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德育工作实践中,本人认识到:学生中的一些偶发事件是因为学生之间缺乏宽容的素质而引起的。如果在道德教育中,让学生懂得宽容,对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一、宽容教育的意义1.宽容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需要宽容——《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相似文献   

2.
学会宽容是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之一,宽容学生有利于营造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伴着课改的热潮,“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宽容式教育正在悄然兴起。笔者有心在网络中搜索了一下“关于宽容学生”方面的内容,结果找到了非常多的相关信息。诚然在广大教师的心中“宽容”二字已成“灵丹妙药”,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疑难杂症”,  相似文献   

3.
赏识教育是世界最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鼓励和宽容。赏识教育的本质是对学生的感受充分关注与理解。如果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就能激励学生积极学习。赏识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尊重、鼓励和宽容。  相似文献   

4.
仲尧明 《中学文科》2007,(5):102-103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实现三维目标,尤其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宽容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本文从其概念着手,结合古今中外相关事实说明什么是宽容及宽容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关于教育应如何让学生学会宽容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奖励给错了     
童巧平 《现代教学》2014,(1):110-110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除了要严守原则,更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以包容的心态善待学生。少一些责骂,多一些宽容,教育就会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我在教育过程中除了在大局面前严守原则,更多的是给予学生慈爱,宽容他们所犯的小错误。  相似文献   

6.
宽容能使学生内心受到感化,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设起心桥,促进教师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当然,宽容不是姑息放纵,作为教师应该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对于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尚未成熟却自以为是的另类学生,教师对他们多一些微笑,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关心,少一些约束,他们就会多一点自尊,多一点自信。  相似文献   

7.
在广大教师的心中“,宽容”二字已似乎成“灵丹妙药”,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疑难杂症”,只需教师一个和蔼的目光,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等宽容的举动就能“药到病除”。这样的“教育神话”在我们的耳际比比皆是。这不禁让人疑惑,宽容的功效真的如此神奇吗?我们知道,宽容的前提是对学生的爱,但宽容的基础应该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其实宽容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假如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过多地依赖宽容,盲目地奉行宽容,那么就很容易误导学生。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破坏纪律,谈天说地,怪声连连,不但不听劝…  相似文献   

8.
宽容是一种气度,一种修养.更是当今浮躁教育下难得的一种教育艺术,宽容教育就是能容忍学生人性弱点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往往因为诸多原因更容易暴露他的缺点,这其实是人性弱点的暴露,不仅可以理解,而且更应该得到教师的宽容。  相似文献   

9.
宽容是教师的重要德性,它包含了教师对学生、自我和同事等的宽容。而其中对学生的宽容是教师教育中宽容的最重要形式。教师对每一位成长中的学生给予宽容实质包含了其对学生的人性关怀和人格的尊重。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有得到教师宽容的权利。当美国人对枪杀三十二名学生的韩国凶手赵承熙给予同样的哀悼与立碑时,这无疑蕴涵了一种“无私”的宽容精神。既然人们可以对一个造成伤害的凶手给予宽容,那么,我们的教师又有什么理由不能给自己的学生以宽容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教学管理中的人本原则,并不是要取消管理、取消必要的规范和约束,而是在管理中多一些弹性,给学生多一些自主权和选择权,力人的发展创造条件,将传统的“刚性”管理转化为“柔性”管理,对学生采用提倡式、鼓励式教育,多给学生一些宽容,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本管理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得以体现,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兴趣、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个性发展需要,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为自身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中的宽容是在平等、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对教育及教育过程中的人与事给予一定限度的包容,它包括对教育的宽容、对教师的宽容和对学生的宽容。然而,当前教育存在的不宽容,妨碍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教育中宽容的内涵,避免不宽容的认识和行为,培育创造性人才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拥有正确的学生观是教师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只有没有偏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发展,教师应学会欣赏、尊重、宽容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用宽容之心提升班主任人格魅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容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宽容是自我思想品质的一种进步,也是自身修养、处世素质与处世方式的一种进步。一名人民老师要学会宽容。学会宽容,多一份宽容,多一些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当然宽容不是对学生过错的无原则袒护,而是对学生自我认识错误、自我改正错误的期待,以自己博大的胸怀去激励学生自己改正错误,发奋成才。在宽容与纵容中把握好航向,成功的教育才能扬帆起航!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生的方式应该灵活一些,多讲一些策略,对待学生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智,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才能做好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15.
宽容是人们对待世间事物的一种态度,宽容教育就是对教育及教育过程中的人与事给予一定限度的包容。在对宽容教育的概念进行厘定的基础上,对教师实施的宽容教育进行分类并分析对学生实施宽容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方式方法,探讨教师对学生进行宽容教育的限度。  相似文献   

16.
尹福春 《班主任》2005,(11):10-11
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播文明的场所,教师是社会文化的传递者、完善人格的塑造者,学生在充满友爱、向上、宽容和不乏严肃的学校氛围中,身心应该得到健康成长,可是我们一些教师仅有朴素的爱心和单纯的工作热情,缺乏平等的观念和法律意识,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差生转化是班主任工作中最 棘手、最复杂的一部分,也是教师 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发 现进行换位思考,多与学生沟通, 多给予学生一些宽容,是转化差 生的一剂“良药”。 教师用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学 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体现着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信任。学会 宽容别人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之一,也是教师人格力量的具体 体现。只有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 去感化、引导、教育学生,才能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宽容能改变学生的不良行 为,营造出一片平静与安宁,面对 品行差的学生,是用惩戒,还是用 宽容的态度去对待,直…  相似文献   

18.
许凤仪 《时代教育》2010,(3):244-244
在教育中,因为我们的宽容使我们少犯一些低级错误,使我们更能看到真相,宽容让我们迎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发现学生心中不为人知的秘密。教师只有倾注全部的爱心才能感化学生。  相似文献   

19.
徐贤荣 《成才之路》2010,(19):80-81
宽容是爱,特别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有了宽容之心才显出其师德高尚,有了宽容之心才能让人感受师德之美,有了宽容之心才能胜任其本职工作。那么,什么是宽容?尊重学生的独特之处而能有一种兼容之心是一种宽容;承认学生的长处而常怀赞赏之意是一种宽容;了解学生过失的起因,并给予原谅,常留信任之心是一种宽容;体察学生的痛苦和难处,而抱同情之心,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是一种宽容……宽容使我们少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使我们更能看到真相,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宽容的本质、意义及实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宽容就是对教育及教育过程中的人与事给予一定限度的包容。它既包括对教育的宽容,也包括对教师的宽容和对学生的宽容。教育宽容有利于营造自由、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理解、尊重、欣赏和对话是实现教育宽容必不可少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