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怎样创新作教学,怎样在作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对此进行了一番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许东慧 《教育导刊》2001,(15):93-94
传统的作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教师批改——教师评讲。按照这一模式进行作教学,尽管教师都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但学生由始至终都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自能作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如何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最终达到“自能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呢?我在小学高年级尝试了指导学生分组自改作,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下面是主要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2000年版的“九年义务制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特点。笔者理解,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理”和“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应有所体现,在写作教学中更不可忽视。注重写作教学中的“人文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激活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潜能,拓宽学生的作文思路,让每个学生写有所得,写有所长。同时,也可促使教师突破旧的作文教学模式,探索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作文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程序是作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三步曲。多数教师在作前指导上讲究面面俱到,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在教师的作文指导上,顾忌太多,反倒下不了笔,写完了,只会期待着教师的精雕细琢。而我们的教师就这样一次一次重复地修改,大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势。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改革倡导创新、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模式,注重挖掘学生写作潜能。对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究。归纳为四个写作步骤:  相似文献   

6.
实行生态化作,是变教师“植入”式的指导为学生自我“植根”生长的作的唯一出路。它引进生态学的理论,着重研究作教学环境的优化问题,我们知道,写作环境包括外部硬环境和内部软环境,其内部软环境除情感、意志、道德等因素外,学生写作心理规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察对象。生态化作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章不厌千回改”,“佳作常自改中来”,修改是写作的一部分,一篇好章的形成,离不开改的功夫。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作教学方法却是“学生包写作,教师包评改”。作教学只注重写作指导,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作评改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作评改能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素质,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作教学使得学生与老师均叫苦不迭。学生怕写作,在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生搬硬套或“克隆”一篇现成的来应付。令老师难堪的是自己出了那么大的气力批改、讲评、指导,学生居然不领情。近几年来。如何提高学生作水平已成为中学语教学的主攻方向。语界已有很多这样的理论经验,在借鉴这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了课堂作教学四段论,即“读、析、仿、创”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然后学生写作,最后教师评改,这样就形成了“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评改”的循环节。从这个循环节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有一个明显的弊端:那就是整个写作过程,主要是教师的活动过程,主动权始终操纵在教师手中。学  相似文献   

10.
作教学,是指导学生正确、具体、生动地运用祖国语言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教学活动。作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创新独特的命题是学生写作情感释放的切入口,关怀人性的评改是师生写作情感碰撞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11.
一、高中生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习题”式的教学,有这样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命题→指导(或有或无)→写作→批改→讲评,即由教师布置一道作文题,稍作指导或干脆不作指导,学生埋头构思写作,然后教师批改,最后讲评。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过程,其中固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作文能力,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被动性。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写什么是被动的,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通过教师讲评而被动接受的,这样训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二是简单化。只单一地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三是局限性,学生只顾埋头写作,互相之间缺乏交流、学习,不能开拓视野,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2.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对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认真把握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作文辅导、批改方法,并及时有效地对学生习作进行讲评,才能促进小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作文教学中,我努力改变以往那“题目教师出,思路教师拟,文章教师批,优劣教师评”陈腐的教学模式,在作文课堂教学中,着眼于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结构,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新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它们为激活中学写作教学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要求。那么,教师如何综合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笔者认为,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解除束缚,走出传统的封闭的写作教学模式,即写作教学要具有开放性。  相似文献   

14.
在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而作教学是语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语学习水平的体现。在我们广大的农村乡镇中学,写作水平差一些的学生“谈色变”,无话可说,无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绝大多数写作水平一般性的同学,也只会人云亦云,落入俗套。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我想我们语教师在作教学中应该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15.
如何使作文教学突破传统的束缚,激荡起学生写作的创新火花呢?笔者以为,作文教学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多方面的“自主选择”的权利。一、时空的选择作文教学应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宽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激发作文创新潜能,形成良性循环。1.突破时间的限制学生作文不一定要限制时间,当堂完成。因为习作本身就是学生不断感受事物、不断积累知识、不断发展思维的过程,就是“看看、想想、找找、写写、读读、改改”的过程。为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作文水平让他们自主选择写作的周期,一天、一周、一…  相似文献   

16.
季晓燕 《陕西教育》2006,(10):36-36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指导往往偏重于写前指导,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开头结尾到词语的运用等,都会作一番详尽的指导,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把握写作方法及内容,但无形中就提高了作文标准,束缚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快乐作文”的源泉,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评改在“拟题-写作-修改”三个环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古人说“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长期以来学生的习作都是由教师来详批细改,而学生拿到作文本时认真一些的能看看评语,而大部分学生只在意自己的分数。传统作文教学中“评改”这一环节的作用基本上被架空。一位教师面对数十个正处于心理转换期的青少年,如何在自己的指导下从学生本人熟悉的人和事中开掘出所要写作的内容,抒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何能够全面了解他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体会到他们不断变化的所思所想,运用他们也许需要规范而又新鲜生动的语言,来改好自己的文章。如果在作文评改上没有新的突破,而仍然仅由教师一支笔褒贬是非,主宰乾坤,其结果势必导致学生作文的成人化倾向,这样也有悖于写作教学的初衷。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的背景是指对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起重要关联作用的诸多因素的有机组合。它是教师指导某次学生作文和学生写作某次作文遥远而清晰的衬托,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舞台背景”。在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是“写作常识”这样一个平面背景,而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的作文教学背景和写作背景更有助于作文教学的成功和写作的成功。本文就作文教学背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初中作文是初中语文的重头戏,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做了一系列尝试: 一、语文课教学与指导学生写作紧密结合 课本中每一篇文章可以说都是最好的范文。通过讲授课文,指导学生写作,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步骤。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为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重点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指导写作。例如:学生写说明文困难大,而初中语文第三册是以说明文为重点内容的。在教学前,先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的“说明”和附录“谈谈说明文”两篇知识短文。使学生明确说明文需要掌握的四点知识,即:一是抓住要说明事物的特征;二是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作修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7)评价建议的写作评价中把“重视对作修改的评价”单列一条,并对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作了具体阐释。然而,只给学生作以一次性评价,而不注重要求学生对其作做反复修改、重作,仍是当前多数中学语教师在作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作训练的有效运作,切实提高中学生作能力和水平,我们提倡中学生作的“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