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对传统的全知全能型叙事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并创造一系列叙事技巧来构建其小说世界。其作品《到灯塔去》表现出非常独特的创造性和开拓性。从叙事的时间艺术、多视角转换和间接内心独白3个层面来分析探讨《到灯塔去》的叙事策略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可以看出作品堪称意识流叙事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2.
章红 《文教资料》2007,1(27):19-21
英国著名小说家弗吉尼亚-沃尔夫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达罗卫夫人》和《到灯塔去》,是她不断探索创新写作手法的成熟作品,集中体现了她对于人们主观感受和精神世界的关注。两篇小说情节平淡,人物平凡,女作家却在空灵无限流动中将小说里的世界呈现得清晰华丽。本文也通过对两篇的简评,简单探讨分析意识流手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是一部在创作技巧上别具一格的意识流小说。伍尔夫在传统小说全知叙述视角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创造性地运用了多重选择性全知叙述视角,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而且使得《到灯塔去》被视为伍尔夫不断探索创新写作手法的一部成熟作品。  相似文献   

4.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享誉世界的英国女作家,"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她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克服了性别、身体等诸多不利其文艺创作的因素,致力于文学的探索与实验,并对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她的主要作品《到灯塔去》以其高超的艺术成就而成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5.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小说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 ,也是现代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之一 ,通过分析作家在《到灯塔去》中意识流、蒙太奇创作手法的运用 ,着重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6.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到灯塔去》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在该作 品中伍尔夫致力于小说艺术的改革与创新,追求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将意识流技巧成功地运用于小说创作中。文本 中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人物构成了小说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7.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1927)是伍尔夫众多杰作中的一部。故事本身很平淡,没有什么情节,仅书名就道出了内容的一半。小说中写的去灯塔一事只是一个轻薄稀松的外壳,里面才是奇妙无比的迷宫,它的目的是串联人物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本文通过《到灯塔去》来探讨意识流作品在作品叙述艺术的改革与创新,在结构和创作技巧上表现出别具一格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部重要意识流小说。本文分别从小说中拉姆奇太太与拉姆奇先生及詹姆斯的关系来阐释女性的心理历程,指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心理的矛盾所在,从而指出男权及恋母情结给女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西方意识流小说作家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意识流小说的经典力作,她在小说中娴熟地使用自由联想和象征手法来揭示人物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了真正表现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20世纪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代表人物。她出身文学世家,活跃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她出版于1925年的小说《达洛维夫人》深受读者和评论家的喜爱,奠定了其在文学界的地位。伍尔夫的作品以文风细腻、语言诗意著称,在文体创新方面尤其令人称道。她著作颇丰,其他作品还有《雅各的房间》《到灯塔去》《海浪》和《奥兰多》等。  相似文献   

11.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伍尔夫对母亲朱莉亚有一种复杂情愫,而这种复杂情愫在其作品中时有体现。本文通过从伍尔夫出生的父权制家庭背景切入,结合其小说《到灯塔去》,试着阐明伍尔夫对母亲的那份复杂情愫。  相似文献   

12.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二十世纪著名的现代主义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先驱。其小说代表作之一《到灯塔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大部分学者都从意识流写作技巧和象征手法方面研究这部小说,因此文章将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来分析这部小说,通过分析小说怎样通过叙事策略来体现女性话语权威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的内涵以及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著名的女作家。由于熟练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和新颖的双性同体观点,伍尔夫被世界公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伍尔夫最知名的小说包括《戴洛维夫人》(Mrs.Dalloway)、《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间》(Jacob’s Room)。《到灯塔去》因熟练运用了意识流写作手法和作者清晰的两性主张而受到全世界评论家的关注,并且这股热潮一直持续至今。小说主要讲述了拉姆齐一家和他们的朋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度假岛上的事情,主要人物是拉姆齐夫妇。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线索,小说围绕这次旅行而产生的分歧和最后旅行的成功,传达出了双性同体的必要:只有达到双性同体的状态,人类才能获得成功。以前国内外文献对双性同体均有不少研究,很少有人研究其对和谐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现代主义文学先锋作家,其代表作《到灯塔去》是一部独特的意识流小说,其艺术魅力表现在“有意味的形式”、主要女性人物形象对照和两条行文线索并置三个方面,也体现出伍尔夫对和谐与平衡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15.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现代主义文学先锋作家,其代表作《到灯塔去》是一部独特的意识流小说,其艺术魅力表现在"有意味的形式"、主要女性人物形象对照和两条行文线索并置三个方面,也体现出伍尔夫对和谐与平衡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16.
《到灯塔去》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在叙事策略上别具一格:运用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和自由间接引语这种独特的叙事技巧,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探索变化多端的人的内心世界,展示真正的人性。伍尔夫小说叙事技巧既是对传统叙事的革新,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写作形式。  相似文献   

17.
<到灯塔去>是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炉火纯青的意识流小说.本文试图通过把伍尔夫生活背景资料与作品联系在一起的方式,对<到灯塔去>作理解性的文本探析.  相似文献   

18.
《到灯塔去》是一部在创作技巧上别具一格的意识流小说。作通过频繁转换第三人称的有限叙事视角,以及创造性地运用自由间接引语,真实呈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凸现了小说主题。本从学体学的角度,着重探讨该书的叙事视角与话语模式,揭示伍尔夫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及其对英国小说艺术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tf,1882-1941)是英国著名的现代主义女作家和文学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九部长篇小说,若干短篇小说,以及大量的文艺随笔、书信和日记。作品种类多样,涉及内容广泛,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和《一间自己的屋子》。伍尔夫是女权主义的先驱人物,所以妇女问题是她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但在其小说中,除这一主题外,还充满了不断的形式探索和实验,努力将其对生命的意义、生与死、和谐与混乱的种种思考与多样的形式表达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本世纪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其作品受到广泛的研究。她的意识流杰作《到灯塔去》更是以其深刻的寓意和浓郁的象征主义色彩而被认为是她所有作品中最完美的一种 ,不同的研究者读出了不同的含义。该文作者试图从作品中各个主要人物的角度来解读新的象征意义和人物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