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端午节快要到了,奶奶折了许多苇叶,绿油油的,仿佛是制作迷彩服的布片。奶奶把苇叶扎成把放到外面晒干了,我闻了闻,一股清香的味道沁入我的心田,好舒畅啊!了,厨房里响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的炊烟,整个乡村醒来了,到处洋溢着端午节的喜庆气氛。只见奶奶把晒干的苇叶放进锅里,再放满水烧。不一会儿,水开了,浓郁的清香弥漫了整个屋子,让我尽情地陶醉其中。奶奶把煮熟的苇叶捞上来,放进大盆里,将大盆里倒入冷水把苇叶泡起来,这时的苇叶墨绿墨绿的,整个盆里犹如画家浓墨重彩的水墨画。接着,奶奶又拿来一篮糯米,淘干…  相似文献   

2.
采苇叶     
"留琴,留琴,起床,快起床……"耳边传来了妈妈一阵阵的催促声,令人心烦意乱."我眼睛酸,让我睡会儿嘛!"我迷迷糊糊地说.妈妈便激我说:"你想不想跟我去采苇叶,到端午节裹粽子啊?"我一听,一骨碌就起来了:"好啊!"  相似文献   

3.
幸运粽     
<正>风暖花香,苇叶青青,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在我的记忆中,端午节吃粽子是最重要的事。那年,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雪白的糯米已经泡好,放在雪白的搪瓷盆里,我的眼前白生生一片。苇叶也已经泡好,散发着特别好闻的清香之气。母亲包粽子的动作干净利落,三下两下,一只精致美观的粽子就飞出她的手心,而且一粒米也不会漏出来。姐姐跟着母亲学,包得虽然不快,但那动作颇有点儿主妇的风范。  相似文献   

4.
那被粽叶染得翠绿绿的糯米,飘逸着浓浓的清香,竟如此拨人心弦,撩人情思。啊,故乡的粽子。儿时,每近端午节,母亲总要一手牵着我,一手挎一只硕大的竹篮,去那密匝匝疯长的芦荡采宽宽的苇叶。母亲采撷苇叶时,怕我一  相似文献   

5.
一、活动目的——一彩 1.跟爸爸妈妈学习包粽子,体验浓浓的亲情;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以及端午的诗词,教育学生不忘中国的传统节日; 3.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收集、整合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二彩 1.布置学生阅读书籍,网上搜寻,了解有关端午节的知识; 2.教室门口放置艾草,校园里布置关于端午节来历、风俗、诗词的展板; 3.苇叶(或竹叶)、红枣、糯米、五色丝线、香囊等; 4.教师准备有关端午的课件; 5.邀请家长参加.  相似文献   

6.
粽子     
我看见姥姥昨晚泡了红小 豆,以为她要煮粥,可又看见她 拿出深绿色的苇叶,黄绿色的马 莲。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要过端 午节。 “萌萌,你知道端午节的由  相似文献   

7.
端午节,一向是同屈原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相传二千多年前的这一天,屈原自沉于汨罗江而死难。此后,端午节的纪念,便包含了人民对于这位伟大诗人的深挚追悼。端午节,在今天也同时勾起了我们对于新文学史上一位优秀的女作家萧红的怀念。因为七十多年前的这一天,正好是萧红的诞辰。一个是古代楚国的三闾大夫、浪漫主义大诗人,一个是现代新女性、现实主义小说  相似文献   

8.
苇叶船     
1.苇叶青青两头尖,采下苇叶叠小2.条条河流归大海,片片苇叶根相  相似文献   

9.
正一想到端午节就要到了,心里就不免浸淫出一些温馨的情绪来,一整夜一整夜都会沉进回忆里,想的都是家乡和儿时的那些事情。想得最多的,自然是母亲。端午的先几天,母亲便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又一针针用五彩丝线在那红布上刺绣一些蛤蟆、蜈蚣、蜘蛛,以及蛇蝎之类的小动物。那时,并不知绣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只是觉得五颜六色,绣得好看;妈妈那时年轻,手巧眼也明亮,一边绣着一边还低声唱着歌儿,我只是趴在一旁,不眨眼地看着,一声不吱地听着。接着是包粽子。早一个月,妈妈就到远处的苇塘里打下一把把宽宽的苇叶,阴干在屋  相似文献   

10.
<正>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家乡的龙舟大赛锣鼓喧天,家家户户挂艾草、系五彩绳、编蛋兜、做香囊,亲朋好友欢聚一桌,吃“五黄”、话家常……端午节是个充满仪式感和温情的传统佳节,我在这一天最期待的就是吃上几个香喷喷、胖乎乎的粽子了!端午的清晨,一股糯米的清香便悄悄地从厨房飘进我的鼻子——一定是外婆在包粽子!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跑进厨房,果然看见外婆在包粽子,便缠着她教我包粽子。  相似文献   

11.
6月22日,记者来到河北省安新县.在一片一望无垠的苇地里,记者亲眼看到地下密密麻麻铺满了一层寸多厚的死蝗虫,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芦苇两尺以下的苇叶大部分已被蝗虫吃光,只剩下光秃秃的苇杆,少数芦苇被蝗虫吃完苇叶后枯干而死.  相似文献   

12.
樟树与苇叶     
在一位老妇人家门外,种着几株苇叶。她的门口,还有一株高大的樟树。一天夜里,苇叶看着高大的樟树终于忍不住开口了:"你怎么长得这么高,这么大呀?"苇叶害羞地问。"三寸丁,我拥有神圣的贵族血统,而你在我眼里只是一个矮子。"樟树高傲地抬起了高贵的头。苇叶变得沮丧起来,她  相似文献   

13.
粽子情结     
每当燕子轻盈地剪开冬的帷幕之后,我们便开始期盼着那细长的苇叶儿快快地生长。  相似文献   

14.
真愿自己是一个巨人,那样,我便可以头枕皑皑雪峰之旁到处点缀着羊群的高山牧场,脚垂山坡之下碧波盈盈的湖水之中.任凭自己静静地躺着,永不起身,看指间灌木生长,发际杜鹃摇曳.双膝形成山峦,躯体之上散落着房舍、葡萄园和小教堂. 我将在这儿躺上千万年,仰望蓝天,俯视湖水.一个喷嚏化作一阵雷雨,一口气便融了积雪,叫瀑布飞泻.我死了,整个世界也便消亡.随后,我就在宇宙之中到处飘游,去摘取太阳.  相似文献   

15.
端午节·大年夜赵仁毅三十多年了。每年的端午节和大年夜都要勾起我一段特殊的恩念,我便把它讲给晚辈和现在的学生听,让他们分车欢乐。农村过端午,讲究多,气氛浓。入乡随俗,我虽然单身住校,也决计端午节时起大早,采野艾,再煮上一锅鸡蛋,等学生们上学来分吃.晚九...  相似文献   

16.
端午节     
端午是我国传统佳节。端午又称“重午”、“端阳”,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雄黄酒、黄豆瓣包的粽子。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说起端午节,人们都能想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传说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扔粽子给鱼蛟虾蟹,它们便不再吃屈原的身体。从战国时代一直到今天,每逢端午节,人们便用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很流行,它是古越族人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一声令下,龙舟竞渡,人们争先恐后,奋勇向前,展示了龙的传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去年在美丽的天鹅湖,就举行过一次盛大的赛龙舟活动,我还到现场观看呢。  相似文献   

17.
端午记事     
端午节到来的时候,秧田里已是禾叶青青了.我家住在村边,出门向南走上20米,折西沿石阶而下,穿过一座小小的青砖拱桥,便已出了村.村外围是稻田,碧色的禾叶好象我们南阳的翠玉,让人拥有一种贪婪的欲望.  相似文献   

18.
习作内容:端午节快到了,请你选择材料,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可以介绍端午节的来历,这一天为什么要赛龙舟、吃粽子;也可以专门介绍你们当地端午节的风俗。习作指导:1.本次习作是合理利用书中提供的相关资料,重新组  相似文献   

19.
话说民俗端午节中的祛病防虫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五月五、五月节、端节等,是我国三大民间节日之一,也是夏季的第一大节日,是盛夏的开端。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月五是恶月恶日。原因是进入五月后气温开始升高,天气热,苍蝇、蚊子孳生,人们容易中暑,一些疾病如疟疾、痢疾等开始流行。古时医疗条件差,人们便把这些灾难归因于一些害虫、毒虫。古时,人们为了免灾祛病防虫,常采取各种措施预防,久之成俗,便形成了传统民俗端午节。端午节各地有不同的风俗与传说,大部分都与防虫有关: (1)插艾草:端午节插艾草之俗已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艾草俗称艾蒿、艾子、…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对"中韩端午申遗之争"的学术反思.全文从端午节的起源年代问题入手,首先回溯了韩国江陵端午节与中国端午节先后申遗的过程.作者认为,尽管"中韩端午申遗之争"在中国激发了政府及民众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和保护的热情,具有积极意义;但围绕端午节的国籍之争,明显存在着以现代民族国家的主权观念简单替代地域文化历史边界的错误倾向.其次,在回顾端午节起源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端午节对于古代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琉球和越南等地区的影响与传播情况,并指出这一影响与传播,是发生在以中国文明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内部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古代东亚地区文化共享性的积极结果.作者认为,在全球化与区域整合成为重要课题的今天,不应当再用民族国家意识对地域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强制划分.相反,我们应放眼未来,立足于地域文化共享的立场,把端午节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成是地域共同文化财富,看作是促进东亚区域认同、合作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资源加以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