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延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1):106-108
通过对"美国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作者菲茨杰拉德和小说主人公盖茨比"美国梦"的分析,展现了菲茨杰拉德在作品中深刻反映的社会现实,揭示了美国社会浮华背后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2.
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展示的是美国"爵士乐时代"的社会生活.一战后的美国虽然经济繁荣,拜金主义兴起,但并未提供致富的有效途径,因此普通大众的"美国梦"还是遥不可及.运用社会失范理论,本文对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代表作《热血和冷血》、《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和《没有骨气的男人》进行了分析,指出三部小说的主人公马瑟、约翰和...  相似文献   

3.
《人间天堂》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处女作,一经问世,便引起极大轰动,给年仅24岁的菲茨杰拉德带来了极高的赞誉。这部长篇小说记录了艾莫里·布莱恩“幻想—恋爱—幻灭”的成长历程,作家以其特有的敏锐与智慧捕捉到时代的脉搏,通过生动形象的笔触再现了那一时代下背景的社会与生活,以主人公艾莫里追寻“美国梦”以及其梦想幻灭的整个历程,展现了人们在纸醉金迷的表象下的堕落与道德沦丧。菲茨杰拉德在《人间天堂》的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其对生活和时代的细微观察,而这也成为其后期小说创作中的一贯主题。  相似文献   

4.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著名的现代作家 ,被誉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以描写本世纪 2 0年代美国年轻一代对现实的期望、不满和失望为内容。他最成功的长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以盖茨比的形象反映了自己曲折的人生经历与悲剧命运 ,深刻地揭露了崇尚金钱的社会罪恶。可以说小说中的盖茨比就是另一个菲茨杰拉德  相似文献   

5.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被誉为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本文拟从原型批评的文学理论视角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解读。从小说的整体着眼,小说的情节符合"太阳-英雄"模式;小说中的时间安排对应了弗莱的原型季节模式;从小说的内容着眼,本文从圣经故事中找寻小说中"追逐"和"放逐"的两个原型母题。  相似文献   

6.
爵士时代的代表作家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成功地运用象征手法,展现了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生活现状.再现了美国年轻一代从对美国梦执著追求,到被金钱腐化,从而梦想破灭,继而又梦想重生的过程。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中的剖析社会问题的根源,深刻抨击了道理的沦丧、信仰的缺失,发人觉醒而重拾梦想,小说结尾处表达了对关国梦仍怀有希望。菲茨杰拉德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发出了爵士时代年轻一代的心声。  相似文献   

7.
秦祥涛 《文教资料》2014,(36):109-111
一部《了不起的盖茨比》使菲茨杰拉德获得了"自亨利·詹姆斯以来迈出第一步"的伟大文学成就,但其纸醉金迷的现实态度和小说中主人公悲惨的"失败"结局也常为学者所指责。而事实上,这种"失败"却隐喻着菲茨杰拉德文学创作的良苦用心,文字背后蕴含着积极的追寻精神。他的伟大之处,便在于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承认"失败"并努力剖析"失败",构建一个美好的文本理想。  相似文献   

8.
夏古华  王馨 《文教资料》2012,(16):21-22
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在他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以独特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爵士时代"的社会风貌,鲜活地塑造了女主人公黛西这一多维女性形象,她曾经是盖茨比的初恋情人和一生梦寐以求的恋人,现在是汤姆·布坎南的妻子。她是一个资产阶级富家小姐,是能体现美国"爵士时代"资产阶级贵族人生观、价值观极富代表性的人物。  相似文献   

9.
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夜色温柔》深刻体现了“爵士乐时代”的社会面貌和时代脉搏。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罗丝玛丽、迪克、尼科尔分别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中本我、自我、超我相对应。结合小说文本,详细解读三个主要人物与三重人格理论的对应关系,深刻体会菲茨杰拉德的巧妙构思,感悟《夜色温柔》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研 《华章》2011,(29)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作品.在小说人物的塑造方面,菲茨杰拉德对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无疑是这部小说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本文通过对小说中颜色、事物等基调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分析,展示出人们在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等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的冲突.通过对这种冲突的必然性和毁灭性象征意义的分析,展示出作者对其所处的浮躁的“爵士乐时代”的深刻鞭挞和对美国梦的遥不可及的辛辣讽刺.  相似文献   

11.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作品。在小说人物的塑造方面.菲茨杰拉德对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无疑是这部小说最突出的写作特色。通过对小说中颜色、事物等基调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分析。展示出人们在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等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的冲突。通过对这种冲突的必然性和毁灭性象征意义的分析,展示出作者对其所处的浮躁的“爵士乐时代”的深刻鞭挞和对美国梦的遥不可及的辛辣讽刺。  相似文献   

1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表作家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当代最深刻的美国小说之一,它所表现的完美的艺术世界深刻再现了那个时代美国的社会风貌。作品以其独具匠心的复杂结构,独特的叙事视角得到了无数中外叙事学家的青睐。从叙事学角度这部小说的时空结构加以分析,论述了作者所运用的叙事手法对取得鲜明的艺术效果以及揭示作品主题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霍桑的小说《红字》向来被认为是17世纪英格兰地区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它对某些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解剖,认为"原罪"是当时社会问题和矛盾的根源。但是对"原罪"的解读,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哲学大师黑格尔从认识论的角度重新构建了"原罪说"。文章从此视角出发,结合小说《红字》的文本,对"原罪"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总体格局,是以鲁迅和矛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作为主潮左右着整个文坛,在"左翼"文学之外,京派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学支派。京派作家里尤以沈从文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30年代,沈从文创作了以《边城》为代表的许多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的抒情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流变中,他的小说以独特的审美风格,引人注目,为京派小说乃至中国现代小说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作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在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以这一时代为历史背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处于那个时代中的各类人物的千姿百态。小说的情节设置被作者赋予了深刻含义,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这一作品,可以发现其所隐含的深刻意义,从而揭示美国梦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对菲茨杰拉德小说创作的研究是将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文本所内涵的指意系统重新审视,将小说创作纳入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社会文化的表征中加以透视和考察,力求参悟现实,鉴往知来。  相似文献   

17.
图像时代,意识形态的运行方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以往的意识形态通过"不可视"拉开与受众的心理距离,权力者魅力的获得要经过人们情感的"升华,"以"距离"来凸显其"崇高",以"崇高"来赢得人们的信仰。而在图像时代,意识形态通过"可视"拉近与大众的心理距离,越是接近大众深层欲望的就能获得越多的支持。图像以它最为感性的面目占据人的心灵,被图像包围的大众在其虚拟"魅影"的笼罩下,丧失了对于真实世界的认识能力,图像以其感性的客体实现了对大众意识形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虽然具体描写了日本社会这一舞台,但读来更似一种美国小说,比起日本文学来,他更倾心美国文学,在众多的美国作家中,他最为钦佩的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村上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与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两部作品都是探讨都市青年的内心世界的恋爱小说;都对主人公予以高贵、滑稽、悲剧性的描写;都以"我"的第一人称倒叙体的形式来叙述故事;作品中都交织着各式各样的对立体:生与死,感伤与快乐;幻想与现实等.可以说村上春树就是当代的菲茨杰拉德.  相似文献   

19.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盖茨比的形象反映了其曲折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深刻地揭示了美国人在"爵士时代"的崇拜金钱、道德沦丧以及"美国梦"的彻底破灭。从某种程度而言,小说主人公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化身。因此,将围绕"美国梦"对菲茨杰拉德及盖茨比的形象进行探微。  相似文献   

20.
高莉 《考试周刊》2012,(9):23-24
弗·司格特·菲茨杰拉德.“迷茫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其独特的视角与写作方式对20世纪20年代“爵士乐时代”的各个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及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描绘.预示了“美国梦”的幻灭。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作品独特的艺术写作风格,讲解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对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现实的反思.以及对美国社会矛盾的折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