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Rosenblatt提出的文学交感理论(Transactional Theory in Literary)为根基,以审美阅读(Aesthetic Reading)与发现阅读(Efferent Reading)为探索元素,跳出Rosenblatt所提出的阅读方式框架,推导出"ATE"阅读模式.结合教学个案研究实践,从关注"阅读文本"、"阅读过程"、"阅读感悟"、"阅读技巧"和"信息传递"五个方面指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以审美阅读为导向,以调动学习主体的"内驱力"为教学原则,注重课文导入环节,通过两次互感交流,拓展阅读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与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郑伟青 《新教师》2019,(11):30-31
国际阅读能力发展研究(PIRLS)提出,通过阅读去学习,学生能力国际评估(PTSA)提出,阅读素养的形成除包括阅读理解的过程和技能外,还包括对阅读的态度。在这些理念的影响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模式该实现怎样的嬗变?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应有哪些革新?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高中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高中各学年度,除了重视课内阅读(语文读本)外,还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经典阅读、新闻阅读、时文阅读)来提高写作技能,真正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内(写作)的通透。一.经典阅读与作文教学经典阅读是个体生命建构自我灵魂、完成自我超越、提升生命境界的必经之途。国学大师季羡林特别强调要读国学经典:"有一个平凡的真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时也是每个学生今后发展必备的技能。因此学生必须掌握阅读技能,尤其是小学生。然而,小学生在阅读时,常常出现"漏"字(漏掉字)、"加"字(添加字)和"错"字(读错字)的现象。在阅读出错时,眼睛是如何运动的呢?一、小学生阅读出错的成因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人在阅读时,眼睛从一个注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Mortimer·J·Adler,1902-2001)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出了适合于论说类(学术类)作品"四层次"阅读方法: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并针对不同阅读层次提出了不同的阅读规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内容"部分"学习任务群1%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目标与内容(3)"指出:"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  相似文献   

6.
小学阅读教学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英语阅读教学已然掀起波澜。小学阶段学生阅读资源匮乏,阅读兴趣不浓,种种现象显示学生似乎只是在"被阅读"。本文探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3I原点,即意愿阅读(Intention Reading)、问题阅读(Issue Reading)、想象阅读(Image Reading),它能够唤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张开想象的翅膀,回归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7.
对中学生来说,学习阅读、学会阅读、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是最终掌握英语、提高英语水平的必由之路.对于刚跨入高三的学生来说,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来提高英语水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高考也越来越注重阅读能力的考查,阅读部分(90分)占总分(150分)的60%,以完形填空(30分),阅读理解(50分)和短文改错(10分)三种形式出现.所以,有"得阅读者得高分"一说.那么,怎样提高高三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历次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多次提到"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每一学段的"阅读"部分就对阅读的字数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是"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是"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是"不少于100万字"。也就是说,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的总量应不少于150万  相似文献   

9.
正一直以来,英语阅读教学都缺乏一个系统、有效的教学模式来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摸索出一条路径——三段式阅读教学法,希望借此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一、何谓"三段式"阅读教学法"三段式"教学并非一个新名词,以前它在英语教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中都有运用。本文中的"三段式"仅针对阅读教学而言,即将阅读教学分为三个阶段:阅读前(Pre-reading)、阅读中(While-reading)、阅读后(Post-reading)。我们的教学也要根据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语文教师,应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为首要任务,让学生从经典"阅读"走向"悦读"。使阅读教学中,阅读的主体(学生)与阅读行为(阅读教学活动)处于愉悦之中。而悦读教学是以语文课堂为坚实的基点,组织生动而富有情趣的课堂,教师把语文课讲出浓浓的情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从"读"中读出"趣味"。搭建阅读平台。历经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经典小说名著和现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我国灿烂文  相似文献   

11.
学校经典阅读生态的建设与学校教育追求"美好生活"息息相关,更是新时代教师重要的文化使命。正视传统经典阅读生态遭遇被"互联网+"时代的习得性阅读习惯(移动化、交互化与碎片化)冲击的事实,新时代重建经典阅读生态,必须顺势而为,采取如下策略:以"精神漂流感"统摄移动式阅读;以"多元化邂逅"拓展交互式阅读;以"新形态经典"牵引碎片式阅读。  相似文献   

12.
吴永树 《新教师》2019,(10):21-2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了"把整本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为辅佐"的阅读主张。自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阅读教学理念,再加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任务群之后,整本书阅读在单篇课文阅读的长期"垄断"之下,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赵志刚 《快乐阅读》2011,(27):84-85
一、大量阅读是快速作文的坚实基础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可见,阅读量对写作的影响是直接的,阅读量越大,对写作的影响也越大。没有大量的阅读,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一)阅读欣赏课的落实。每周一节阅读欣赏课,要雷打不动,阅读欣赏  相似文献   

14.
古人讲,创作是"情动辞发"。狭义的理解":辞"即词语,它是文章的细胞;阅读是"披文入情",阅读者通过词语展开与作者、与自己的对话。词语成为表达(出)和阅读(入)的枢  相似文献   

15.
"非构思"写作理论在完全颠覆和解构传统意义上的"构思主义阅读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非构思阅读"的理论和方法.它指出,"非构思阅读"不仅是一个充分关注了阅读主体、阅读当下语境、时空背景下的阅读智慧的阅读行为过程,而且是一个有阅读思维操作模型(赋形思维模型、路径思维模型、文本思维模型)的阅读过程.  相似文献   

16.
戏剧类整本书阅读实践启思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学习任务群之间的沟通。在关联学习任务群的指导下,确定阅读内容,实践阅读方法,探索剧本阅读"这一本"的价值,归纳出"这一类"剧本的阅读钥匙,进而形成较为系统的戏剧类整本书的阅读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整本书阅读"既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学习任务群之一,也提供了一种阅读理念和方法。整本书阅读有助于学生拓展阅读深度,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在教学指导方面,教师要通过对阅读速度、阅读思路和读书笔记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8.
阅读过程,是阅读者再创造的过程,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  相似文献   

19.
《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有"少儿优先,保障重点"的基本原则,强调必须保障和促进少年儿童阅读作为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从小培养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使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文章结合小学课内外阅读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改善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兴忠 《教师》2013,(6):126-126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显然,重视课外阅读,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性导向。《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还明确规定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阅读总量应当在400万字以上的量化要求,其中第一、二、三学段的阅读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