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沈家本(1840-—1913)字子,号寄,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沈家本于光绪九年(1883)考中进士后步入仕途,三十年中有二十余年主管司法,先后担任刑部左侍郎、大理院正卿、法部右侍郎、资政院副总裁等司法要职。光绪二十八年(1902)起“奉上谕”研究中西法律,兼任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是我国近代在法学上力主向西方学习的先进知识份子代表。在他主管清末司法工作的实践活动中,依据自己长期从事司法工作的经验及其精通古今中外的司法知识,在中国近代法制改革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人对他评价甚高,称他为“法学泰斗”、“清代最伟大的法律专家”、“中…  相似文献   

2.
赵依凡 《中国博物馆》2022,(2):121-128+136
中国近代的博物馆与图书馆同在教育救国的思潮下被引入中国,并逐渐成长为社会教育的“双翼”。由于其密切联系,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图博合一”等相互“共生”的现象,并逐渐形成三种“共生”模式:“附设模式”“图书博物馆模式”和“并立模式”。其中附设模式始终为主流,又以博物馆附设于图书馆为主。近代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共生”关系实际可追溯至二者的古代形态。“共生”与互动关系中可见明显不平衡性,博物馆常处于附属位置。这种不平衡的共生关系深刻影响了中国早期博物馆的发展,也对近代图书馆、近代社会教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希泌,张椒华编的《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科》中陈虬写于光绪十九年的《拟广心兰书院藏书引》一文,其中说:“吾有(应作友)许拙学先生于光绪壬申,尝首创心兰书社,同人以为便”。考光绪朝无壬申年,而文巾有:“自开办以来,积二十一年”语,可见光绪壬申当为同治壬申(十一年)之误。由此,我  相似文献   

4.
大学士载龄生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龄,镶蓝旗满洲宗室,爱新觉罗氏。光绪三年正月由吏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光绪四年五月补大学士,光绪六年九月休致。光绪九年(1883年)死,赠太子太保,文恪。据《镶蓝旗满洲大臣年岁册》记载:“宗室奕贵佐领下兵部尚书载龄,现年五十四岁,嘉庆十七年四月十二月戌时生。”此因无具文时间,以其所记载龄之年岁与生年互相推算印证,应为同治四年造报。这样,只要能进一步证明载龄在同治四年确是54岁,那么此册所载其生年便可确信无疑。咸丰元年九月十二日内阁典籍厅致军机处移会所附《清单》中载明:“学士宗室载龄。镶蓝旗满洲,…  相似文献   

5.
大学士福锟生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锟,镶蓝旗满洲宗室,爱新觉罗氏。光绪十一年十一月由户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光绪十八年八月补大学士,光绪二十一年间五月休致。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死,谥文慎。据光绪十八年造报的《镶蓝旗满洲大臣年岁生辰册》记载:“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宗室福锟,五十九岁,道光十四年十月初五日时生。”照此册所记福锟在光绪十八年时59岁推算,其生年应是道光十四年,与此册所记其生年完全相同。但这毕竟还只是据同一件档案作出的推断,要确定其所记福锟的年岁生辰无误,尚须再求得佐证。光绪十二年军机大臣奏呈的《遵旨查开王、大臣年…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1987年写了一篇关于博物馆史的文章《天津考工厂是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发表于《中国博物馆》杂志,它引起博物馆学专家的注意和批评。关于“天津考工厂之争”,其焦点似乎不在于“第一、第二”,而集中于“天津考工厂是不是一个博物馆”。这确实是关系到“近代博物馆概念”的问题。打开文化部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学概论》,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道  相似文献   

7.
<正>一、横滨正金银行在东北的扩张横滨正金银行由日本中村道太郎发起,创办于光绪六年(1880),总行设在日本横滨。光绪二十年(1894)后,随着与中国的贸易增多,特别是在营口已形成满洲贸易总汇的条件,因此横滨正金银行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决定在营口设立支店。这标志着日本金融势力开始侵入辽宁及整个东北地区。光绪二十六年(1900),横滨正金银行营口支店正式开业,总辖东北地区所属各支店和出张所。当时,日本人称牛庄支店,  相似文献   

8.
裕德正白旗满洲人。光绪二十九年八月由兵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土,光绪三十年十月授大学土。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二日(公元1905年11月28日)卒。关于裕德的生年月日,据光绪二十二年、二十五年、二十九年正白旗满洲都统呈报军机处的《正白旗满洲大臣年岁册》分别载明:成福佐领下左都御史裕德,五十岁,十月二十二日生。成福佐领下理藩院尚书裕德,五十三岁,十月二十二日生。成福佐领下协办大学士裕德,五十七岁,十月二十二日生。这三件档案说明,裕德在光绪二十二年五十岁、二十五年五十三岁、二十九年五十七岁,按各该年的具体年岁推算,…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引述国际博协2015年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记忆+创造)=社会变革”,分析了国际博协关于博物馆变革社会表述的局限之处,在此基础之上,试图勾勒出博物馆变革中国近代社会的四种模式,以补充国际博协概念之不足。综理归纳之后,文章强调之所以博物馆在中西方社会变革过程中会有不同作用,当源于不同的历史社会情境,作为他山之石的博物馆,实质上仍是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整体性吸纳当中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较早的科技类博物馆,民国时期交通博物馆的研究具有博物馆史和近代科技史的双重意义。交通博物馆筹建于1912年,隶属于交通部,1914年正式对外开放,1928年划归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其建立与兴衰,折射出中国早期博物馆、早期工业发展的特点和命运。  相似文献   

11.
《发现海昏侯》是全国第一本全面解读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图书。该书沿着五年来考古发掘的时光轨迹,从考古科普的维度,图文并茂地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前世今生”,诉说其背后的点滴故事,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从一万余件文物中精选的各类极具代表性的文物,为读者打造了一座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纸上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史上,左宗棠(字季高,又字朴存)是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人物。他生活的时代,经清嘉庆、道光、成丰、同治、光绪五朝,历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边疆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作为清朝的封疆大吏,他自然在“靖内”方面与民众的反清起义为敌;作为反抗列强侵略的民族英雄,他又能够在“御侮”方面誓同西方殖民主义者抗争;作为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巨擘之一,他则为中国的近代化立下了创榛辟莽的劳绩。  相似文献   

13.
1898年发生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政治革新,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自6月11日光绪皇帝下达“定国是谕”开始,至9月21日慈禧太后重新训政,下令逮捕康有为等维新人士,幽禁光绪,变法总共经历了103天。当时澳门的《知新报》称其为“惊天动地、千百年未有之事,波涌云连,忽起忽落”,形容变法自上而下,迅猛异常,但真是忽起忽落吗?  相似文献   

14.
曾纪泽,字劼刚,湖南湘乡人,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卒于光绪十六年(1860)。同治九年(1870)由二品荫生补户部员外郎,光绪四年(1878)奉命出使英、法,光绪六年兼任驻俄大臣。从此,揭开了曾纪泽一生中最辉煌、同时也是最为人褒贬不一的政治生涯的帷幕。光绪七年,他通过反复与沙俄政府周旋,终于改定了前任使俄大臣崇厚所定约章,“障川流而挽即逝之波,探虎口而索已投之食”,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两岸地区,受到世人的交口称赞。光绪九年,由于法国帝国主义对越南与中国南部的觊觎,引发了终止于光绪十一年的中法战争,被人们认  相似文献   

15.
荣禄,字仲华,号略园,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生于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死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他在1852年(咸丰二年)“门荫工部主事”步入仕途。由于他“工策划,富权谋”,深得慈禧的宠信,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身兼将相,权倾举朝”,成为1900年义和团运动前后清朝政府中的关键人物。因此,全国许多大小官吏,特别是他的亲信爪牙,事无巨细都向他禀报或密陈,积累了大批函札。这些函札多已散失,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收藏有部分《荣禄存札》(以下简称《存札》),共三十二册,大都是《辛丑条约》签订前后的各方来函,对研究帝国主义侵略者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的一些过程,以及它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危害和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等,都提供了一些原始资料。笔者因参加整理,得先窥一斑,现略作介绍,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各类博物馆中,近代工业遗址博物馆是晚近出现的一种类型。目前我国这类博物馆还为数极少,但是西方发达国家这类博物馆正呈现出较为快速的增长势头。近代工业遗址博物馆的产生与城市发展、工业转型有关,西方发达国家早于我国几十年率先进入了工业的转型期,他们对工业遗存的认识突破了以往我们给遗产划定的“时间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严复(1854-1921)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地翻译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治制度,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严复自称“天演哲学家”,他从传播达尔文进化论(他译为“天演论”)开始了他的“西学”介绍工作。他的翻译工作主要集中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个时期。值得指出的是,严复在翻译介绍“西学”的过程中,曾概括地阐述过翻译理论,谈论过版权和版税问题,而且他同1897年成立的商务印书馆有过密切的合作关系。因此,严复在近代中国的翻译史和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深受西方影响,早期自然博物馆的营建体现出了两个不同方向。西方对生物学的研究经历了博物学狭义化到实验生理学为主导的方法转向、博物馆内部教育功能的发展趋势以及外强入侵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共同推动了中国早期自然博物馆的落地生根。西人营建的中国早期自然博物馆是欧洲自然史收藏体系下的一部分,这类“学究式博物馆”研究属性强,不以服务中国社会为目的,影响有限。而中国本土的不同阶层在传播博物馆观念与实践上均做出了各自回应,他们身处衰败之际与觉醒年代,肩负救亡图存之责任,其创办的一批“公共教育博物馆”彰显了对科学的求索,对国家未来的希冀。这些博物馆体现了科学传播的公共性价值。  相似文献   

19.
清代私人藏书除瞿杨丁陆四大家外,还有被叶昌炽称为“小藏家”的常熟赵宗建旧山楼。赵字次侯,亦作次公,生于道光七年(1827年),卒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终年七十三岁。赵宗建“先世宗室玉牒,由江阴迁常熟北郭,是为宝慈里赵氏”,“曾祖同汇,祖元恺,  相似文献   

20.
张之洞(1837-1909)是晚清著名的封建官僚,洋务派首领之一,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五朝,有47年的仕宦生涯.有人评价他是一位不甘寂寞、既趋新又恋旧、颇能审时度势、堪称与时俱进的风云人物.毛泽东曾说“我们最不应该忘记一个近代人物,他就是张之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