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解题要领: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是(1)活泼金属跟不活泼金属→(2)在电解质溶液中(直接接触)氧化还原反应→(3)产生电流即要形成原电池必须同时满足(1)、(2)、(3)三个条件.例1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能够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相似文献   

2.
1考查电化学基础知识的应用 1)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判定规律 若无外接电源,可能是原电池,然后依据原电池的3个形成条件:两极能导电且活泼性不同、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盐)中、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接触来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3.
电化学属于基础理论,它是高考的热点。从近几年高考题来看,电化学侧重考查工作原理、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和总反应的书写、电流(或电子流动)方向、离子移动方向、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相关计算等。下面举例说明。一、判断装置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观察是否有外加电源,如果有则为电解池,没有则可能为原电池;再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判定,主要思路是"三看":一看电极,两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  相似文献   

4.
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名称的确定,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及有关计算是中学电化学知识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考化学试题的必考知识。本文选择典型题进行归纳分析,帮助同学们找到有关的解题规律。一、判断原电池的构成解题指要:构成原电池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缺  相似文献   

5.
全国普通高校的招生考试是一场竞争激烈的选拔性考试 ,命题者总是别具匠心地从认知和能力的各个方位考虑编拟试题 ,考生也只有对各个知识点有多角度理解 ,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诸多能力 ,方能应付全方位的考查。本文仅以“原电池”为例 ,谈谈对该知识点的多向思维。“原电池” ,《考试说明》的要求只是 :理解原电池原理(另有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 )。怎样从多角度理解呢 ?1 .从能量变化角度看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2 .从构成条件看 ,原电池要求 :(1 )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导体 ;(2 )导体…  相似文献   

6.
一、原电池相关知识1.定义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金属与金属、金属与石墨、金属与金属氧化物);  相似文献   

7.
张玲 《高中数理化》2009,(4):56-57,59
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原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理论上说,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构成原电池一般需具备3个条件:①有2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作负极的一般是较活泼的金属材料,作正极的材料用一般导体即可;②有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  相似文献   

8.
朱之 《考试》1999,(10)
电化学知识包括原电池、电解和电镀,其原理均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完成电能和化学能之间转化:化学能原电池(?)电解池电能因此在掌握原电池、电解和电镀基本原理时要注重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一、原电池原电池实质上是依据一定条件,将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经过导线传给氧化剂,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负极、正极进行。组成原电池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必须有两种活泼程度不同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做电极。2.电极必置于电解质溶液中。3.形成闭合回路。在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是:将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石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产生电流。一般认为原电池的构成需具备以下条件为:  相似文献   

10.
<正>高考对电化学知识的考察难度适中基本趋于稳定,有时甚至出现较简单的题,但很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不够,觉得很乱,无从下手。本文对学生必须熟记的一些电化学知识做总结,希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一、原电池1.原电池的基本情况(1)构成:两极、一液(电解质溶液)、一回路(闭合回路)、一反应(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2)能量转化形式: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电极与电极反应:较活泼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  相似文献   

11.
题型示例一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判定【例 1】 判断下列装置哪些为原电池 ?哪些为电镀池和电解池 ?解析 :区别三池 ,关键在于有无外接电源 ,区别电解池和电镀池要看电极有无变化 ,所以B是原电池 ,C是电解池 ,D是电镀池 .方法精要 :若无外接电源 ,可能是原电池 ,然后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判断 ,主要思路是“三看” :( 1 )先看电极 :两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 ;( 2 )再看溶液 :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 3 )后看回路 :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接触 .若有外接电源 ,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则可能是电解池或电镀池 .当阳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  相似文献   

12.
王波 《高中生之友》2014,(Z1):81-83
电化学包括原电池、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三部分内容,分析201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电化学是考查的热点,考查内容全面,考查形式灵活,现对主要考点进行归纳,并结合典型试题进行分析。一、考查原电池的原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装置的能量转化、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电路中电子电流方向、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等内容。例1(2013年江苏卷)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  相似文献   

13.
电化学作为物理和化学学科的重要交叉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而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则是电化学的基础所在.下面就原电池常见的出题方式和解法进行归类并例析.1是否构成原电池的判断例1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B)(C)(D)解析:构成原电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相似文献   

14.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 ,是与物理知识相互渗透的一个主要交汇点。所以 ,做好原电池、电解、电镀的演示实验 ,对于学生理解原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现行高中化学课本 (第三册 )中所讲的原电池 ,只是为了便于说明原电池的化学原理的一种最简单的装置 ,产生的电流微弱 ,一般只可用电流计之类的仪表来验证 ,但要把它作为一种电源 ,是没有实用价值的 ,这主要是由于在Cu极上聚集了许多H2 泡 ,把Cu极和稀H2 SO4逐渐隔开 ,增大了电池的内阻 ,使电流不能“畅通”(即极化作用 )。为…  相似文献   

15.
1.原电池的电极判断中的特殊情况 题目1 Al-Mg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分别构成原电池A、B。 A池 B池 (1)指出各池中的负极材料并写其电极反应式——。 (2)从构成原电池的几个组成部分来看,判断原电池的负极,除了要考虑金属的活泼性外,还要考虑  相似文献   

16.
一、2 0 0 4年高考“电化学”试题的分析及展望1.试卷中“电化学”知识分析在电化学知识的考查方面 ,分两种情况 .一是基础 :原电池、电解池的有关电极反应、电子流向、电解产物的判断、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变化、电解实验的操作等 ;二是综合 :电解电路、电流与电量的关系、产物检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无机物和有机物相关知识的融合 .“电化学”考题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 ,在知识的结合点上考查较多 ,体现了化学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基本规律 ,体现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2 .考生存在的问题考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 ,在考试中常常犯一些不该…  相似文献   

17.
高三“水果电池”活动课实施教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教学目的]1.进一步验证原电池原理.2初步探讨电极材料、电极面积、电极距离与电流大小的关系.3初步探讨未放电离子在原电池中的作用.4.在愉悦和轻松之中开阔知识视野,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原电池基本原理、构成条件.[教学难点]未放电离子的作用[教学思路]在原电池原理课堂教学和伙打电池分组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常见水果的汁液代替电解液能构成“水果电池”的便利条件,进一步验证巩固理论知识,变通思维方式.同时利用在水果表面便于固定电极和水果容易切割、拼合的特点认识原电池工作条件以及“盐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原电池是中学电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考的热点.本部分知识在高考试题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偶有填空、计算等题型.考查的内容主要有: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2)电池工作时,两极、电解质溶液的变化及有关计算;3)通过设计原电池考查氧化还原反应;4)常用化学电源等.  相似文献   

19.
1考纲解读 电化学知识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既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密切相关,是考查考生主干知识和各种能力很好的结合点.试题主要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出现.解题时,要有效运用对比思维和守恒规律.2考点归纳1)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相似文献   

20.
“三池”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电流(原电池)或通电引起化学反应(电解、电镀)的装置。也就是常说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或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笔者把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简称为“三池”。怎样掌握好“三池”的有关知识,关键在于辨明电子流动的方向和阴、阳离子的放电规律。本文将“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