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解读民生体育的基础上,阐述民生体育与富民强国之间的关系,勾勒出民生体育建设的路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谋求民生体育发展新思路;以政府、民间投资为保障,加快民生体育物质层面建设;以体育制度建设为契机,促进民生体育顺利开展;以中西体育项目协调发展为纲,推动民生体育大发展;以丰富国民精神生活为导向,引导民生体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的民生之本已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体育作为民生的一部分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通过梳理民生思想的渊源,阐释民生体育的概念、内涵,总结建国以来民生体育思想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强调民生体育思想在现代体育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试图引起更多学者对民生体育的研究,也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研究等方法,追溯民生思想的历史渊源,指出体育是民生的第二阶段,阐释了民生体育的概念、内涵。通过分析不 同历史时期民生体育的发展状况,梳理新中国民生体育的发展历程,提出要正确把握当今民生体育的发展契机,解决好体育领域内的民生问题, 并指出民生体育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分析民生与传统体育文化的科学内涵出发,剖析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民生建设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田野作业、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索民生视域下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建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适度开发传统体育资源、加强体育文化研究以及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我构建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姜涛 《精武》2012,(1):85-86
民生体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政府践行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政府作为发展民生体育事业的主导者,应该在树立服务理念,完善健全制度,理顺政府、市场和社团关系,建立考核体系等方面明确责任和优化职能,以进一步确保民生体育建设的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6.
场地设施是体育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保障,河南省各学校单位均具备场馆设施资源优势,如何发挥自身资源与外部结合是关键。通过合理利用城镇体育场地设施保障资源开展体育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将体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从"辅助"功能逐步跨入到改善民生的"主流"功能上去是新时期民生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体育师友》2018,(3):36-38
中国的历史演变精彩绝妙,了解我国"民生"演变的历程,探寻由民生演变而来的全民健康问题,更好地把握契合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民生体育。作为我国特色的健康工程,民生体育的出现绝非偶然。以人为本为发展前提的民生体育,所指对象是享有国家法律权益的每一位公民。大众体育、学校体育虽发展于民生体育之前,但不可否认民生体育的重要地位,不同的发展时期皆存在民生体育的表现形态,理清民生体育与其外延概念的相互联系是进一步解读民生体育的重要手段。实现民生体育与竞技体育比翼齐飞,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体育强国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8.
体育强国目标下发展群众体育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在诠释富民、民生、强国等概念的基础上,解读体育强国和群众体育的内涵,阐述群众体育与体育强国之间的关系,探讨体育强国目标下发展群众体育的路径选择.分析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群众体育的指导思想,共享体育发展成果是发展群众体育的目标,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是发展群众体育的前提,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是发展群众体育的关键,加强体育制度创新是发展群众体育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民生体育是一个带有深厚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从低到高可分三个层次.大妈广场舞作为典型的民生体育形态,折射出我国亟待解决的大众健身场地不足、体育市场发育水平低、体育社会服务网络缺失等民生体育问题.研究认为:政府、个人和市场在民生体育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逐渐有条件提高中小学体育场地利用率,落实体育健身产业扶持行为,建立区域性体育公共服务网络,加强便携式大众健身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将极大改善我国民生体育.  相似文献   

10.
体育也是民生大计,关注民生体育,开展村落春节运动会,对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解析体育领域内的民生问题,根据村落的特点,阐述开展村落春节运动会的价值与意义,探讨开展村落春节运动会的实践过程,旨在为村落春节运动会的开展提供一些实际参考,也为加快民生体育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将沿运河城市群视为整体,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运河体育文化现象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运河沿线城镇的体育文化资源和运河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发现目前运河体育文化发展尚处于各自为政状态,未能整合,体育文化与运河文化发展关系疏离,未能相互借势,导致产业效益低。进一步研究创新运河体育文化传播与推广手段,提出传统与现代同步从而彰显运河城市体育文化,不同运河城市区位划分与体育文化产业选择,构建运河体育文化资源保障体系和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等建设路径,旨在指导沿运城市因地制宜,挖掘整理和保护运河体育文化,传承创新并营销运河体育文化,以丰富沿线群众体育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发展群众体育是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 ,其核心是“提高人民体质”。本文从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及不足入手 ,对未来 10年群众体育发展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旨在为制定我国 2 0 10年群众体育战略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培育发展民间体育社团运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民间体育社团发展迅猛,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并在全民健身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但民间体育社团的管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在培育发展民间体育社团的过程中,应构建系统化运作机制,以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发展残疾人体育——全民健身运动中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民性”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出发点,也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发展残疾人体育运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已成为全民健身工程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通过分析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提出:大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实现残健融合的最终目标,逐渐将残疾人体育融入主流社会,融入中国体育的大环境,这是中国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能否真正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是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责任主体,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满足青少年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各级政府应关心、重视青少年体育的发展,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做大、做强学校体育,打造"阳光体育运动"品牌,为青少年搭建网络式、信息化健身平台,提供便捷的体育参与及全程跟踪式的健身评价,不断完善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竞技体育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需要应对的问题发生变化,有效培育竞技体育发展中的社会和市场力量,并使之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应对的关键。在梳理新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社会和市场力量培育的路径。研究认为,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社会和市场力量的培育路径,应在培育目标上实现强政府与大社会共存、领域分离与作用互补。在培育的技术手段上,主要从政策激励、技术帮扶、管理革新、文化育人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规划。研究建议,进行相关政策性和技术性帮扶,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发挥其专业引领和规范引导作用,激发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文化认同,转变人们的消极认识。  相似文献   

17.
对牡丹江市社区体育现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体育工作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主要途径。社区体育应运用各种方式,发动、引导、组织社区成员开展经常性的体育健身活动,为发展社区体育人口,增强国民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社区文化生活质量,营造文明、健康、科学的社区文化生活,提供各种体育科学服务。  相似文献   

18.
略论科学发展观与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崭新的治国方略和执政理念,必将对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体育事业是全民的公共事业,其宗旨就是增强国民体质,使国民体魄健壮,精力充沛,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之中.体育事业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自觉接受科学发展观之指导,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影响农村乡镇体育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影响农村乡镇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经济、传统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等因素。要发展农村乡镇体育,应做到:强化政府职能,提高对农村体育的认识;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开展特色项目,实现以点带面;强化学校体育,促进习惯养成;加强业务指导,推广体质检测;加大资金投入,拓宽经费来源。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显示,封闭的地理环境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使该地区人们参加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淡薄,东、西部地区体育发展程度相去甚远.西部地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借助外部力量,依靠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体育旅游产业,逐步提高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社会体育和体育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