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底中宣部印发了《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本文从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考核评价出发,以Z出版社为例,总结经营发展经验,探讨经营管理策略,以期为出版单位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2.
月度大事     
《传媒》2020,(1):6-7
管理中宣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国有影视企业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2019年12月21日,为推动国有影视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促进国有影视业健康繁荣发展,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制定了《国有影视企业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  相似文献   

3.
李强 《中国出版》2022,(23):64-66
经过几年的探索,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成功试行。从实践看,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既出现了一些值得总结和肯定的成功经验,也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不足。完善和优化评价考核办法,应加强出版单位内部建设,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政治性、导向性;发挥外部力量作用,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提高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客观性和公开性;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提升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4.
《报刊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为新时代学术期刊社会效益考核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文章针对学术期刊社会效益考评中存在的虚化、窄化、异化等现存问题,提出以评价促发展,建构学术期刊“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模型。并从“加强选题策划,坚守出版导向”“增强学术品质,提升内容质量”“强化受众意识,促进媒介融合,提升传播质量”“树立运营理念,增强编辑学术素养,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制度体系,建立联动机制,提升管理质量”等维度提出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主题出版成为当代中国图书出版的一抹鲜艳的亮色。在国家加强对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新态势下,出版单位转变观念,积极探索相应的对策和思路,优先社会效益,真正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本文探讨在新态势下,编辑通过实践"四力",即精练眼力、磨炼脚力、研练脑力、锤炼笔力做好主题图书的策划,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观点摘要     
杨恩芳:对照等级评估体系,出版单位管理模式需要实现三个转变今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办法》。这是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的第一个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办法。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杨恩芳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办法》。这是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的第一个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办法。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杨恩芳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采访时说,评估办法的推出是全国出版资源配置、结构布局大调整的前兆,它体现着国家对出版单位转企后在配置方式、管理机制、淘汰机制上的市场化取向。对照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化出版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繁荣图书出版产业,新闻出版总署日前下发了《关于对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进行首次等级评估工作的通知》。根据《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办法》,今后每两年总署将依据图书出版能力、基础建设能力、资产运营能力、违规记录及附加项目五个方面.对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进行评估并划分为一至四级,评出的100家一级出版单位将在出版资源的配置上获得倾斜。  相似文献   

9.
2015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提出:要建立健全两个效益相统一的评价考核机制,形成对社会效益的可量化、可核查要求.这个文件的出台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对出版单位建立和完善社会效益考核评估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出版经济》2004,(2):74-78
说 明1.出版单位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同时,执行本办法。出版单位所属具有法人资格并独立核算的下属单位,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时,应执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办法。2.出版单位内部单独核算、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发行、期刊、印刷等机构,参照执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办法,并在出版单位统一的会计账簿体系之内分别设置相应的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按照有关规定定期进行账账、账实核对。3.出版单位根据出版物的特点,可对库存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投影片(含缩微制品)等的呆滞损失实行分年核价、提取提成差价的办法。4.出版单位经审批报废…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图书发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闻出版署1994年8月19日发出《关于开展图书发行企业效益指标评价工作的通知》,决定从1994年起,由署计划财务司组织对全国图书发行企业上一年度的效益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随文印发了《图书发行企业效益指标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就有关问题加以说明: 一、对图书发行企业进行效益指标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传媒》2003,(5):9-10
第一条为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和《出版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 本办法所称图书、报纸、期刊是指经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批准的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 本办法所称分销业务,是指图书、报纸、期刊的批发  相似文献   

13.
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条为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和《出版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本办法所称图书、报纸、期刊是指经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批准的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本办法所称分销业务,是指图书、报纸、期刊的批发和零售。本办法所称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是指外国企…  相似文献   

14.
正为加强和改进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工作,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日印发《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简称《办法》),规定列入备案范围的重大选题,各类出版单位在出版之前,应当依照该办法报国家新闻出版署备案。未经备案批准的,不得出版发行。《办法》所称重大选题,指涉及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5.
易图强 《出版广角》2018,(11):18-21
内容质量是图书质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衡量图书内容质量的根本标准在于内容有无创新性和有多大创新性,促进内容创新是图书质量管理的核心所在.出版单位应建立以内容创新为宗旨的图书质量量化评价标准,并制定以内容创新为基础的图书出版绩效量化考核办法.同时,相关部门应在推动图书内容创新中切实发挥监督、引导、激励、惩处作用,应组织修订《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政策提示     
◆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结合年检工作将全面推行出版单位许可证登记制度,以方便出版社的经营和发展;建立对出版单位的分级评价制度和量化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对出版单位实施等级管理,出版资源将向高等级的出版社倾斜;今年年初总署图书司已经出台了新的书号核发管理办法,该办法在坚持按基数作为核发标准的前提下,加大奖优罚劣的力度,扶持优秀图书出版项目,新办法今年年内将具体实施并不断总结经验加以完善;对符合规定的融资行为和程序进行准确的界定;坚  相似文献   

17.
半月要闻     
柳斌杰:改革已经没有政策上的障碍;《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办法》出台;新闻出版总署规范本版电子出版物出版程序;明年起书号将全面网上实名申领  相似文献   

18.
要闻     
《全国新书目》2008,(8):2-3
图书出版单位将实行资格准入和分级管理新闻出版总署近日颁布《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图书出版单位将实行资格准入和分级管理。这个规定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对图书出版单位设立条件和程序、图书的出版、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都做了细化、明确的规定。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企业(法人)准入、资格准入、市场准入、  相似文献   

19.
国家出版局根据读者意见,规定各出版社图书邮购收费办法应和新华书店一致。今年二月二十六日,江苏大丰县读者阮兆容写信给《中国青年报》。信上说,当前各出版单位积极为四化建设服务,自办图书邮购业务,很有必要,对解决农村读者购书困难帮助很大。但在邮购收费问题上,有的出版单位向个人读者除收取邮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通知再次明确要求出版单位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教材是学生日常接触最多、阅读时间最长的图书,同时也是影响最广泛、最深远的图书.全国有2亿的中小学生,这2亿学生绝大多数是未成年人,中小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材在培养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因此,在教材出版工作中,积极浸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教育出版最根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社会效益的最大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