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170名击剑运动员损伤进行调查,探索击剑运动员损伤的发病规律,从而采取适当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调查结果表明:击剑运动损伤以慢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为主,其中发生在膝关节的髌腱腱围炎(占16.22%)、髌骨软骨病(占15.32%)、髌尖末端病(占13.96%)和躯干部位的腰背肌肉筋膜炎(占13.29%)最为多见;而急性损伤主要以肌肉拉伤(占12.61%)为主。损伤的原因主要有局部负荷过重(占25.23%)、准备活动不充分(占20.27%)、技术错误(占15.54%)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中国击剑队164名优秀运动员身体功能的测试,介绍功能动作筛查的基本方法,并通过数据的分析,总结中国击剑优秀运动员身体功能特征及薄弱点。中国击剑优秀运动员功能动作总体表现为:腘绳肌、比目鱼肌的柔韧性较高;肩关节内旋、后伸及内收能力较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活动度及核心区稳定性较弱。FMS测试分值与专项训练相关度较高。国击剑优秀运动员身体对侧筛查中,身体两侧不平衡明显。表明击剑项目是身体两侧不平衡项目,综合表现为双腿、双肩及躯干的不平衡。中国击剑优秀运动员不平衡案例中,持剑手与同侧脚过栏架步能力、同侧肩关节灵活性相关,与对侧脚直线弓步能力相关,与两侧直腿上举能力、旋转稳定性能力相关度不高。  相似文献   

3.
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参加第七届全运会(四川赛区)赛艇决赛的233名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调查。带伤者53.23%,共141例次,涉及到14种损伤。腰肌劳损、膝关节髌骨软骨病、膝关节髌健腱病和髌尖未端病、肩背筋膜炎几种损伤占全部损伤的88.88%。损伤的基本原因与专项技术特殊要求、忽视放松活动、力量练习中动作不正确有关。由此提出了预防原则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选取国家击剑队,江苏省击剑队和江苏省体校击剑队员为被试,共115名。采用MANOVA分析了不同运动等级、不同剑种运动员的神经活动特性,研究结果发现:击剑运动员神经活动的平衡性、强度、灵活性和稳定性指标随着运动等级的提高表现出了明显的递进式变化,健将级以上运动员较健将级以下运动员的优势显著。在神经活动的稳定性上,佩剑运动员显著低于重剑和花剑运动员。顶尖水平佩剑运动员在"刺激-反应"任务上倾向于适度控制准确性而追求最快反应速度。运动员神经活动平衡性、强度、灵活性和稳定性的4项观测指标具有较高的鉴别力,可以作为高水平击剑运动员选材和训练水平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从第四届全运会以来,江苏省击剑队一直居于我国击剑强队的前列,并长时间占据击剑界的半壁江山,并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击剑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江苏击剑能够保持长盛不衰的原因除了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外,注重自身的训练水平、优化教练员梯队、尊重科学训练的态度,也是促成江苏击剑队的竞技水平始终走在中国剑坛前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国内21所高等院校的405名篮球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损伤率达72.52%;52.22%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28.67%的运动员在专项训练中受伤;急性损伤多于慢性损伤,损伤率为59.70%;常见的运动创伤依次为膝关节损伤(损伤率为29.35%),踝关节损伤(损伤率为17.75%),腰部损伤(损伤率为15.36%);其损伤原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够(占18.43%)和局部负荷过大(占15.02%)。  相似文献   

7.
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运动创伤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国家跆拳道奥运集训运动员进行运动创伤调查。 48名运动员 ,伤 43名 ,患病率 89.6 %。查出伤 119人次 ,人均伤病率为 2 47.9% ,平均发病年龄为 2 0 .0 5岁。发病时平均专项训练年限为 3.11年。跆拳道运动创伤主要发生在训练中 (72 .4% ) ,伤病多以急性损伤为主 (5 1.3% )。以膝关节 (36 .1% )、踝关节(13.4% )、手 (11.8% )、腰 (9.2 % )、足 (9.2 % )、会阴阴囊 (7.6 % )、大腿 (5 % )、小腿 (4 .2 % )、骨盆 (1.7% )、头部和肘关节 (各 0 .8% )为好发部位。最为常见的是髌尖末端病、踝关节韧带损伤、前臂、掌、指趾骨折、指趾关节损伤。带伤训练为 6 1.5 % ,治疗效果明显好转为 40 .9%。损伤原因为训练因素 ,局部负荷过大、缺乏保护。因此 ,提高训练水平 ,加强医务监督 ,重视对急性损伤的及时处理是减少创伤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旨在调查运动损伤与训练年限的关系。对广东女子手球队员的运动损伤调查,发现参加训练的访3年及7年以上的老队员,其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训练年限与急性损伤成反比,与慢性损伤成正比;发生损伤部位的前三位为踝关节(25%)、手指(21%)和膝关节(17%)。对刚参加专项训练的队员,严格控制一般素质调练与专项训练的转移,规范技术动作,对微细损伤及时处理,是减少运动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击剑项目参加国际比赛历史不长,但已取得可喜的成绩。1978年3月在马德里的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上,我国剑坛新秀栾菊杰与苏联运动员拉·扎加列娃激烈搏斗时,被对方断剑刺伤了左臂(持剑臂),带着重伤,忍住剧痛,进行顽强的拼搏,终于荣获了青年女子花剑亚军。1981年她又带着严重的伤病,坚持了大运动量训练后,在法国的克莱蒙费朗举行的名将云集,强手如林的第三十六届世界击剑锦标赛上,又为我国赢得一枚银牌。同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国际邀请赛,我国女子花剑个人获冠亚军,团体获第一名。在取得这些成绩的的同时还应当看到,我国的击剑运动水平除了女子花剑外,与欧州一些先进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要攀上世界高峰,除要加强身体素质、技术和战术的训练外,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必须重  相似文献   

10.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参加安徽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运动会六支体育院校队伍共计129名排球队员进行了有关运动损伤的调查及病因分析。结果显示:队员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于指腕关节、肩关节、腰背肌群、膝关节和脚踝等处,且不同位置上的队员其损伤发生的部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训练和组织过程中缺乏科学性,训练、比赛前的准备活动做的不够充分,身体机能欠佳以及心理状态不良等。建议运动损伤应从训练和比赛、队伍组织管理过程和日常心理及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防治并举,以便于最大限度地减少队员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国家乒乓球队80名乒乓球运动员的流行病调查,对主要伤病类型和受伤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及建议。方法:采用运动损伤调查问卷和临床检查等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项目实践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现运动损伤70例(120人次),损伤病种52种,患病率为87.5%。乒乓球运动主要损伤部位是腰、膝和肩,分别为25%,20%和17.5%。主要损伤类型是肌损伤20%、韧带伤18%和末端病16%。最为常见的乒乓球损伤病种为肩袖损伤、腰肌劳损和膝脂肪垫炎,分别为10%、10%和5%。统计分析了不同技战术打法的运动损伤率,最高的是直拍单面拉弧圈球的打法。乒乓球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为局部劳损、运动疲劳和肌肉力量不足等。建议合理安排身体局部负荷,提高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质量,针对不同技战术打法制定不同身体训练方案,以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12.
运用高速摄像机现场获取了世界杯和世锦赛女子佩剑冠亚季军决赛和半决赛的影像资料,通过对决定性进攻过程解析数据的分析和研究,结论如下:速度型选手重心水平速度增加量较小,多步进攻时重心速度贡献率约为50%,同步提速期屈臂过大,加速型选手重心水平速度增加量较大,多步进攻时重心速度贡献率大于50%;选手的爆发力决定着佩剑最大速度;保障胜利的前提是进攻中高于对手的平均水平速度的数量要大于对手,但不片面追求速度;进攻中选手多采用手超前的同步方式,相比手滞后同步方式其速度小防守有效性高;同步与不同步具有矛盾的技术特征:不同步造成佩剑水平速度5%~12%的损失,同步则降低重心和手的水平最大速度,确立适宜的不同步时间差将是均衡两者、完善个体同步技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第十届全运会沙滩排球决赛阶段的全部男女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旨在探讨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规律,为预防和减少沙滩排球运动损伤提供有效依据.结果显示,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总体发生率为47.7%;急性运动损伤发生率的解剖学分布由肢体近端向远端逐渐增高,慢性损伤则呈相反趋势;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的足踝部急、慢性损伤以及拦网时的运动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国外.及时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态调整运动负荷、积极创新多样有效的训练方法、进一步提高准备活动质量、完善技术动作等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运动员的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规律以及愈后效果等.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100%;以急性损伤和中、轻度损伤为主;以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损伤、滑囊炎、软组织挫伤为主;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膝、踝、肘、腕和肩关节等;运动损伤发生于日常的专项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时期.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包括:运动性疲劳或运动量过大、专项训练过多、局部负担过重、自我保护意识差、心理状态不佳、带伤训练或比赛、准备活动不充分等.  相似文献   

15.
中枢疲劳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而环境因素是影响运动员中枢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中枢疲劳和环境因素对击剑运动员的影响更加突出,因此以中国国家击剑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击剑运动中环境因素与中枢疲劳的相关性,并基于ANN建立了在各种环境因素下运动员中枢疲劳通用预测模型和分组预测模型.实验表明,建立的击剑运动员中枢疲劳通用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性能,其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值的相关系数为0.68;针对不同运动员组别,建立的击剑运动员中枢疲劳分组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其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值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70.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怀化学院乒乓球专项课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乒乓球专项课运动损伤情况较严重,发生率达70%;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依次是肩关节、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训练水平不足、准备活动不充分、疲劳堆积、身体素质差。针对损伤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足踝部受伤率最高(42.0%);常见的损伤类型包括扭伤(43.4%),擦伤(24.3%),挫伤(13.7%),和拉伤(13.7%);主要操作原因是场地质量不好、准备活动不足、缺乏自我保护和犯规等,建议加强运动损伤防治知识的传授和健康心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以田径技术课教学过程中的准备活动为研究对象,在论述了准备活动在田径专业课教学中的作用、原则后,指出:准备活动的创编应与专项教学内容相结合;田径专项技术课教学中的徒手操的选用应与美育教育相渗透。  相似文献   

19.
腘绳肌拉伤是当前世界竞技体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热点与重点问题之一。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对腘绳肌致伤的风险因素、机制、评价以及训练防范机制进行梳理,认为肌肉收缩适宜长度缩短、力量不均衡、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腘绳肌拉伤的主要因素;等速测力法与实地测试法评价腘绳肌拉伤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在训练实践中建议采用腘绳肌离心训练的方式,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强度、频率,课次间歇至少48 h等训练策略,能够有效避免腘绳肌运动拉伤。  相似文献   

20.
对于比赛来说,准备活动是为克服人体各器官生理惰性,调整心理状态,适应比赛环境,缩短进入比赛状态时间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中国女排在重大比赛中进入比赛的状态比较慢,这同中国女排在比赛前的准备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对10支女排俱乐部队和国家女排的训练活动进行了现场观察和统计,认为:国内高水平女排队伍(包括国家女排)比赛前准备活动只重视身体的准备,而忽视了心理的准备,准备活动内容没有新异性,这是造成进入比赛状态比较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