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管理创新意味着国家、市场、社会等诸多主体走向协调发展,是一种共同体的治理思路.本文以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为分析视角,提出以人口(人的参与和发展)、空间(人的生存场域)、组织(人的生存方式)三要素为基点,国家与市民社会两维度为机制的共同体治理思路.国家与市民社会协同共治,三要素协调发展,以共同体的培育为基础,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2.
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演进、突出问题与改革进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奚进 《教育与职业》2019,(18):17-23
总结梳理我国职教集团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以有序探索、逐步推进为表征的萌发探索期,以政府引导、政策规范为依托的规模扩张期,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内涵提升期.从以上发展脉络可见,职教集团化办学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然而,我国职教集团化办学仍然面临着制度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参与主体的态度"冷热不均"、机制构建缺乏创新与突破、治理结果陷入"集而不团、团而无力"的状态等诸多突出问题.新时期深化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改革,应加快完善顶层设计,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支持体系,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完善政府参与以及利益协调机制,加强内部治理,建立多元共治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教育评价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社会组织参与高职教育评价可以有效解决政府参与高职教育治理的缺位、越位、错位,破解高职院校自主发展和内部评价机制不健全、社会监督不充分等问题,进而构建管理、办学、评价一体化教育治理体系。委托代理关系源于“专业化”的存在,代理人基于相对优势代表委托人行动,作为“第三方”的社会组织参与高职教育评价事实上是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的结果。作为“第三方”的社会组织参与高职教育评价面临文化认同缺失、利益分配不均、信息不对称等现实困境。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组织参与高职教育评价,需强化评价文化建设,为社会认同营造文化环境;促进评价制度多元化改革,打破制度路径依赖;开展互信沟通机制建设,减少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理解误差;着力社会组织机构和能力建设,提高社会组织评价的实际效能。  相似文献   

4.
社会治理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组织来完成,没有社会组织的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不可能完全实现。社会治理创新既包括政府在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治理方面的创新,也包括社会组织在社会事务治理方面的创新。社会组织作为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培养创新意识、发现创新机遇、凝聚创新共识、提供创新动力、推动创新进程、沉淀创新成果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当前,人们意识到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理论探索,必须创新现有的政策治理机制,使教育改革与发展真正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共同参与的公共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这样的非政府组织恰好就是社会力量从政策层面参与教育治理的典范机构,其自身作为社会组织参与政策治理以及为动员公众参与政策治理所做的努力,可以为国家及理论界思考如何建构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政策治理机制提供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科学把握社区教育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内涵及相互作用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发展的进程中迫切需要社区教育的参与,也对社区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和目标.社区教育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有效途径和创新载体.  相似文献   

7.
社会组织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是理解当代中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主要就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逻辑前提、行动路径、内容与机制等一些基本问题进行阐释和分析.我们认为,在改革开放土壤中生长和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凭借自身独特的性质和功能,从一开始就深刻嵌入到教育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并在"国家主导"的框架下,循着"补充式参与"的路径,在参与国家宏观教育决策、地方教育创新和学校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治理的语境中,社会组织这种自下而上的参与本身就构成对教育治理的回应,其本质意义在于建构教育治理话语、型构教育治理格局和增益教育治理效能.从更深层次角度看,这种"回应"也拓展了教育治理的公民视角.为进一步优化社会组织实践,需要重塑对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认知,推进社会组织内涵建设,创新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依法推进社会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并且建立起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近年来,从我国发生的各种重大社会事件中可以发现,社会体制的发展滞后于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甚至对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形成制约。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因此,不断推进行政改革,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等路径,成为提高我国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治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成为必然选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的变化促使中央政府必须创新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模式和基层社会自治模式,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调节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的变化促使中央政府必须创新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模式和基层社会自治模式,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调节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赵春霞 《江苏高教》2021,(11):81-85
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和治理方式,将人类带入崭新的大数据智能化时代,同时也给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带来深远影响.在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中,大数据智能化技术能够优化高等教育治理主体、模式、机制、结构等,化解高等教育治理困境,推动高等教育治理创新,但也给高等教育治理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为此,应当正确运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高等教育治理机制,优化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建构多元参与、协同治理的高等教育治理格局,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
学院治理是大学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大学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中流砥柱,参与学院治理能够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以A大学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教师参与学院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现有规章制度体系不完善、治理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不健全、教师参与动力不足、治理文化缺失是大学教师参与学院治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构建完善的学院治理制度体系,优化学院治理组织结构与机制,激发教师参与动力,营造协同共治的治理文化氛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组建"中国教师协会"参与教育治理来重构我国教育新秩序实属必要.教师协会参与教育治理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公民理论、政府失灵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教师协会参与教育治理的主要领域包括:参与推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叁与政府的公共教育服务活动渗与为教育发展提供专业服务活动、参与改变不合理的教育决策、参与和促进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多元主体参与区域公共管理是一种全新的治理机制,然而这种网络化的治理也正面临发展困境.本文从政府、非营利组织、公民以及它们之间的合作关系等4个方面分析了多元主体参与区域公共管理的困境,认为应大力推动体制和机制创新,培育和发展公民社会组织,优化社会治理资源,努力建立并完善公民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区域公共管理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创新社会管理要着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和作用。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着内部运行活力不足、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政策参与不足的现实困境。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就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妥善处理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加大政策扶持和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组织自我治理;参与社会服务,建立政治互信。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活动的内涵与现实状况,认为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基本行为模式是委托模式、竞争模式和主动模式。面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实境况,指出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路径是: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完善自身内部治理机构;以深化综合改革为核心,加强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建设;以管办评分离为目标,明晰社会组织与政府、培养单位之间的关系;以依法治国为根本,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进度。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就是说创新社会治理方法和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已成为国家的政策方针,而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里的重要一环,本文以公众参与治理为视角,通过调研黄南州泽库县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典型事例,了解该县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情况,以此为基础来分析泽库县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构建和完善相关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持续推进教育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议题。把握教育治理效能提升的本质内涵,必须契合其独有的教育治理现代化宏观政策语境和高质量发展阶段背景,以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目标为指引,重视教育治理效能提升背后的价值追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及获得更大更多更好的社会效应为价值旨归。对照“十四五”规划纲要和教育现代化目标要求,教育治理还面临着权责边界不清、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足、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社会组织有序参与不足以及治理碎片化现象凸显等诸多治理难题。要持续提升教育治理效能,以有效的教育治理解决这些难题,需要完善“一核多元”的教育治理结构,提高多元主体的教育治理能力,创新有效的教育治理机制以及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治理。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治理创新的大背景下,区域成人高校作为区域性的终身教育机构,应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各项工作。从相关性来看,社会治理创新的内涵揭示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的必要性,社会治理创新的要求与区域成人高校属性具有一致性,而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是区域成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因此,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清晰的定位,同时,与社区的天然联系成为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的便捷途径。研究表明,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区治理创新,立足点在于服务区域民生,突破点在于创新服务方式,关键点在于推进社区治理,基本点在于把握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20.
公众参与已成为世界政治民主发展的热点,公共政策制定则是国家治理社会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和参与方式进行创新,以形成一种实质性而非形式上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