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3 毫秒
1.
近年来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在流行病学和社会科学等人类科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方法在统计学层面能够对因果效应进行内部有效的无偏估计,不少科学家以之作为研究方法的黄金标准.从RCT设计和实施中的显著性检验、外部有效性、随机化操作三个层次来看,RCT的可靠性并非不言自明.此外,研究因果效应还应考虑基于机制的证据,该证据类型被目前的证据等级所忽略.维C癌症疗法案例的研究进展表明基于已知机制的实验证据在探究因果效应方面同等可靠.综上,以RCT作为唯一和最佳的研究方法标准均不适当.  相似文献   

2.
一、心理效应与皮革马利翁效应1.心理效应的涵义在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中,某种人或事物的行为引起了其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就叫做心理效应。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可能是积极的反应,也可能是消极的反应。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认识和了解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3.
米玛央珍 《考试周刊》2014,(53):186-186
心理学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或事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或事所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效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对文化问题的诠释上,目的论诠释和因果论诠释都有缺憾,应该引进一种诠释学的诠释模式.这种模式基于伽达默尔"效果历史"的理念,不仅注重文化中的因果关联,而且把人的理解当成文化中的因果关联得以建立的必要环节和基本要素.理解的介入,打破了因果关联通常要求的那种时间上的接续关系,使得不同文化能够实现超时间的因果关联.  相似文献   

5.
吃回扣也能构成犯罪吗编辑同志:最近我院药房负责人王某因多次收受药品生产厂家的好处费,被检察机关收审。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一部分人认为,回扣现象在目前商业流通领域普遍存在,双方都是自愿的,王某的行为属一般违法,应给予行政处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药品是特...  相似文献   

6.
因果诡辩术     
《高中生》2006,(15)
因果联系在现实中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有时同样的原因可引起多种结果,有时一种结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因果诡辩术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引申出互为对立结论的诡辩技巧。因果诡辩术可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使人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7.
语言(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的彻底变革,从根本上讲应取决于对其教学规律的认识。因此,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语言教学规律作了大胆的尝试性探索。从“因果效应程序”谈起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语言教学诸项内因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因果效应关系,并且,这种效应关系还可形成固定的效应程序。请参看图表1:  相似文献   

8.
结构助词“所”跟介词“以”紧密结合,组成一个固定结构,在古今汉语句法结构上起着很大的作用。其意义和用法多而复杂,有些问题在汉语界仍有争议。就因果句中“所以”的语法功能而论,人们一般认为:文言文因果句中的“所以”只是一个名词性词组(结构),而不是因果连词,只表示原因而不表示结果;只有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才成为表示结果的因果连词。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完全符合古汉语的实际,否认了现代汉语因果连词“所以”的源和流。事实上先秦汉语因果句中除大量用“所以”为名词性词组表示原因的用法外,也出现  相似文献   

9.
孙怀芳 《文教资料》2010,(27):20-22
《醒世姻缘传》是近代汉语末期的一部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重要语料,本文对《醒世姻缘传》中的因果连词进行了穷尽性考察。以了解因果连词在该书中的运用情况。对因果关联词在因果句中的搭配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统计了各关联词语的出现频率,从历时角度进行了分析,以求较清晰地描述出因果连词在近代汉语末期的这一语料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因果联系是客观世界中一种普遍的本质的联系,在物理教学中深入揭示物理规律中的因果联系,加强因果分析,既有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物理基础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本文将物理教学中加强因果分析的做法简介如下: 1 分清因果地位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量是通过比值来定义的.如 p=m/V,R=U/I、E=F/p、C=Q/U等.在这种定义方法中.物理量之间并非都是互为比例关系的.但学生在运用物理公式处理物理习题和问题时,常常不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义,分不清哪些量之间有因果联系,哪些量之间没有因果联系. 即使是同一个物理公式,在不同的物理现象中,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因果原理内涵的剖析,指出因果原理的内涵包括四层含义:由因知果、由果知因、因果转化和因果区分。论文在因果原理指导下解决了高原矿井通风技术难题,分析了技术方案设计中的因果分析过程,并总结了因果原理对安全技术活动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出于理由的行动如何被理由解释,学界分为因果主义和非因果主义两派。因果主义认为理由对行动的解释是因果解释,非因果主义认为理由对行动的解释不是因果解释。因果主义面临怪异因果链条的挑战:在某些情况,理由引起了动作,但这些动作不被视为行动。因果主义者试图刻画理由引起行动的正确方式以回应怪异因果链条,但这些尝试不成功。非因果主义面临对比解释难题的挑战:如果两个理由都能解释行动,只有诉诸因果事实,才能说明行动究竟出于哪个理由。文章主张一种承认理由具有因果作用的非因果主义。理由具有因果引起和非因果辩护双重作用,但只有后者才能解释行动,理由的因果事实与理由对行动的解释不相干。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教师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心理效应对于处理好师生关系、管理班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心理效应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重视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并努力发挥其积极的方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首因效应、南风效应和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潜能生的作用上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较常见的现象和规律,是因人和事物的行为作用,而引起他人和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教学中的心理效应一般指,师生相互交往中的某些心理活动对教学效果产生的影响.一般说来,心理效应对教学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巧妙合理地运用心理效应,往往能使自己的教学事半功倍,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心理效应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药品回扣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它不仅阻碍了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还侵害了国家和患者的合法利益,诱使一部分医务工作者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本文从医药市场混乱、政府定价机制不完善、医疗机构运行体制存在缺陷、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分析了药品回扣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赫洛克效应"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洛克效应"说明人的发展需要关注."赫洛克效应"理论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在中小学,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与发挥,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但在高校,目前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影响了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该文在分析高校众多学生不被关注的原因的基础上,试将"赫洛克效应"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当中,努力服务于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管理就是管人。对于学校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管好教师这一群体。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某种人物或者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所以,巧用心理学效应可以提高学校管理效率。一、做好领头人——狮羊效应"狮羊效应"来自于拿破仑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定HPLC-MS/MS测定大鼠脑微透析液中斑蝥酸(CTR)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用HPLC-MS/MS法测定大鼠脑微透析液中CTR浓度,分析并评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并进行合成。结果大鼠脑微透析液中CTR低、高浓度(0.19,35.90 ng·m L-1)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2,2.08ng·m L-1(P=95%,k=2)。结论本方法的不确定度在低浓度时主要由基质效应、曲线拟合、重复性和生物药品配制引入,在高浓度时主要由基质效应、重复性和生物药品配制引入。  相似文献   

20.
真正的教育一定是以人的生活为基础而展开的,教育本身即构成人的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教育话题.虽然我们不可能把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当作教育过程来处理,但"教育作为生活的过程乃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