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是一种艺术,是人类的第二语言,音乐教师是艺术的传播者。在音乐课堂上,应从自身形象、课堂环境以及教学的全过程去体现艺术美。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接受音乐,感受音乐课堂中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它能描摹声音,叙述感情,表现生活,还能讲述故事。用音乐叙述故事,是音乐创作中的一种常见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往往使音乐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故事更加妙趣横生。同时能更好地激发和培养欣赏者的音乐情感和创新意识,体现音乐所具有的情感、艺术特点。这种手法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同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音乐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人们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以愉悦、以享受,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与美感。可以说,审美愉悦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正因为音乐具有愉悦性,人们才有可能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去主动参与音乐审美活动。所以说保持学生良好的心境,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这既是音乐教学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学习是一种艰苦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这种变“苦学”为“乐学”的状况,最适于在音乐教学中体现,这就是所谓的“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道理。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们以传统的方式和方法来教授音乐、学习音乐,使音乐偏离了人类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世界,过分强调音乐的德育价值,将音乐教育视为促进德育的一种工具。虽然说音乐有德育的功能和作用,但音乐教育的长处在于给人的道德观念以情感上的支持。所以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体现在审美上,应该体现出它艺术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陈赛凤 《考试周刊》2014,(64):188-189
音乐是艺术中的一类,也是一种听觉艺术,它的基本理念要求是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要抓住音乐这个珍贵的内核——美,除了用美而丰富的音乐教学内容感染学生,用灵活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外,关键还要用音乐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音乐本身在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音乐课一定要有音乐,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音乐连接学生与作者、作品、老师的对话,让师生共同倾听感悟音乐,享受音乐。  相似文献   

6.
在音乐学科中,唱歌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内容,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它是感知音乐、鉴赏音乐、体现音乐这种美的艺术所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那么如何通过唱歌教学体现音乐这种美呢?下面就这个问题浅谈在唱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人们是通过对音高、音调、节奏等手段造成的特定音响所引起的联想来达到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的,而音乐能力也正是在这种动态的体验活动中逐渐得到培养和提升的。学会“聆听”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提高音乐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对幼儿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音乐活动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在音乐课程改革中,音乐课堂教学是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音乐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体现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上。因此许多教师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在此,我将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绿色音乐课堂”。创设绿色音乐课堂,既要注重音乐教学自身的特点,又要注重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美的艺术形式,更易表现美的内容,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有义有音,具有音乐美。诗歌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节奏和韵律上,我们主张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讲究艺术美,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内容。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经验,是生活,是一种传达,是有意味的形式,是人类情感的体现,是多种异质要素对话后形成的一种奇妙的生命体。对这样一种生命表达形式、对待生活态度和看待事物眼光的生命体的课堂教学,势必有它自身的诸多特点,如对象的普及化、目标的整体化、途径的多元化和方法的个性化等。这些方面都折射出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j生。可以说,整合弹奏出今天音乐教学的华彩乐童,是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从坚决抵制通俗歌曲到通俗歌曲悄悄进入课堂,并写进中小学音乐教科书。这些变化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对于通俗音乐的认可,也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倡导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通俗音乐作为一种普遍的人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文化现象,成为了当代人生活的一个部分,特别是得到了青少年学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12.
音乐本身不是商品,而在现代社会时空领域的传播中却体现出商品性。以现代传媒手段为载体的音乐产品,它的传播活动是一种产业化的经济活动,以广告音乐、彩铃为例揭示出当今广播、电影、电视、多媒体电脑、MP3等各种各样的"视觉、听觉"的现代音乐传播载体的广泛存在,给音乐的传播系统传播提供了物质条件,使得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简直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音乐传播的广泛性使得承载企业文化和产品信息随着音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的为消费者所接触、接受。音乐作品在这一传播过程中,使受众感受音乐作品艺术性的同时也体现出它商品性。音乐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审美性和商品性,并不断地赋予音乐产品新气质,新神韵。  相似文献   

13.
音乐表现是人类自我表现方式的一种,是人们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心灵和情感体验的外在体现。故音乐表现能力是主体将音乐审美的内在情感体验通过外部情态来展现的能力,是人们运用演唱、演奏等表现形式并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声响媒介来抒发音乐情感的一种能力。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这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季毅 《文教资料》2011,(7):91-92
一方面,以大众音乐为特征的社区音乐现象表现出多元化的对象、音乐形式,以及世俗化的音乐内容,同时,这种形式为成员提供了受音乐教育和终身享有音乐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社区文化高度体现了全民参与的自觉性、积极性、丰富性和多元性,是一种大众文化,为公众提供建设文化和享有文化的机会。两者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首要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音乐与文学这两种古老的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首先在文学领域内兴起,浪漫主义文学家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对内心世界的刻画,对个人感情的抒发,对个性自由的渴望,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民谣与民间传说的兴趣等特点,无一不影响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并且在浪漫主义音乐家的音乐创作和音乐风格中获得体现。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活动性、实践性课程,音乐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教师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是否能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教学课即音乐实践活动的主人。所以,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结合基本的音乐、文化、历史知识形成对教学内容准确、深刻、独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王肖静 《考试周刊》2011,(16):221-221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音乐课程划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这种以模块形式出现的课程,在高中尚属首次。为了体现新的课程标准,落实选修内容,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我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以下几点是我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由音乐课程的自身学科特点所决定的。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音乐美,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出于宣扬教义、体现宗教伟岸精神的现实需要,佛教、道教音乐大量吸收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优秀成分,而中国传统音乐也不断地汲取宗教音乐中的因素以充实自己。佛、道等宗教与中国传统音乐之间的关系,显示出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和借鉴,体现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9.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是音乐的生命。节奏以最简捷的方式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发生着关系,同时也体现着一种对宇宙和生命运动的抽象。  相似文献   

20.
音乐的实践活动是错综复杂的,每一种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中,都体现了音乐课堂目标中不同层面的内容,如情感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等。每一种音乐课堂教学模式都涉及不同的音乐教学内容领域。音乐课堂教学共有九种基本模式,包括体验模式、探索模式、创作模式、技能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