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法国“神童”威特不满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有人问他的父亲:“怎样使孩子这么聪明?”他总结出八条经验。 1.不浪费孩子的智力。当孩子咿呀学语时,就要教他正规语言。比如,不要把汽车说成“嘟嘟”。  相似文献   

2.
胥远 《科技文萃》2005,(7):119-120
小王好不容易谋得一份工作,想好好干一番事业.没想到,他抢着为办公室打开水,有人说他是为了提升;他给领导出谋划策,有人说他显摆;他受到表扬喜形于色,有人说他肤浅,表扬他若无其事,有人说他故作深沉;开会话多了,说他热衷于表现,开会保持沉默,说他城府太深;他赞美别人是天生爱奉承,他从不赞美别人是目空一切自我中心;他笑多了是轻薄,他不笑有人说他苦瓜脸;同事闹矛盾他去调解是多管闲事,他不调解是袖手旁观心机叵测……"唉",他身心疲惫,直感慨:"做人真难!"  相似文献   

3.
有个商场的部门经理找到老板告状。"我班上有个懒虫简直不可救药!他整天打瞌睡,我都给他换了三个工作部门了,可他仍然恶习不改。"老板说:"让他去卖睡衣吧。在他身上挂一块广告牌--优质睡衣,当场示范。"--在一笑之余,恐怕也无法回避现实,在现实中有几个让我去穿睡衣上班睡觉的老板呢?专业是不是对口的问题已经众说纷纭。有人说,专业对口未过时,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学非所用、用非所长就是人才浪费;有的反对,认为专业不等于专长,年轻人更有可能在他所喜欢的专业方面有所建树。有人说,当知隔行如隔山,要用一技之长最大程度地奉献于社会;有的说,专…  相似文献   

4.
并非戏言     
《师道》2010,(6):64-64
厉害了,公务员考试有几种题型已经被这支专业队伍彻底攻破。——公务员命题队说命题总被培训机构押对 穷不会让人更有美德,它让人丧失机会、没有发言权、找不到女朋友、社会地位低下,不要歧视穷人,可千万不能歌咏贫穷——有人这么坝,他不过是想利用穷人。  相似文献   

5.
父母观点:孩子2岁时模仿能力特别强,喜欢学习新东西。有一次,我们不经意发现,他竟然跟着电视学会了唱国歌。有人说,孩子学习语言的最佳期在2岁,如果不教他点什么,就太浪费了。我们决定教他背诵古诗,这种启蒙方式古已有之,必有其道理,而且我们就是学文学的。儿子很快进入了状态,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他傻,都与这个时代脱节了,宁可住在70平方米的陋室,也不要学校新分的大房子;有人说他根本不像大牌教授,喜欢吟诗作对,为人谦和低调;有人说他洒脱,从教三十年来,编写的书除了《结构力学》,就是《趣味结构力学》,授课范围也仅限于东南大学,其他地方再高的报酬也不去兼职,他说自己就是喜欢教学,喜欢让他魂牵梦萦的三尺讲台……  相似文献   

7.
说人到中年,因为看的事、经历的事多了,就会变得小心谨慎,明哲保身。但是这一点用在崔永元身上一点也不合适。明明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但是离开了中央电视台,在传媒大学做起老师的他,却变得更加随性甚至任性起来。经常在网上可以看到他对某些人叫板,成为舆论风口浪尖中的人物。有人说他“个性”,有人说他“任性”,有人说他“张狂”,有人说他“侠义”。是什么让他频频拍案而起?又是什么让他倍感叹息?  相似文献   

8.
一位学者,前几年出了几本书,慢慢红起来了。但他遭受的非议也多,有人说他"作秀",有人说他的文章是垃圾,有人殚精竭虑地从他的散文中寻找文字漏洞进行批判。学者非常痛苦。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遭到这  相似文献   

9.
<正>盼2011年,我们就知道,老校长快要退了,新校长要来了。闲时人们就讨论着,甲说:死气沉沉的,快来个新校长吧。乙说:来了新校长,我们就不这么自由了。是啊,新官上任三把火嘛,有人接着说。该来的总是要来,2012年暑假,新校长到任了,有人说着他的外貌:高大、英俊,有人品味着他的话语,有人谈  相似文献   

10.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威尔伍德曾提出,不松开紧握的拳头,如何手牵手?可是,怎样才能打开别人的拳头呢?心理学家做了这样的游戏:让一位参与者紧握右手,其他人想办法打开他的手。人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招数,有人说给他看手相,有人说给他挠痒痒,有人说给钱,还有人不停赞美那只手多么匀称好看……拳头一直没有打开。直到一个人站起来,向握拳的人点头致意,诚恳地说:很高兴认识您!接着伸出白己的右手,而对方微微一笑,也伸开右手与之相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他是中国文坛的北斗,有人说他是中国文学的巨匠,有人说他是中国文坛的定海神针,有人说他是中国文学的灵魂……他就是巴金,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老人,他走了。我在这里要说,他是一个诚实的人。淡泊名利是很多智者、哲人的处世准则,巴金  相似文献   

12.
他与我曾有过一面之交,是在家长会上,个头不高,肌肤黢黑,着装很不讲究。他女儿叫杜晓妍,和我女儿同班。那天,他打电话给我,说,想当面和我说点儿事,请我帮帮忙。我问他具体事情,他不肯说,只是反复恳求说,见面说吧,不会浪费您多少时间。  相似文献   

13.
眼神     
又是那种眼神……他依然坐在垃圾堆上,没有人过问,没有人帮助。有人说,他是个疯子,从家里跑出来的;有人说,他没有家,年轻时是个流浪汉;有人说,他是杀人犯,潜逃到这里的……可他的眼神告诉我,他不是!那天,我走近他,他惊恐地看着我,那双眼睛里流露出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我看着他。他眼里的恐惧渐渐消散。“孩子,有事吗?”我不知所措。“伯伯,你为什么不回家?别人下班都回家了。你没有家吗?”“孩子,你不懂得……”他给我讲起了他的故事——他有五个子女,每个人都在他的事情上推诿责任,谁也不愿意赡养,最后,儿女们把他赶出了家门……“伯伯,那…  相似文献   

14.
马德 《教师博览》2014,(7):24-25
<正>我们不说话,不等于没有话说。有时候,是别人磨叽得太多,自己不想说了;有时候,是自己顾虑得太多,最终无心说了。因为说了未必有人听,听了未必有人懂。不听,最多是失望;而不懂,叫人绝望。还是不说了吧,怕一出口,就伤了自己。有些人你不值得跟他说,有的人你不屑跟他说,还有更多的人,说了也是白说。遇不上合适的人,有些话就永远不必去说了,千百年,千万里,就让它烂在渺远的时空中。  相似文献   

15.
因为那首《暗香》,沙宝亮红了。有人说他深情款款,有人说他才华横溢,有人说他有诗人的气质,有人问他是从哪冒出来的新人啊……其实很早就听说沙宝亮的名字了,比朴树还早,那时他似乎叫沙宝,还有首很不错的作品《扫落叶的人》。这么个出道数年在歌坛打拼至今的人,如果不红恐怕永远是个新人,不被人知晓的新人。如果一定要讲究字面意思,那么从歌手的身份来讲,沙宝亮的确是个“新人”。最近对沙宝亮的宣传,统一的口径是:来自北京的新人歌手。我心里顿时有一种当时见朴树拿  相似文献   

16.
《时代周报》发表邓聿文的文章认为,公务员考试招录过程中由于缺乏成本意识导致社会资本与财富巨大浪费的问题应引起特别关注。首先,过高的超越公务员岗位所需的录用条件,导致社会人才和资源的无谓浪费。公务员尤其是低级公务员从事的多是一些日常性、事务性工作,  相似文献   

17.
曹林 《学习之友》2011,(6):19-20
如果有人抱怨如今吏治太涣散和公务员太好当,公务员们一定会义愤填膺地跳起来反驳:谁说制度对官员管得不严,谁说现在公务员当得很舒服?连开会打个瞌睡、上班玩个牌都可能遭到严厉训斥甚至丢掉乌纱帽,还要怎么严啊?这种愤懑是有依据的,比如2009年3月31日媒体就披露了两条新闻:陕西高院院长在反腐会上中断讲话斥责打瞌睡干部,希望3位打了很长瞌睡的同志自己能“觉醒”;四川南充4名公务员上班打牌被网友曝光后,已遭当地相关部门解聘。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是他异乎常人的坚强毅力和追求完美的专业素养,使他在电气工程教育领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有人说,是他卓越非凡的创新意识和努力拼搏的工作精神,使他破解了我国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也有人说,是他  相似文献   

19.
奇人老老木     
村头的破庙里住着一个孑然一身的老头儿,他叫老老木。老老木穷酸邋遢,眼珠浑浊,目光呆滞,反应很迟钝,一副傻傻的样子。他是从外地来到这儿的流浪汉。老老木来到我们村是在去年大雪纷飞的冬天。从那以后,他像生了根的浮萍,在破庙里安了家,以接受村里人的施舍为生。老老木来自哪里?有人说他来自河南,也有人说他来自山东,还有人说他来自广东。因为他在说话时,有时候会夹杂着河南腔、山东话、粤语。村里的人问他时,他只会呵呵笑,不回答。问急了,他指着东边说:"那儿。"想了想,又指着南方说:"是那儿。"再想想,指西方,然后又指北方,最后,  相似文献   

20.
井绳与蛇     
古语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有人被蛇咬了一口,痛苦的经历使他从此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