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中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促使他们有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问在有疑之处教师提问必须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使学生有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他们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使他们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是问在学生的有疑之处,而是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学生不仅没有探究欲望,他们还会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学生的疑一般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学生自知有疑的地方,一个是自觉无疑而实则有疑的地方。对学生自知有疑的地方,教师要引…  相似文献   

2.
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疑问,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那么,在研究性阅读中的探究性提问,应该问在哪里呢?一、问在疑难处教师的提问必须在学生的质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一旦解决,他们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精神上得到极大满足,也引起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学生的质疑之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自知有疑的地方;一种是自觉无疑而实则…  相似文献   

3.
<正>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教师巧妙设计"问题",使课堂提问达到"画龙点睛"的艺术境界,学生思维的门扉将不难开启,知识之水自然会源源而来。怎样设计提问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呢?一、问题要设计在有疑之处教师设计提问必须设计在学生普遍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设疑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之一,决不容忽视。探究性设疑与传统课堂上的提问,有许多不同之处。探究性设疑的主要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启迪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欲望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教师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内在的动力,首先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关系,让学生敢于设疑,勇于探究。其次,在教法上必须改变一问一答式的教学,要留给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时间。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始。”教师只有让学生有了自己的“惊奇”、“疑问”,学生方能有效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如:在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时,教师问:你们从标题能发现些什么?学生进入探究的情境。生甲:有些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个,有些事物的  相似文献   

6.
运用探究性提问的策略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究性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重要方法,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问,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而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具探究性,避免“问而不答”的尴尬局面。为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生,我认为探究提问应该做到: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贵有疑".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怎样设疑,于何处设疑,往往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品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加以解决的问题,都能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但教师在课堂提出的问题在教学中分量较多,最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问题,疑设得好就是成功的一半,善教者必善问,一个优秀的生物教师必然是善于设疑、提问的教师.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学会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设疑导学艺术.要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一定要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因此,笔者就如何在课堂中运用设疑导学艺术,发表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提问是每个老师都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但传统课堂上的提问与当今倡导的探究性提问,其要求却不大相同. 探究性提问的主要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为此,进行探究性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探究性提问有别于传统课堂上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时机进行有效的探究性提问,可以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关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有效的探究性提问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曹红艳 《考试周刊》2014,(17):92-93
疑是思维的开端,而思维又与问题联系在一起。学生有了学习欲望,才能更投入地学习。教师应作出有利于提高学生问题探究兴趣的评价,保护他们提问的热情,消除他们的消极心理。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组织利于学生找出规律的材料,便于学生探索、实践、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宋洁 《河北教育》2009,(5):41-42
1.问题应有备而来,设于可疑之处。提问是为教学要求服务的。为提问而提问是盲目的提问,而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因此,课前应充分地备教材、备学生,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设置在相应的位置,因为只有学生自己的有疑问题才能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大胆提问,并鼓励其对所提问题进行探究,养成习惯。  相似文献   

1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是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引起思考的动因,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的最积极因素。问题是兴趣的启发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充满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最受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示学生认识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提问很多,但大多数是记忆型的问题,较少是探究性的。所谓探究性提问是指那些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积极进行发散思维的提问。一、探究性提问的特点1.鼓励性。教师的提问要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推动学生进行集体或独立的探究活动。从内容上来看,这种提问属于高级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高级思维形式来回答…  相似文献   

14.
在阅读教学中,“问读讲练”是教者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运用得好,就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反之,则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学贵有疑,课堂提问能启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提出:"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由此可见,提问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音乐课堂上的有效提问,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同一问题,这样问,学生不知所措,那样问,学生就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能"一潭死水",而那样问,则会"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十余年的课堂观察,我发现音乐课堂上的教师提问,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 :“学贵质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课堂设疑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之一 ,决不容忽视。探究性设疑与传统课堂上的提问 ,有许多不同之处。探究性设疑的主要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启迪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探究性设疑的方法灵活多样 ,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下面介绍几种供大家参考。1 联系实际设疑法。数学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所以 ,利用联系实际的方法设疑导学 ,往往比较容易诱发学习动机。例如 ,在讲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节时 ,我出示了这样…  相似文献   

17.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技能,但如何提问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深入思考,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各种策略来提高问题的有效性。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的思维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起他们的需要,因需要引起他们的积极思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觉地在问中学,在学中问。  相似文献   

18.
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疑问,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那么,在研究性阅读中的探究性提问,应该问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9.
教师设疑提问,学生质疑问难,是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呢?首先,教师要精心设疑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做到提问适时、适度、适量。其次,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到尊重学生,给他们一个勤于提问题的心,引导学生,给他们善于提问题的"脑",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最后,教师"设问"应与学生"质疑"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陈瑞琼 《教师》2011,(32):73-74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提问不科学,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