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利用SEM 观察了敏化剂为玻璃微球的乳化炸药受动压作用前后的微观结构,发现受压后的乳化炸药发生破乳;分析了受压距离与乳化炸药破乳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当乳化炸药受到不变的动压作用时,其破乳程度是随着受压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在爆破实践中适当提高炮孔间距,可改善乳化炸药的破乳情况,从而保持乳化炸药爆轰性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第 I卷(选择团共 SI分)A a逐渐减小.B.a不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C.口逐渐增大D.a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8.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如果使它们的带电量增大,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 ()它们之间的静电力F将() A.色散现象.B.干涉现象.A.变小.B.变大. C.衍射现象.D.光电效应.C.不变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2.卢瑟福是根据下列哪一个实验结果,提出原子。9在下端封闭的竖直玻璃管里有一段水银柱,的核式结构学说的…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文言文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迁,文言文与人们的现代生活语言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增大,且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定的困难,加之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准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这样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策略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乳化炸药油相中加入不同含量的乳化剂(Span80),测定被不同含量乳化剂乳化的乳化炸药的爆速,分析乳化剂含量对乳化炸药爆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乳化剂含量从1.5%增加到4%,乳化炸药的爆速先呈增长趋势,但当乳化剂含量超过2.5%时爆速开始下降,乳化剂含量在2%到2.5%时爆速出现一个最大值,此时乳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乳化炸药一般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温度在-30℃的情况下能稳定传爆,但在立井冻结砾石层段爆破施工中,却出现了大量的盲炮,根据现场分析和试验结果,产生盲炮的原因是炮孔中的水结冰,体积增大,压力升,使炸药密度增大,超过其稳定爆轰的临界密度,根据产生拒爆的原因,采取了克服拒爆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6.
WAR ORAFTⅢ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做AZEROT的幻想大陆上,时间设定为距离上一次人类与兽族战争的15年后,这次除了人类(Human)与兽族(Orc)之处,还有另外新加入的两主,那就是不死族(Urdeac)和黑暗精灵(Night (?)),而整个故事,也随着这四个势力之间的战争而逐渐展开。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蟾蜍坐骨神经干外表面放置2个引导电极,给予最大刺激引发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产生,AP产生后经神经干传导而先后通过2个引导电极,记录坐骨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Biphasic Action Potential,BAP)。然后不断增大2个外置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分别记录BAP,观察BAP波形的改变。结果表明:BAP的前相总是高于后相;随电极距离的增大,引导出的BAP前相与后相之间出现切迹,且切迹随电极距离的增大逐渐明显。提示膜电位的空间和时间时效性决定了距离变化引起的BAP的不同波形,并阐述了BAP变化产生的机制,加深对神经生物电活动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1.同向运动两物体一前一后同向运动,它们之间距离的大小变化取决于它们运动速度的大小.若前快后慢,则距离增大;若前慢后快,则距离减小; 若快慢相同,则距离保持不变. (1)最大距离若两物体的速度由前大后小逐渐发展到速度相等或前小后大,那么在速度由前大后小到速度相等这段过程中,两物体间距离在增大;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距离达最大.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孤独感本土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在缩短,而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却在增大,而且人们对"孤独"的感受也在逐步地加深。据有关统计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某出版社1999年版《新编初中物理试卷》有这样一道题:给自行车内胎打气,起初空气很容易压入车胎.可是到后来就不容易了,试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该书提供的答案是:这是因为随着空气不断地被压入车胎后,车胎内空气分子间的距离不断减小,分子间的作用力逐渐增大的缘故. 在其它的各类辅导书上也常见到类似的题目.现教材(华东版)第88页也有气体为什么易被压缩的练习题,参考答案也是分子间作用力小的缘故. 众所周知.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作用,它们的大小路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  相似文献   

11.
用VAE乳液对聚氨酯(PU)乳液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共混乳液的稳定性、相容性、初粘力和膜的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调整VAE乳液的pH值为弱碱性,再与PU乳液共混能得到稳定的乳液,两者显示一定的相容性;加入10%的VAE乳液能有效地提高PU的耐水性和初粘性。  相似文献   

12.
从紫茉莉种子中提取胚乳成分,设计、制备粉底,并测定其相关性能。经检测,粉底的遮瑕性好,稳定性高,不含紫外吸收剂,表明该实验室制备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制备高分子量的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乳液。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单体浓度4.92mol/L,引发剂浓度0.30%,乳化剂浓度6.94%,油水体积比1.2:1.0(环己烷做分散相),搅拌速率300r/min,反应温度45℃。采用过硫酸钾-脲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可以获得较理想的PAM乳液,Span60和Tween80混合物是聚丙烯酰胺乳液制备的最佳乳化剂。  相似文献   

14.
化妆品乳化过程中引入微波作用可以有效地细化乳化液滴颗粒,改善产品的外观,提高乳化体的稳定性。微波作用可以改变及降低乳化液滴表面的电性,降低体系粘度使得液滴界面膜的机械强度变低从而加快液滴的破裂,与机械均质乳化结合可以将液滴分散形成更小的颗粒。  相似文献   

15.
苯丙乳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壳单体预乳化和种子乳液聚合工艺,以苯乙烯为核单体,丙烯酸丁酯为壳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OP-10为混合乳化剂,以过硫酸钾,过硫酸铵,为混合引发剂,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备出具有耐酸、耐碱、耐盐、耐高温、耐寒的苯丙乳液。当取苯乙烯(55.5~58)g、丙烯酸丁酯(44~55)g、乳化剂(2~2.5)g预乳化和乳液聚合分别在45℃、80℃时能制备出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可用作水性涂料。  相似文献   

16.
本采用自制乳化剂合成的丙烯酸酯乳液,经测试,自交联后的涂层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光泽性和附着力。  相似文献   

17.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为混合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乳液聚合制备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水性共聚乳液.用粒度测定、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等仪器对聚合乳液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引入氧化还原体系合成苯丙乳液能在较低温度下引发进行,乳液聚合产物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新规范对船用油水分离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开发符合新规范要求的产品,在大量科研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乳化液膜分离试验系统,并按试验方案进行了相关试验。  相似文献   

19.
乳液与微乳液聚合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聚合机理和聚合产物性能两个方面 ,分析了微乳液聚合与乳液聚合的差异 ;并介绍了反相胶束智能微反应器的原理 ,探讨了智能微反应器制备纳米微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丙烯酰胺水溶液为分散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Span-80和OP-10为复合乳化剂,制备了丙烯酰胺均聚物(PAM);考察了溶剂、交联剂及其用量、氮气、单体浓度、乳化剂种类、油水比、引发剂用量对PAM均聚物性能的影响.较佳的聚合条件为:交联剂的用量为单体质量的2.5%,单体AM的含量为40%,油/水质量比接近1.0,引发剂过硫酸铵为单体含量的0.9%,使用复合乳化剂Span-80/OP-10,HLB=5.35.在此聚合条件下,制得的PAM均聚物的粘度较大,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