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齐白石画梅花的数量最多(图1)。齐白石30岁左右曾刻有一方闲章"吾友梅花",表明了他对梅花的喜爱。中国人喜梅、爱梅,赋梅以人格化的象征,将它尊为"四君子"之首。历代诗人都有咏梅的佳诗,画家们也留下了许多画梅的名作。齐白石最爱画梅,他画的梅花浓艳热烈、苍劲纵逸、格调高古,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那秋生 《健身科学》2010,(12):16-17
忠骨仙脉 陆游有两个自喻:梅花与野鹤。象征着诗人具有独特的精神:儒家之忠贞与道家之放逸合为一体。 儒学之本,曰忠曰敬曰尽心。这是陆游基本的品德与行为准则,同梅花一般“只有香如故”。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兴亡捆在一起,献计献策,尽职尽心。直到临终还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身忠骨,铮然作响。  相似文献   

3.
何必 《收藏》2013,(2):60-64
有趣的是,古人对盒子的指代都有股寂寥惆怅的表情,富贵浓情和落寞清绝的对比,反倒值得人玩味。身为收纳之物的盒子,也因经历"时间的灰烬"反复打磨,才有了和光同尘的质感。最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除了主人和藏家的热忱外,还有一片岁月的阴影。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里,特别注重谐音带来的吉祥寓意。储物之"盒",因为收纳的实用功能,兼与和睦之"和"、合欢之"合"同音(甚至通假),而备受风雅人士和能工巧匠们的钟爱。这些轻巧的盒子,虽然形状不同,用途各异,但都以静谧精致的装饰,寄托着主人和制造者美好的心绪:盒为"和合",象征繁荣、富裕、顺利、长寿,甚至还有温婉隽永的爱情。但有趣的是,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笔下,原本象征美好"盒"却是另一番光景。无论是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留下的"唯将旧物表深情,钿盒金钗寄将去",还是张先《碧牡丹》中写到的"思量去时容易。钿盒瑶钗,至今冷落轻弃",抑或韩惺的《玉合》,"罗囊绣两凤凰,玉合雕双鸂鶒。中有兰膏渍红豆,每回拈着长相忆。长相忆,经几春?人怅望,香氤氲。开缄不见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6,(3)
正花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川炉所铸梅、兰、竹、菊四君子花钱更是别具一格,其中的魁首便是"梅"钱。笔者所藏一枚"梅"钱正面为一树梅花,背面是精美的楷书诗句:"而今来问和羹事,先向百花头上开。"该钱直径50毫米,黄铜铸造,雌刻精美,古朴雅敛,品相精良,应是清代此类花钱中的上品。梅与松、竹被誉为"岁寒三友",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梅花种种美好的寓意,梅花在传统的吉祥纹样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古代花钱的价值,除了与它的年代和稀缺性有关,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的美感和寓意。这枚四君  相似文献   

5.
李挺 《收藏》2015,(1):93+92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名句。竹是正直、纯洁、谦虚的象征。中国人用竹、食竹、赏竹、咏竹、画竹历史悠久,除我中华民族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将竹子的实用性和审美特性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能赋予竹子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先秦时期,华夏先民用竹作为书写载体,同时也将竹制成日常生活器具。至唐、宋、元,中华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了一批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间将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将梅、兰、竹、菊合称为“四君子”,其中都少不了梅花。在我国诗、书、画界以梅为题材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难怪梅花有“花魁”之美誉。梅花,也是我国电话卡的重要题材。原中国邮电电信总局发行的中国名花IC卡中就有一枚以梅  相似文献   

7.
人们称赞王成喜先生为"梅花王",他的梅花,与众不同,那般繁荣、茂盛、蓊郁、缤纷。梅花,给人以喜气、吉祥、希望与健康,人们喜欢梅花。王成喜的梅花,已不只是自然中梅花的单纯写照,而是艺术化了的梅花。把艺术生活化,把生活艺术化,是人类生存所追求的极致品位。梅花惹人喜爱,因为它有傲气、傲骨、精髓、精神。  相似文献   

8.
贾关法 《收藏界》2013,(11):73-78
梅花以傲霜斗雪、清香幽雅,独秀百花之先,被誉为“东风第一枝”。据《诗经》等记载,我国的植梅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魏晋南北朝以后,梅花成为文人笔下的重要题材,咏梅、画梅之风日盛,不知有多少骚客名流、丹青妙手为之痴迷。  相似文献   

9.
朱有仪 《收藏》2012,(1):86-91
"龙"是中华民族进入农业社会后创造出的一种虚拟动物,被尊为万兽之首,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说文》中认为:龙,鳞虫之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多种动物之所长的神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都是真实的,唯有龙是虚拟的。在中国古代艺术品中,龙的影子几...  相似文献   

10.
弘扬中华武术培养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文化竞争越演越激烈,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党和国家在新格局的重要目标。民族精神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的精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点是"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中华武术被誉为中国"国宝"和"国粹",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结晶,通过练习武术可以培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因此,通过弘扬中华武术培养民族精神,对我国在新时期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各地、各民族的舞龙表演虽然各具特色,但其主旨均在于通过舞龙活动增添节日气氛,祈求风调雨顺,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和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推崇。《顶板凳》是中国传统的杂技节目:演员用头部顶起两米多高、四米多长,总重量达八十多公斤的30条板凳,同时  相似文献   

12.
郎绍君 《收藏》2013,(13):324-327
在古代文献、诗词和士人生活中出现梅兰竹菊,可谓历史久远。《易·系辞上》有"同心之言,其奥如兰";《诗经·卫风·淇奥》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陶潜《归去来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绘画中出现梅、兰、竹、菊的题材,约在唐代,在文人之间流行并达到形式上的成熟,约在宋元。宋末的赵孟坚著有《梅谱》(佚),将四者编在一起,以画谱的形式传播,则始于明万历年间黄凤池辑的《梅兰竹菊四谱》。而称它们为"四君"、"四君子",则是陈继儒以后的事了。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6,(11)
正"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是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的一首咏梅诗,道出了北宋王安石笔下《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那种超凡脱俗的魅力。梅花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又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开于岁末早春严寒之时,花色绚烂,以其所具有的忠贞、高洁品性而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钟爱,如北宋爱梅成痴的林逋,在草庐前遍植梅树,终年与梅、鹤相伴,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在我国绘画史上,历代画梅名家层出不穷,如被称为"墨梅始祖"的北宋衡州画僧释仲仁,还有南宋的扬无咎,元代的王冕,清代"扬州八怪"中的罗聘、金农、李方膺、汪士慎等。明代亦不乏画梅高手,且看——  相似文献   

14.
陈树群 《收藏界》2013,(4):37-39
古往今来,有无数人吟咏过梅花。从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到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被人们赋予了高洁坚贞的品质,也寄托了人们太多的情感。同治、光绪两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七、象棋与军事象棋也是对战争的一种模拟,象棋中的两军对垒,就是象征古代战争;每方棋子又分为王、军师、上将、天马、步卒等,象征古代社会的不同阶层;各棋子的子力战斗力不同,象征其权利、地位不同。而象棋的对弈过程就如同打仗,双方斗智斗勇。打仗、战争有《三十六计》有《兵法》,而象棋也有《象棋十诀》: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弃子争先、舍小就大、逢危须弃、慎勿轻速、动须相应、彼强自保、我弱取和。下棋"不得贪胜",战争也是如此。"不得贪胜",其  相似文献   

16.
璞玄 《武当》2012,(4):56-57
"金口透易·梅花占"是"天心混元宗"秘传术数法门中的"宗门八法"中"杂法门"的内容。外界流传的术数法门中,与"金口透易·梅花占"最为接近的是《梅花易数》。《梅花易数》现在能够见到的最早记载,是明初杨士奇编写的《文渊阁书目》,其流传的起始时间应当在南宋末期至明代初期,在时间上与"天心混元宗"广传时期的下限接近。考量"金口透易·梅花占"的内容可知,如果把"金口透易·梅花占"中的"八动占"、"寄宫占"等内容隐去,则很容易形成现代流传的《梅花易数》,但《梅花易数》因为缺少关键的钥匙口诀,而使准确率大为降低,最后不得不加入  相似文献   

17.
马军 《健身科学》2010,(1):21-21
众所周知,深邃博大的太极图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是东方思维之母。是生命科学的指针。它用两个相互旋转的黑白图形,表示了宇宙间一切物质和精神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法则——旋转。《黄帝内经》载:“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成一岁,人亦应之”。  相似文献   

18.
长弓 《上海集邮》2012,(9):23-24
世界上所有的火山中,日本富土山可能最闻名遐迩了,它不仅是日本民族引以为傲的象征,更在全球享有盛誉。现在的富士山处于休眠期,最近一次有纪录喷发是在1776年。富士山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是一座典型的成层火山,而且山体呈优美圆锥形,属标准的锥状火山。其海拔3775.63米,是日本第一高峰,也是久负盛名的旅游热点。"富士"之名源于虾夷语,现意为"永生",原发音则来自日本少数民族阿伊努族语言,意为"火之山"或"火神"。它也曾被称作"芙蓉峰"、"玉扇"、"富岳"和"不二的高岭"等。而且自古以来,它的山名就常出现于日本传统诗歌集《和歌》。正是基于富土山在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地位,它多次出现于日本的"国家名片",还有就是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9.
苏立征 《集邮博览》2014,(10):72-74
正在我国,有一部成书于几千年前,被视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对它无不推崇备至的不朽名著—《孝经》。这部书由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编写,被誉为"使人高尚和圣洁,传之百世而不衰"。这部书的诞生,使"孝"成了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孕育出了中国独特的孝道文化。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孝道的感召下,诞生了数不胜数的"孝子贤孙",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孝道故事。元代的郭居敬从中辑录  相似文献   

20.
古琴亦称颂琴、雅琴、瑶琴、玉琴、七弦琴,别称丝桐、绿绮等,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西周时期已与瑟、鼓、箫等同时演奏,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诗经》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