做杂交实验(见图1),无论正反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杂交后产生的第二代(F2)都出现接近3:1的性状分离,通过假说演绎法最终发现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相似文献   

4.
<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对其准确、全面的理解是学好遗传定律的关键。但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一些知识点理解不透彻,对一般的概念、原理含糊不清,常常走人误区,导致不能熟练应用定律来解决问题。现将学生在学习遗传定律时常见的几个误区进行分析说明。1误区一:对"假说一演绎法"的理解有误"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在  相似文献   

5.
<正>遗传综合题通常联系分子遗传学、变异和细胞增殖等内容,以基因互作、致死现象为背景信息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应用,如遗传类型、显隐性和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遗传系谱图分析、遗传图解表述、概率计算及综合推理等。1突破策略1.1遗传定律本质和假说演绎法遗传综合题解答的核心知识是遗传定律和原理的应用,如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2:1,表现型比例为3:1,Aa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表现型比例为1:1。多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的遗传情况可拆分成多个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然后运用乘法原则进行组合即可,如(3:1)×(3:1)  相似文献   

6.
吴成军 《宣武教育》2006,(12):18-21
“假说——演绎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模式和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为例,具体分析了“假说——演绎法”的体现过程,同时针对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和学习“假说——演绎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一种解释归纳推理,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教师正确运用"假说——演绎法"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教材,处理遇到的实际问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从"假说——演绎法"的含义、特点、形式及应用举例等方面谈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将其运用于分析T_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同时简化对某些难点问题的分析。在阐述"假说-演绎法"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假说-演绎法"思路的教学流程设计,并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及反思。  相似文献   

9.
<正> 在"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假说演绎、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感到陌生,在教学中不知如何把握;对于现代基因的概念、基因概念发展的历程以及目前关于生物进化观点的争论等生物学热点问题也十分关注,希望了解最新动态。本文就教师普遍关注的主要问题做一些解答,希望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1如何进行"假说-演绎法"的教学?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进行"假说—演绎法"教学的典型案例。这里就以盂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为例,对  相似文献   

10.
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借助实例,从假说-演绎法的内涵、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在高考中的体现几个角度,对假说-演绎法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和生物学素养等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假说演绎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模式和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应用假说演绎法,让学生以观察为基础,建立假说;以演绎为核心,进行推理;以实验为载体,实施验证,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  相似文献   

12.
“假说—演绎法”建立在学生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假设问题可能存在的答案,再根据答案进行推理,最后通过实验检验是否正确.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答案一致,则假设正确,反之则说明学生的假设错误.“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思路是学生提出问题、基于问题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实验检验、判断正误、得出答案.通过严谨的解题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解题效率,使学生在解决生物题目时做到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3.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一种解释归纳推理,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教师正确运用"假说——演绎法"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教材,处理遇到的实际问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从"假说——演绎法"的  相似文献   

14.
"假说—演绎法"是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内涵。为了更好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假说—演绎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假说—演绎法的内涵和步骤,接着从实验教学、遗传题分析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假说—演绎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教学》2016,(4):44-46
以问题为线索层层深入进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将探究式和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灵活应用交流合作、过程模拟、总结强化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分析实验过程的同时再次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中完成新知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在遗传学学习中,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假说一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建构物理模型",科学家提出了各种定律、模型等。通过学习这些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文通过举例列举了3种科学研究方法的步骤以及整个过程的观察分析、实验探究、验证推理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假说—演绎法"的含义,对高中生物中适用"假说—演绎法"教学的素材、典型案例、解题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8.
<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遗传学中结合数学、统计学和假说演绎法等的智慧结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节又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基础概念丛生、交叠。为此,笔者课前制作了3个微课视频,巧妙地将概念视觉化、过程化,并分散了难点,同时精选基础性、启发性和典型性的题目制成学案,让学生课前练习,依据学情制订复习清单,使复习更具针对性,课堂活动更加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以问题串导思引领学生沿  相似文献   

19.
<正>"假说—演绎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模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新教材必修二模块开篇就讲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突出了"假说—演绎法"的重要性。领悟并能应用"假说—演绎法",可提高大家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题能力,大家必须予以重视。一、对"假说—演绎法"及其基本过程的理解1."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概念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  相似文献   

20.
在遗传学学习中,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建构物理模型",科学家提出了各种定律、模型等。通过学习这些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本文通过举例列举了三种科学研究方法的步骤以及整个过程的观察分析、实验探究、验证推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