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近现代以来,知识分子与大众传媒结下了亲密关系。回顾传媒发展的历程,不论东方西方,自近代媒体成型以来,知识分子与媒体的联姻现象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在中国,追溯中国新闻史,现代大众传媒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变,为有识之士的立言和发声提供了良好的场域。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时代,国家有不同的知识分子传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民主政治传统以及化背景的不同,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也是千差万别,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那就是知识分子由思想化向专业化的过渡成为主流,以思想为生的知识分子逐渐消亡,他们由统治阶级的附庸或反对变成运用其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的专家,学,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被历史性地界定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在物质明和精神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与其他阶层的民众一起共同维系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毛蒙 《文学教育(上)》2008,(19):100-101
近现代以来,知识分子与大众传媒结下了亲密关系。回顾传媒发展的历程,不论东方西方,自近代媒体成型以来,知识分子与媒体的联姻现象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在中国,追溯中国新闻史,现代大众传媒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变,为有识之士的立言和发声提供了良好的场域。我国一直有“同人办报”、“文人论政”的传统,报纸与非学术杂志等大众传媒是知识分子传达自己思想的重要渠道,也成为社会文化生产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现代知识分子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大脑.中国革命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现代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在中国社会传播的深度与广度.由于知识分子尤其是那些有独立思想人格的知识领袖对于中国社会的不同认识,致使他们在革命大潮中不可避免地分化,无意中充当了某一阶级的代言人.但他们作为当时社会的牛虻与医生体现出来的精神却有着恒久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的知识分子形象可以概括为四种类型:时代先驱者、旧式知识分子、孤独者、五四青年。和当时的一般作家不同,作者以寻求革命力量的态度来分析、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为他们呐喊、控诉、鸣不平。通过知识分子这一面镜子,照出令人窒息的病态社会的某些本质。  相似文献   

6.
公共知识分子思潮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潮.准确把握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实质和影响,无论对于青年的健康成长还是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应从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核心内涵、现实影响、规避消极影响的对策等几个维度来进行.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探讨了新时期的近现代“知识分子”题材传记,分析了其兴盛的内外因素,以及这种传记的类型、特色及其意义和得失。  相似文献   

8.
庄之蝶作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其颓废主要表现为知识分子的边缘化所导致的自我价值的迷失和官能欲 望的沉迷.然而,庄之蝶的颓废中却又有对中华传统文化深深的眷恋,隐含了希望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创造新的生命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9.
针砭时弊。其表现是以传统的思维方式为准则来批评现实的社会现象。与此相对的另一方面是,国门打开以后,面对西方社会文明高度发达,必然使一些人以西方社会现实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榜样、标准和楷模,“不得不”去研究西方近现代的社会理论、哲学思想,探求西方社会现代化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10.
人文知识分子在当下中国社会究竟该如何定位,是做一名专业的学术研究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还是"以笔为旗"、继续发扬知识分子的社会批判的传统,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当代人文知识分子。本文尝试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个人的看法,那就是知识分子应当扮演学者或思想者,但无论扮演哪种角色,都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或成为"有思想的学术",或成为"有学术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思想言行影响了近代社会诸多方面,对开启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实证哲学是西方国家的主流哲学,是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之一.19世纪末传入中国,经过严复等几代学者的努力,完成其本土化过程,形成了中国的实证哲学.实证哲学是对近现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三大哲学思潮之一,它影响到了近现代中国的方方面面,即使在今天解决转型期的社会问题时,仍有其积极的参考价值.鉴于此,本文将简述实证哲学的内涵及其本土化过程,着重论述其近现代意义,现状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潮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的兴起和形成并不是偶然的.与时局的严重压迫、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近代西学与女权理论广泛流播密切相关。由于时代的复杂性,晚清妇女解放思潮的兴起又具有曲折性、地域性、政治化、外生型的特点。晚清妇女解放思潮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因素的结果,它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反映,而立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近三十年来,中国作家的知识分子的立场曾发生过多次转变.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的激变,他们隐性出场并开始发言.时至80年代,作为知识分子的作家显现出了其精英立场.90年代,他们首先表现出大众化与狂欢立场;其后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则重新定位了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90年代末,知识分子出现了精英立场与自由立场的分野.新世纪以来,身为作家的知识分子面临种种困难,大部分作家表现出沉默与失语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知识分子形象是鲁迅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其中的觉醒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深刻反映了鲁迅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深刻理解,反映了鲁迅对人在社会环境中悲剧命运的思考和探索,深化了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  相似文献   

16.
赵树理小说的怨恨来源于以下诸多冲突:创作方法和创作目的的冲突,文化立场和文化人格的冲突,民本立场与官本立场的冲突,社会功利与文学审美的冲突,革命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冲突,农民立场与知识分子立场的冲突.赵树理的冲突是整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冲突,赵树理的怨恨是整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怨恨,中国现当代文化就在这种无尽的冲突与怨恨中呼啸前进.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知识分子阶层也在发生着转变,而科举的废除,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加速了这一过程,它对于知识分子命运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带给知识分子痛苦沉沦的同时,也给了它一个转变的契机。因此不能简单地把这一精英阶层,描绘成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边缘看客。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留日中国知识分子笔下的关键词包含着中国近现代文化演变的诸多信息."新民"、"心力"的出现则代表了一代学人试图改变现实、重新选择未来的实践方略."新民"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一个"列国竞争"的时代,从国家主义的立场出发所设计的民族改造理想;而"心力"则与西方意志主义思想相联系,体现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自觉、坚韧、果敢"地选择现代化走向时强化意志的要求,与西方意志论思潮,特别是西方19世纪以后的唯意志论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乌托邦型公共知识分子的出场与大步登上历史舞台 ,是 2 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历史的奇观 :它开始是乌托邦观念的制造者与提供者 ,而后来成为意识形态的发言人与辩护者。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从乌托邦话语到意识形态话语的转变 ,意味着中国人文知识分子“谱系”的断裂。历史上 ,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曾是社会终极价值与意义的维护者与阐释者。今天 ,中国现代人文知识分子应当重建与历史的联系 ,在价值承担上向传统回归。这要求它实现三种转变 :1.从启蒙心态到教化心态的转变 ;2 .从“中心—边缘”意识到“守望”意识的转变 ;3.从政治权力取向到社会公共领域取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李珺平先生的论著《中国古代知识人思想个案剖判》,闪烁着当代知识分子思考的四个闪光点,即提出"中国古代只有知识人,没有知识分子"的深刻命题,为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知识人提供了独特的视域;指出中国古代无法产生知识分子的社会原因在于宗法制专制和皇权主义专制社会体制;批判儒家文化的虚伪表现,警醒世人;呼吁建构现代公民社会,履行知识分子社会良心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