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价值追求的道德体验,不仅是一种关系,还是一种情境、一种氛围,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身和谐的道德境界.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中,生态家园中的道德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的价值起点,旨在建立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交往关系;注重社会生活的道德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共识,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关系的和谐;走进内心世界的道德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根本,通过人内心世界的道德体验而达到人与自身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主体间交往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交往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应从“主体-客体”生产实践观走向“主体-客体-主体”交往实践观,从根本上使以“物的世界”中的主客体关系转变为“主-客-主”交往实践关系的“人对人的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的发生和主体间关系的处理,形成一个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场域,指向教育者“价值引领”与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有机结合,促进主体间心灵对话、道德体验、理解共识的不断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斯霞 《教学与管理》2012,(18):144-145
交往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我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才能存在着,如果失去交往,那么人将失去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方式。主体间性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主体间性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主体性而言:主体间性强调  相似文献   

4.
人的生存实践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交往实践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其个体价值实现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与精神交往实践过程中,为了协调利益关系、维系社会和谐与涵养精神生活,产生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是指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价值观念以及实践活动的一种摄取状态。它是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状态、个体思想品德成长状况在需要层面上的折射。综合运用“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哲学范式”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意味着既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社会需要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尊重思想政治教育个体需要的主体地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问题的研究,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关键命题,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人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生存实践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交往实践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其个体价值实现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是自国家产生后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以人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沟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的过程。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越起来越受到重视。有效沟通不仅能增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引导受教育者向正确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共同参与的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样也存在着社会化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便是通过与社会的整合和  相似文献   

9.
对生命的关爱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联的必然,也是当今越来越关注个体生命、关注个体人生、凸显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呼唤。在今天做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与生命世界对话和交往的参与者,必须跳出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单纯的知识性、机械性、教条性灌输的偏狭认识的误区,而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生命鲜活的生命意义,回应生命的追问。  相似文献   

10.
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中的角色引导机制、社会比较机制、社会学习机制、亚社会认同机制等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心理状态.将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是当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交往实践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始终存在于人的发展过程中。交往实践在思想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使人的思想观念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实现人的本质意义。交往实践式思想政治教育为今天的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和理念,人的思维和实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应该用正确的眼光看待交往实践式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2.
张永光  李力 《教师》2011,(2):8-8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共同参与的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样也存在着社会化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便是通过与社会的整合和对社会的适应,最终实现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实践推进的一个瓶颈.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效用满足关系而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合理性,它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既是关系范畴,也是实体范畴,更是实践范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物质性价值、精神性价值和实践性价值三个逻辑层次上展开它的现实意蕴.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主体是基于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具有交互性、平等性、价值涵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组织者与参与者。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中,突破了以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单向作用关系,倾向于建立具有层次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主体关系。交往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与其认知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既充满张力,又相辅相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主体性是促进交往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人的社会性本质是在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实践活动中生成、发展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性实践活动,其实践特性内在地规定了它在人的生存活动中的基础性地位与功能,构成人的生存方式之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完成人的存在;人的本质的生成;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助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从"社会需要论"向"现实的人"的转向,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其特有的价值维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价值,而且价值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呈现出个体价值由工具性向目的性发展、集体价值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社会价值由片面向全面发展等基本趋向。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的当代趋向,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划分纷繁复杂.其实,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始终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现实中的个人”.人的意识活动和行为活动所处的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永恒主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活动环境中,个体的认知环境是基础、情感环境是核心、意志环境是精髓.同时,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选择环境和交往环境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环境.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丰富的精神性并充满教育性的内涵,它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中。在当代中国,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本内涵,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人民,教育群众。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一种以改造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存在方式,它旨在通过个体的素质内化而塑造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最终必须为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的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构建正在从借鉴走向自主发展。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存在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根本视阈和实践基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体系需要深入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深处和社会生活实践系统,审视和阐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社会性和结构性,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执政规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规律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在“对象实践观”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一直被诠释为“主体—客体”关系。这种对象性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导致了“人的失落”。以“交往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理论支撑点和方法论,就要求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作出富有创新性的“解构”和建设性的“建构”。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就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扬弃与超越,旨在从重“理论、规范”的灌输转向以“人”为本;从对象化活动到交往活动;从单一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