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现行公司法尚未确立完善的公司瑕疵设立及其救济制度, 而瑕疵设立的公司又会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消极的影响, 因此,在借鉴其他国家立法及理论的基础上,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司瑕疵设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我国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的立法规定,并结合两大法系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科学合理之处,评析了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瑕疵设立制度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关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司法从正面规定了公司的设立条件,但对违反设立条件而取得工商登记的情形缺乏系统规定。这一重大立法缺位,导致了相关当事人行为无法可依,司法系统与行政系统各行其是缺乏衔接。本文基于此现状,对国外公司设立瑕疵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对我国现行相关规定进行梳理,以期理顺公司设立瑕疵制度的法理线索,对构建我国的公司瑕疵设立制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已被公司登记机关批准登记为公司并获得营业执照后 ,发现存在有设立过程中并未完全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设立公司的情形 ,这种情形被称为公司设立瑕疵。从西方国家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规定的经验看 ,我国公司法应该完善公司设立撤销制度来处理公司设立瑕疵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司瑕疵设立现象的发生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由于我国公司法对公司瑕疵设立问题的处理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致使实践中对于瑕疵设立公司效力的认定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仅影响到公司自身人格的稳定性,也必然危及公司股东的利益及其与公司交易的安全。所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深入研究公司瑕疵设立法律规制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公司设立过程中,股东或设立人可能因各种原因对公司法规定的设立事项或程序进行规避或违反,对此,英美法系国家一般采取瑕疵设立原则承认主义,而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一般规定的有设立无效或撤销设立登记制度。我国应借鉴两大法系的优点,结合我国实际,确立以公司设立形式判断为主要原则、以公司设立无效为补充的制度体系,并就设立无效公司的认定程序、公司行为的效力等问题加以规定,从而解决目前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  相似文献   

6.
瑕疵设立的公司法律主体资格的存续与否涉及到相关社会公众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检讨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关于公司瑕疵设立的法律规定和理论学说,并结合我国实际,指出我国公司法在规范公司瑕疵设立方面立法不明确,不够体系化。通过逻辑和经济分析,建议我国公司法应该采取原则有效主义。  相似文献   

7.
股东大会决议制度是按照"资本多数决议"原则将大多数股东的意思上升为公司团体的意思.股东大会决议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意思表示.现实生活中由于多种原因,股东大会决议可能存在瑕疵,包括程序瑕疵和内容瑕疵.这势必会影响公司,股东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对其进行必要的法律救济是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保护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我国现行公司法对决议瑕疵的解决途径规定的并不充分,许多方面甚至存在空白,因此需要对决议瑕疵的救济加以详尽规定,使之完善,以实现股权平等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注重企业维持、交易安全的当今,我国《公司法》对公司瑕疵设立的规制存在明显缺陷。笔者认为,结合我国国情.实行以维持瑕疵设立公司法人格机制为主、否认机制为辅的制度取向,建立起瑕疵补正制度前置、公司瑕疵设立否认诉讼后置的处理模式.加强对瑕疵设立责任人法律责任的追究,将是完善我国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公司设立瑕疵制度与公司法人格否定制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律制度,二者在价值取向、法定事由、法律后果以及适用程序上均不相同。但是,由于理解的偏差、立法的不完善、司法解释的某些错误,致使在审判实践中对二者的应用产生了混淆。因此,应当正确理解这两种制度的关系,并从管辖途径、法定事由、法律后果以及适用程序上完善这两种制度,以便正确地指导审判实践。  相似文献   

10.
公司设立无效制度之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瑕疵设立会使公司内外部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侵害交易相对人与善意股东的合法权益,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在法理上,公司法在追求社会整体效益的目标下,赋予利益相关人启动消灭公司人格程序的权利,剔除瑕疵设立的公司或尽早补正公司设立的瑕疵,以维护交易的公平、安全和经济秩序;同时,在制度经济学上,公司瑕疵设立肯定主义与否定主义的制度成本,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和制度环境,认为肯定瑕疵设立公司的法人格,其法律效益更好,对于一般的设立瑕疵,给予公司设立人瑕疵补正的机会,以维持公司法人格的延续。  相似文献   

11.
公司自治与我国公司法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自治是社会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实现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件:一、公司法律人格独立;二、具有相应的法制保障。但在我国,公司法律人格难以真正独立;非国有公司与国有公司法律地位不平等;公司法重强制性、实体性规范,轻任意性、程序性规范。因此,为保证公司自治,必须对公司法作相应修改。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引进公司法人制度后,公司法人格被滥用现象层出不穷,严重破坏了公司法人制度的生存环境。而当前我国司法对此尚未形成系统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规则,为完善现行《公司法》,有必要揭开公司的面纱,对我国现行公司法人制度进行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有煤炭企业大多处在现代公司化改制进程中。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经济转轨时期的一些制度性原因,企业的治理模式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必须对此加以研究,改善我国国有煤炭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促进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当普通教育纷纷接受国际化方式教学的同时,职业教育也马不停蹄寻找与外国优秀的职业院校合作,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合作办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担负输送人才的重任,国家必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通过讲述当前中德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新状况以求给我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我国中小企业问题研究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议;并对建立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的模式、内容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公司资本是公司存在和运转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保证交易安全及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和实现公司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前提,因此,我国公司法规定了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度。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防范机制和处罚措施,使我国的公司资本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落空。对此,笔者提出应明确投资者虚假出资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承担资产评估和验资、验证等中介机构虚假验资的责任以及公司登记机关对验资机构的制约及其对明知虚假出资的公司仍然予以登记的责任,以期完善我国注册资本验证制度。  相似文献   

17.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对经济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许多企业内部控制薄弱,会计秩序混乱,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文章剖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等改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得税制度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英国是最早实行公司税制的国家,其税制内容完善、结构合理。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对中英两国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制改革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